草堂主人知是谁

澳门日报 20130705 F06版

■钱行

白马涧,苏州木渎附近新开辟的游览区。不过也已经有十多年了(再往前推,那儿是农村,有水库,有村落,有田地),如果倒推一百年、两百年,甚至三百年,则这里还有地主,隐士,致仕的官员等等。现在去这个风景区,可以上山,也可以绕行湖边木栈道,还有烧烤,野营,漂流等等,但是我们去时往往只是在林木下面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发思古之幽情(我在山石上发现过旧时的某界记产权标志,拍照在报上发表过)而已。

那儿有个古迹“涧上草堂”,我记得那个故事,说明末清初,有隐士徐枋居此。他不愿到苏州城里去,蓄一小毛驴,每将自己所作书画,放在毛驴背筐里,让毛驴自己进城,到集上,就有熟客,以生活必需品等放入筐里而取走书画交换。当年我曾写一文在当地晚报发过的。后来辟为风景区,这个草堂就被重建,堂前还立着他的塑像,远处路标就有“涧上草堂”,走近了还能见一书童(塑像),像是招呼来访者的。

可是今年到那里却是寒山草堂了。草堂主人是赵宧光(不是我当年写过的徐枋)了。但是回想几年前来,在那儿见到是“涧上草堂”的。或许两位古人都在这里住过,而用的不同堂名?未见有说明,只有关于赵宧光的介绍(还有赵宧光的诗作多幅)。大概是因为他的时代较早,这“地盘”就归他名下了。但是前几年却用的是“涧上草堂”名,而且塑像也是徐枋的。现在堂名和塑像名都改了,只有路标上还没改过来,路标还是“涧上草堂”,走近却是寒山草堂了(也不知那塑像,是拆毁后重建的还是只改换了一个名字。那个书童,大概也改投赵家门下了)。

张冠李戴是有成语的,还有鹊巢鸠占的成语。这种现象,历史上当然有前例:井冈山会师是谁跟谁,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说法,开国大典的油画上,有人被取消、有人被改头换面,不都是发生过的吗?即使是近年(或者说今年)报刊媒体上,也不会没有类似的新闻、特写、人物传记等等吧(这一句是猜想)。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