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梅花碑

姑苏晚报 20050314 四卷001页

■李海珉

柳亚子纪念馆第三进三厅的院子里,新近增设了“乾隆,花碑”。黎里人都知道,柳亚子纪念馆本是乾隆时期工部尚书周元理的私邸,原名“赐福堂”。把乾隆御笔梅花碑安放在这里,自有渊源。

    乾隆梅花碑,青石,60厘米见方。左边一棵苍劲古梅,吐出新花,右边御笔书法,遒媚劲健。乾隆喜画梅花,正如他在诗后跋语中所说,“梅花品格最胜,冰姿玉骨,铁躯古心,迥非花卉之匹”。梅花老枝之下钤有一方篆体阳文印章,镌刻“探梅为春”四字。诗作不是乾隆自己的作品,是唐代名臣宋璟(663—737)的《梅花诗》。宋是唐代名相,曾两度出任宰相,拜相期间,宽赋役,省刑罚,禁销恶钱,革除前弊,选拔人才,使百官各得其所。宋咏梅其实是以梅花自况。乾隆引录他的咏梅诗,也寄托着深意。

    这一方梅花碑同周元理有关。周元理(1706—1782),19岁中秀才,乾隆三年(1738年)中举人,后来以“大挑”资格出任蠡县知县,因政绩卓著而升任天津知府、山东巡抚,任过直隶总督,特别是治水有功,1780年晋升工部尚书。任职期间,多次受到乾隆皇帝御赐“福”字,1782年,引疾乞休,乾隆帝感念他的功绩,赐御上方珍物,赐物中包括巡游江南时所画的梅花图。

    周元理—向重视家乡的书院,黎里镇南栅浜附近,原有一座建于康熙54年(1716年)的黎川学舍,又名禊湖书院,雍正10年(1733年)周元理等人就曾出资修缮过。告老回乡后,周元理再次整修书院,在正殿前安置了惜字炉,东边建造一楼,楼下堂屋悬挂朱子像,楼名“凌云阁”,供奉文昌帝君像,朝北增建平屋三楹,取名“吟香书屋”。周元理把御笔梅花图刻石成碑,安置在吟香书屋一侧。与书院原有七景,合为八景,御笔梅花碑立为八景之首,曰“石香春色”。也许石香春色真有灵气,禊湖书院的确走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禊湖书院现在已经不复存在,那块御笔梅花碑为黎里文保所收罗并妥善保存至今。现在把它竖立在周元理赐福堂的前面,黎里的父老乡亲倍感亲切,年轻一代也会感染丝丝文气。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