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胜浦人过年

苏州日报 20140124 C第03版

■马觐伯

  □马觐伯 文/摄
  焋年糕。临近除夕,胜浦有“焋年糕”的习俗。有人说焋年糕这就是蒸年糕。这说对了一半。年糕不仅是蒸,还得“做”。就是将糯米粉羼入适量的水,用手揉均匀,到“手握米粉即成团、手捻米团就成粉”的程度,就可上甑,甑是一种木制的、上大下小,中间有甑垫,即镂空的木垫子。把和好的米粉放入甑垫上至甑口5厘米左右,然后放到镬子上去隔水蒸,片刻,米粉蒸熟成松糕。然后出甑,将松糕用手反复按,使松糕变得细腻光洁,再用线(不是刀)一块一块地结下来,便是年糕。这过程就叫焋年糕。当然,各地有各地的做法,我们胜浦就这样焋年糕的。以前农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焋年糕,现住进了高楼的动迁房里,焋年糕没有灶头,居民想办法做还是要焋年糕,不过有不少人家怕烦,不做了。年糕是寓于“年年高”,不仅是节日美食,还寄托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贴春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旧桃换新符。”贴春联是除夕那天必做的事。要把新的春联换去旧的春联,以庆新贺。过去春联都要是自己写的或市面上购买,现在社区里为了方便居民,组织老年志愿者或退休老师等,在社区写春联,送给居民们,意为送福上门。
  新春看戏。旧时,新春里有看春台戏的习俗。现在,社区除了请一些文艺团体来社区演出外,还组织居民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平时,每个社区里都有自己的文艺骨干和队伍,组织的有连厢队、腰鼓队、舞蹈队、曲艺队等。一到春节,这些文艺队伍就大显身手,居民们喜欢看那种自编自演的节目,尤其是传统戏曲。所以每到演出,在社区的演出场地上人头济济,一派热闹的场面。
  过年。这里的“过年”是指一种礼仪。到了大年三十日这天,以往家家户户要忙着“过年”,过年是祭天地神君的,祭祀天地后,接下来是“过节”,这是祭祖宗的。“过年”要设一只过年台,上面供着天地神君、五路财神等纸马,台上摆放鱼肉鸡豆腐等荤素菜肴和年糕、酒盅等祭品,然后点烛焚香。家里人一一祭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和全家平安。这过年台一直要保留到正月初五。如今胜浦镇动迁后,动迁居民们都感到如今过大年看得越来越淡了,缺少了以往那种热烈的气氛。他们认为,一是居住环境变了,二是家庭结构变了,三是生活质量变了,有些人家不再搞这一套了。所以过年的这种仪式渐行渐远。
  烧头香。年初一居民有烧头香的习俗。烧头香,不是第一个烧香,对居民来说是新年里第一次烧香,叫作头香。所以他们不会半夜起来到庙堂去排队苦候烧这个所谓的头香(少数的也有)。大部分居民到天亮后,结伴到一些庙宇的遗址去烧新年来第一次的香。大年初一烧香是新年中第一次的祈祷,香客向神明与菩萨默告自己的愿望,祈求免祸降福,每年的大年初一,就是新的一年开始了,应该是个吉祥良辰,那天早晨祈祷的话,能够改变一年运势,所以大家都重视良吉的日子里祈祷、祝贺、诵经、供佛、拜寺。

  随着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二十周年,中新合作区和周边区域基本完成了统一建设与管理,胜浦街道25个行政村早在2009年全部撤村建居,一次性完成动迁,先后建起了8个动迁社区,农民转身为居民。居住环境改变后,一些传统文化及民风民俗也随着改变。就说“过年”这个习俗。与动迁之前已有明显的改变,有的简便了,有的忽略了,有的有了新的内容。现在胜浦居民如何过大年的,我们在这里实录了一些情景。

  寿筵庆典。不少居民利用春节期间,进行寿筵庆典。胜浦的寿诞礼仪男女有别的,男的叫做寿,女的称“当头”。“当头”即举行民间佛会。那天,门前挂灯结彩,被邀请参与佛会的老太济济一堂,开经念佛。那天,家人们按着血缘的亲近疏远,依次一一向寿公寿婆跪拜。有的还开展打连厢、挑花篮、摇荡船等民间舞进行自娱自乐。佛会结束的那天晚上,就是宣卷了,其实宣卷也是佛会中的一项仪程。亲戚乡邻围坐宣卷台前,聆听宣卷先生演绎卷本里的故事。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