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水八仙 此曲只应姑苏有

姑苏晚报 20120916 B第01、02版

■李婷

首席记者 李婷

  再过一个月左右,汉声杂志策划、编撰的《中国水生植物———苏州水八仙》将正式出版面世,丛书分为《莼菜》、《茭白》、《莲藕》、《菱角》、《芡实》、《水芹》、《荸荠》、《慈姑》八本,对苏州人曾经熟悉、正在陌生的水八仙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梳理。耗时两年的跟踪采访、记录,这些拥有苏州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自然物种,令所有均非苏州土著的编撰者们“目眩神迷”,在八种单本之外,第九本《救救水八仙》成为大轴,也是爱上了水八仙的编撰者们的心声。

  水八仙的前世今生:看一些已经成为遗憾的过往瞬间

  从策划之初的2010年6月开始,至2012年6月,两年时间中,汉声的三位年轻编辑从北京到苏州二十余次,他们在苏州车坊、横泾、江湾、前港、东山、群力、越溪、石湖、梅湾等十几个村镇,实地采访水八仙从育苗到采收的全过程。2011年底始,他们又请来苏州的农民、美食家、大厨、主妇们贡献出关于水八仙的各式菜肴,就在这些扎扎实实的寻访之中,一些有关水八仙的注定已成为遗憾的过往瞬间,重新浮现。苏荠成绝响
  苏州的荸荠自古出名。民国时,红润而透亮的苏荠运到京城可以卖到三枚铜板一个。20世纪80年代初,苏州引进了余杭“大红袍”、广西“桂林马蹄”,推广了3000亩。引进外地品种的原因在于苏荠的脐凹,内凹的底部不适于需要削平的罐头加工,而“大红袍”和“桂林马蹄”不仅脐平,产量又大。之后农民们又引进了安徽的“廊西种”,虽然口感没有苏荠甜脆,但个子却大而黑,最重要的是一亩“廊西种”可收8000斤,苏荠一亩只有区区3000斤。
  被遗忘的原生种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年不种,没有留种就可能消亡。
  农民不种苏荠后,市蔬菜研究所还保留着苏荠品种,一年年种了下去,延续这一微弱的血脉。不料有一年,一位粗心的乡村技术员把研究所的苏荠种放到一个村子里,一冬天没管好。烂掉了。———苏荠从此绝矣。业内专家表示:现在唯一的希望是武汉蔬菜研究所也许还留有苏荠品种。最后的半亩野生莼菜
  莼菜对水质要求很高,一旦水质状况不好,这种娇贵的水生植物就无法生存。20世纪70年代人们还在太湖东山发现一片280亩的野生莼菜。水生蔬菜老专家鲍忠洲回忆了最后一次与野生莼菜失之交臂的故事:“80年代上方山梅湾村有个祠堂,祠前塘中发现野生莼菜,水中茎上的胶质可挂一米多长。叶子很小,半亩。很珍贵,我记得是宋建华、吴小男去调查的。后来特意除了杂草,上了点有机肥,但是清水弄浑,反而搞坏了。90年代就消失了。塘也没有了,很可惜。那胶质整整有一米长啊!”本土茭白芳踪难觅
  苏州“葑门”的葑字,就是指茭白的根。
  经过千百年的选育,苏州本地茭白形成了以村庄为分布点的众多品种,如葑红村、葑塘村的“大蜡台”、“中蜡台”、“小蜡台”,群力村的“中秋茭”、“大头青种”,友谊村的“吴江茭”,茭白荡村的“四月茭”。还有各村种植的“两头早”、“杨梅茭”。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故事,例如“葑红早”,就是在葑红村茭田里偶然发现的优良品种,兼具“小蜡台”、“两头早”的优点。———各个村庄得天独厚的水土条件与精耕细作的种植模式孕育出这些“茭白精灵”,然而随着这些村庄的消失,优秀的苏州传统茭白品种也渐次失传。
  苏州本地茭白比外地茭白口感更加“细洁”,但个头稍小且色泽略发青,卖相上就比不过施肥催熟的外地茭白。“好吃的往往不好看,判断茭白质量高下是看个大不大,而是切片后看沉不沉水,沉水就说明肉质细密,是好品种。”专家们如是说。  
  凌晨两点半出发 体验“流浪芡农”的劳作

