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州这样过端午

城市商报 20150505 A06版

■管有明

原汁原味的吴地端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近日,央视摄制组来到姑苏区沧浪街道,拍摄吴地端午民俗专题片,包括伍相祠祭祀、端午赛诗会、端午民俗画、青少年学包花式粽、老苏州过端午等内容。据悉,该片将在今年端午前夕播出,向全世界展示苏州的端午民俗特色。

  □商报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张晓婷 文/摄

  缂丝艺人做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囊是一种传统,香囊既是避邪驱瘟之物也是饰品,旧时绣制香囊是一项极重要的女红。央视摄制组此次拍摄的香囊可不同一般,用上了苏州传统的缂丝技艺。
  不同于刺绣是在布料上加工,缂丝是面料连同其上的花纹一气呵成,在丝织品中列为最高品第。2009年,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姑苏区文化馆内,一台古朴的缂丝机器上,赫然是一幅水墨牡丹的画稿,48岁的缂丝艺人叶丽凤正在一手梭子一手拨子飞快地打底,只见她左右手梭子拨子交替使用来回穿梭。织机架上有几只做好的缂丝香囊,图案有葫芦、荷花、牡丹等。仔细一闻,有一股淡淡的花香,叶丽凤说里面是玫瑰花和茉莉花的鲜花干,味道淡雅,这样方便更换香料。叶丽凤从事缂丝行业已有30年,她说像这样小半只手掌大小的缂丝香囊从制作布料到缝合一只要四五天时间。
  红旗幼儿园的7岁男孩小叮当和6岁女孩奕奕,跟着叶丽凤学缂丝基本功,两个孩子一手梭子一手拨子,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不时脚踩踏板,织机“吱嘎”作响,还真有织郎和织女的样子。叶丽凤拿出十几个不同大小型号、纬线颜色各异的梭子和拨子给两个孩子看,还介绍了缂丝常用的“通经断纬”手法,织时先架好经线,织机上的经线有千余根之多,再用48根蚕丝拧成梭子里的一股纬线。细密的经丝上下贯通,纬丝按照底稿描绘的图案,不贯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往返交织,断断续续地织出图画或文字,就这样将五彩的蚕丝线缂织成一幅色彩丰富、色阶齐备的织物。

  特色“五黄”摆上桌

  苏州人过端午,总要吃顿团圆饭,餐桌上的时令“五黄”可是苏州特色,黄鱼、黄鳝、黄瓜、咸蛋黄、黄酒,再加上苋菜、蚕豆等时令蔬菜。这次,央视摄制组来到了富郎中巷7号的一户老苏州居民家,要拍摄端午节老苏州的一天怎么过。
  7号大院门口挂着菖蒲艾草、中堂悬挂起了钟馗像,桌上摆满粽子。这户人家四世同堂,59岁的周维青在富郎中巷7号的这间老宅子出生,她的婆婆徐凤英今年82岁,身体硬朗,炒菜做饭很拿手。每逢端午,婆媳都会一起准备团圆饭,周维青的儿子媳妇也来,还带着6岁的孙女培培。按照传统,端午宴是在中午时分,此次为了拍摄,周维青一早去菜场买齐“五黄”、菖蒲等,再用朱红色的水笔给孙女培培“点朱砂”,还用五彩线编了网兜装上一只咸鸭蛋给孩子戴上,保佑孩子平安。
  周维青烧黄鱼很拿手,一条鱼用面粉一抹,下锅一炸,再加上葱、姜、酱油、酒,不一会儿香气四溢,在院子里玩的培培都馋得跑过来问阿婆要鱼吃。黄鳝是“五黄”之一,婆婆徐凤英最擅长做响油鳝糊,这也是一道有名的苏帮菜。

  吴侬软语来吟诵

  “佳节又端阳,祭典胥江。家家裹粽送清香。艾草菖蒲新挂起,美酒三觞。”五月初五不仅是端午节,也是诗人节,约上三五好友,泛舟湖上,烹茶沽酒,吟诗作赋,乃是文人墨客的一件乐事。去年在第十届吴地端午民俗文化节上举办了首届端午赛诗会,沧浪诗社的百位诗人齐聚伍相祠,共同创作、吟诵端午诗词。此次央视摄制组特意拍摄了一段端午赛诗的场景,邀请沧浪诗社的五位诗人配合。
  拍摄当天,沧浪诗社的五位年逾7旬的诗人相聚盘门景区,围坐于石桌边,迎着朗朗清风,用古韵吟诵起了端午诗句。中华诗词吟诵学会理事魏嘉瓒介绍,吟诵不同于朗诵,需要有拖腔,好像唱出来的感觉,十分具有音乐美。任何一种吟诵都与当地的方言、戏曲、民歌等相关。目前苏州吟诵(唐调)已经成为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最美读书声”。而魏嘉瓒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吟诵的抢救性保护和传承,寻找和拜访会吟诵的老者,并将吟诵之声采集、录音,收录编成了《最美读书声——苏州吟诵采录》。  
  央视摄制组的编导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五位诗人用各自的风格习惯来吟诵同一句诗“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这句描写苏州端午民俗的诗句,五位诗人有的用吴方言、有的用普通话。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汪平教授也是在座的诗人之一,他还向央视摄制组介绍了吴方言吟诵的特点。与普通话不同,吴方言多了一个入声韵,如白、雪、绿、叶、一、切、月、蚀、确、凿、哲、学……这些字用吴方言读,音节的末尾,喉头都有一种收紧关闭的感觉,气流也不再流出。这就是因为有喉塞韵尾的缘故。带这种喉塞音韵尾的韵母,就是入声韵,用入声韵作韵母的字,就是入声字。因此吴地方言吟诵有着吴侬软语的独特美感。

  国画漫画绘钟馗

  此次央视摄制组请来苏州民俗专家沈建东全程参与录制,带着大家一起解读苏州端午习俗。钟馗是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人物。因在唐明皇梦中有救主之功,唐明皇遂令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沈建东介绍,端午节挂钟馗像是吴地特色习俗,可能是到明末或清初才出现。按例端午正日将钟馗像置于中堂,之后要悬挂一月左右。其他地区也有挂钟馗像作为门神,但并非端午时节,也不会挂一整月那么长的时间。历代画师画钟馗的不少,包括吴门四家之一的画家文征明,也画过“寒林钟馗”图。为了配合央视拍摄,沧浪街道工作人员请来苏州林裕堂书画院的书画家们绘制端午民俗画。在盘门景区的长廊水榭中,书画家们挥毫泼墨,画起了钟馗像、伍子胥像、白蛇传等端午故事、人物。韩仁兴和黄叙明两位画家都是画钟馗执剑,韩兴仁的钟馗更重墨色的渲染,色彩淡雅、线条粗犷,而黄叙明的钟馗线条细腻、色彩鲜亮。
  当天拍摄时,沧浪街道还请来一些青年画家来和老画家一起绘制民俗画,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校绘本专业的边海雨今年24岁,现从事UI设计行业,她最擅长的是漫画,来之前查询了一些钟馗形象的资料,又欣赏了老画家们的钟馗像,于是灵感突发,现场速写了一幅漫画版钟馗。画中钟馗很萌很可爱,眼睛又大又圆,有种“吹胡子瞪眼”之感,大腹便便,挥起宝剑的样子仿佛在跳舞,与几幅国画版钟馗像放在一起,倒也相映成趣。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