  苏州葑门外曾有一个“黄天荡”,茫茫湖荡,是当地村民种植莲藕、芡实、茭白、慈姑等水生作物的重要产地,其中最主要的种植力量就在群力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黄天荡逐渐被围垦填平,到九十年代中期,群力村正式结束了种植水生作物的传统。一些群力村民由于只会种水生作物,想到了一个变通之招:到附近去包田继续种植芡实。
  汉声的编辑们曾经在凌晨两点半出发,跟随群力村村民徐海根,记录了芡农一天的辛勤劳作。
  凌晨3点半,徐海根就开始了一天的劳动,烧好一壶水,一边吃早饭,一边准备好田间的饭食。他带上工具推出电瓶车,开到群星苑,这是群力村拆迁后的农民安置小区,高楼耸立。农民蒋建男、薛雪芳夫妇坐着电梯从楼上下来。两家的田种在一起。4点10分,三人坐着蒋家的面包车出发了。
  面包车在高架上向西南方行进半个小时后,到达横泾。没有土地耕种后,据称该村很多农民就开始了这样的“流浪”。他们在外包地,每天像上班一样奔波,最远处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徐海根每天的交通费需要30元,只有种植卖得出价的芡实才是合算的。群力村的芡农们就这样成了“流浪芡农”,因为他们还得随着包租田地的变化而改变“上班”的方向。面包车到达横泾刘家浜村的芡田是4点40分,天光放亮。
  这天徐海根的任务是采160棵芡苗,然后定植到大田。种芡实是一种技术活,有许多难关。徐海根的父亲是村里的外来户,不会种芡实。徐海根1984年开始学种芡实,有时晚上都睡不着觉,细心捉摸自己为什么种不好,经过几年思考,摸索,向村里老农请教,成了村民们佩服的“徐状元”。芡实秧苗塘中密密麻麻地长满小芡实苗,徐海根弯腰从水底挖出一株株芡苗,先铺在水面,然后收拢集中到田埂的担子上。6点18分,点烟解乏后,徐海根们将每家160棵的芡苗装上面包车,开始向自己的大田进发。———定植的大田与苗田不在一起。车程五六分钟,仿佛从一个车间到另外一个车间。在大田的田埂上,两位芡农匆匆吃完补充体力的第二顿饭,立刻投入工作。在蒋建男的帮助下,徐海根拖着载满芡苗的“小船”,走进芡田深处。徐海根用的是从明朝时就传下的芦秆定位法:事先用线拉在田埂两头,标好间距,然后根据线上标记,在田里插好芦秆,秆下挖好一个个泥洞,芡苗就种在洞里。恰到好处的间距保证了芡实足够的生长空间。
  因为多块芡田并在一起,土壤高低不同,水却相通。种植芡实最重要的就是水位管理———水深决定了水温,所以共同耕种的农民必得事先商量好水位,共进退。田埂的水口哗啦啦地排着水,水高了就要放掉。水深水浅有讲究,水深了———温度不够,水浅了———温度高,每个季节储放水需要经验。例如九月后水位要下降到30—40厘米,温度才刚刚好。这时的农民其实就是技术工人,训练有素。
  男人种芡,女人就忙着捞浮萍拔水草。一种小浮萍对芡实最不好,一长就长满水面,争夺养料,必需全捞干净。
  上午10点,当天的耕种结束。城里人刚上班一个小时,芡农们已干了海量的活。上岸后,徐海根第一件事是倒出长靴中的水,换上干衣裤,他的脚因为长时间浸泡都发白了。
  不过,种芡实的苦比采芡实还要略逊一筹:采芡实时最苦,长在水里的芡实不等人,一天不采就是损失。采芡的两个月里,每天男人们午夜十二点睡下,凌晨三点起来。一天就泡在田里。女人在家烤鸡头米,守在炉边,也要干到晚上二、三点钟。每天剥芡实,烘干,烘完还要晒,不晒不行,干不透。住一楼的农民晒楼下;住到高楼上的,怕人偷,只好晒到各家的阳台上。

  水八仙的美味由古及今 走在我们的生活中

  水八仙在苏州栽培历史悠久,积累下来的品种和栽培技术亦已成为不可多得的财富。最重要的是,水八仙口味鲜美,在江南一带又有“水八鲜”之说。
  先来看看古人对水八仙的创造。
  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中有多种关于藕的烹饪方法,其中有一道“玉井饭”:削嫩白藕作块,采新莲子去皮、心,候饭少沸投之,如罨饭法。
  袁枚《随园食单》中关于水芹菜的:芹,素物也,愈肥愈妙。取白根炒之,加笋,以熟为度。今人有以炒肉者,清浊不论。不熟者,虽脆无味。或生拌野鸡,又当别论。
  清代曾懿的《中馈录》中有“茭白鲊”:鲜茭切作片子,灼过控干,以细葱丝、莳萝、茴香、花椒、红曲研烂,并盐拌匀,同腌一时食。再来看看老苏州周其昌对水八仙的记忆。“每年七月底,水红菱就快上市了,水红菱是我们苏州特有的。那种红,娇滴滴的。苏州有一位画家柳君然,画水红菱很出名,他用很贵的颜料西洋红,他画出来的水红菱就是透明的。水红菱有一个柄,采下来时连在上面的。新鲜的是淡绿,变黑了就说明不新鲜了。挑水红菱主要就要看这个蒂柄。水红菱要保鲜,就要浸在清水里。买回家就要尽快吃掉,不吃掉只有放在清水中。”
  周其昌对水八仙的“吃的传承”,很担忧:“水八仙还是我们苏州人种的最好吃,土质,水质都有关系,关键还是这个。年轻人很少有人懂,因为他们根本不买菜。我们去买菜,就要新鲜的,好的,我们会挑。年轻人就无所谓,所以外面什么东西都卖得掉。不去捉摸,你怎么会买?现在年轻人说很忙没时间,我们当年其实也没有时间,一是靠父母亲管着你,从母亲那儿学来以后,自己成家立业又摸索积累。实际上,年纪轻时不学这些经验是不对的。你老了以后空下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吃啊,你的嘴巴总要吃,麻烦就麻烦在这里。作为风物的饮食感受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百年才能延续下来的!”
  在带着读者认识、了解水八仙的生长和习性之后,汉声的编撰者找到了苏州礼耕堂,按照寻访到的各类古谱水八仙食单,实验了一次呈现80道菜点的水八仙宴。“汉声这次可以花上两年时间,等待一片叶长,一颗果结,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知道千年来我们每季等待的水八仙是如何长成的,让大家身临其境地体验,真是不容易。礼耕堂很荣幸地成为这个溯源环节的终章,为八样原材料找到各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最好地体现了食物的价值,还原了生命的意义。”礼耕堂的相关人士表示。

  要救水八仙,急做八件事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从事农村规划与农业研究四十余年的徐宝树先生接受了汉声的邀约,专为拯救苏州水八仙开出了方子。祖籍常熟的徐宝树对水八仙中的斜塘藕、琴湖芹、和尚菱仍然留有深深的记忆,他认为,在当前生态文明教化尚未昌明、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尚未完善的状况下,诸如苏州水八仙走向困境的问题将依然发生。因此,寻求积极的应对措施是非常紧迫的。建立水八仙原种保育区
  选择在水域相对封闭、水环境较好、生境系统相对稳定的、与娄葑地理环境比较接近的湖泖区建立水八仙原种保育区,开展种质资源特性、栽培农艺、水土环境、关联微生物的系统性研究,同时,对地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恢复原有种性,不要急于培育新品种。建立水八仙地域生产区
  原生种的水八仙毕竟已是昨日记忆,因此,在毗邻地区,开辟新的生产区域是必然选择。好在园区车坊,常熟西南的唐市、沙家浜、辛庄,昆山西北的巴城等地尚有环境现状相对较好、地理环境相对接近的区域,拟可建立新的水八仙生产区。事实上车坊、琴湖、沙家浜等地方历史上也大量出产水芹、荸荠、鸡头、米茭等。建立水八仙域外生产区
  浙江长兴县的夹浦、新塘临西太湖,与娄葑地理环境相对接近,泖田多,几乎无工业。鉴于苏州水八仙发展空间的限制,可考虑在外地建立水八仙域外生产区,不失为另一种选择。
  为水八仙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水八仙生产地域明确、生物学特征明显、历史可以追溯。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有重大商业意义、文化意义、环境意义。打造水八仙全产业链
  水八仙是传统作物,种性决定了它的适种地域狭窄、产量有限、费时耗工。随着土地商业机会的增加、资材价格上升、劳动成本的提高,即使没有水土环境遭到破坏、城市高速扩张等因素,其在本地仍然是难以为继。所以应该积极谋求水八仙全产业链的开发,即技术开发链———生产组织链———产品供应链———客户服务链———价值增值链的全过程。
  争取高校研究机构的参与
  对于水八仙的保护,需要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人员参与;甚至可以考虑把水八仙看成是濒危物种,从拯救角度出发,开展科学研究;同时,根据费时耗工的问题,开展技术创新、装备研制。与水环境修复工程结合
  水八仙包含了沉水、浮水、挺水等多种水生植物形态,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水体修复功能,与其推广其他水生植物,其实不如将“水八仙”作为修复植物材料提倡应用(产品不能食用)。生态文明的教化
  建设生态城市决不是简单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更重要的是应该建立一种机制,形成竞争、共生、互济的生存方式,即生态文明的培植。今后水八仙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全面提高国民生态文明意识,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在生产经营活动、日常生活中自觉摒弃反自然的不良习俗,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