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名袋与“保领大”

姑苏晚报 20120715 B第08版

■沈建东

 苏州民间旧俗,家里人丁单薄或小孩体弱多病则必寄名,期荫护以保安康。或寄名神佛,或寄名孩子多的人家,寄名礼仪需用七粒米、七片茶叶,加上长青植物千年蒀,孩子的生辰八字放入红绸袋中,忌用缎子,因谐音“断子”之故,选个黄道吉日,到庙中烧香跪拜后,把寄名袋挂在神佛的座下,直到孩子十八岁再取回,并谢神护佑之恩。若寄名人家,则择吉日设宴为寄父母祝寿,寄父母必出见面钱,以及衣帽、鞋袜、手镯、项圈、锁片等,其中以包袱、肚兜、项领三物为最重要,谐音“保领大”,(“大”吴方言音“肚”)寄儿入门,必于木梯中穿过,寄母接入怀抱之中。寄名袋悬于堂中,寄父母为之取名,与己生子女同列。每年年节,寄父母备菜饭送寄儿家,俗称“送年夜饭”。其它的年节互相还有赠送,往来如亲戚。女孩到了十三、四岁,还要留头发,面皮细毫,出嫁前不能剃卷。亲戚赠衣饰布料,娘舅礼最重多送首饰等物,父母设宴请亲朋吃酒。今苏州附近乡村仍流行此俗。犹如古代女子及笄礼,盘发插笄,以示成年。
  苏州生育习俗最有特色的是育子习俗,特别是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苏州人自古至今都非常重视。民风历来如此。孩子长到六、七岁须启蒙读书,苏州自古重文,隋唐以来形成“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的社会风习。江南是我国人才荟萃为天下最盛的地方,特别是明清时期,科甲第一者不断涌出,衣锦还乡后大兴土木,荣耀乡里,民间读书风受此影响愈加兴盛。明归有光曾说:“吴为人才渊薮,文字之盛,甲于天下。其人耻为他业,自髫龀以上皆能诵习,举子应主司之试,居痒校中有白首不自己者,江以南其俗尽然。”在“家家礼乐,人人诗书”的社会氛围中,苏州民间十分重视小儿启蒙教育。六、七岁启蒙入学,拜师礼隆重又完备,入学前先翻皇历,选一个“黄道吉日”,并通知外祖家,外祖家要准备一担东西来送外甥上学,挑子一头是一只小书箱,一部四书,一匣方块字,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笔筒,笔架,水盂,另一头是一盘定胜糕,一盘粽子,谐音“必定高中”,粽子里面有一只裹成四方形,名为“印粽”,还有两只裹成笔管形,名为“笔粽”,谐音是“必中”的口彩。苏州风俗,父亲是不送学堂的,一般是舅舅或舅母送上学,若无舅舅则叔伯送,男孩穿戴礼服、红缨帽。舅舅或舅母领着外甥,佣人挑担,来到书房,先点上红烛,舅舅拈香,教外甥朝拜书房正中挂着的先圣孔子像。然后在地上铺上红毡毯,请先生坐在椅子上,受学生的拜师之礼,学生则两手着地,叩首三拜,礼毕,接着是师生喝“和气汤”,汤里是梧桐子、青豆加糖,吴语“梧”与“和”音相近,“青”与“亲”音相近,希望师生和和气气。仪式结束后,舅舅、舅母退出,老师开始教课。先是认识几个字,然后就放学了,先生要把学生的书包翻转来装书,并在书包上系一个红丝绸穿着的铜钱。并把舅家送来的四方印粽叫学生捧回家,希望学生能学有所成,科举中榜当官掌印,至于书包翻转,是因为苏州俗语一个读书人中举腾达,叫“书包翻身”,如今这句话仍在民间流传,成了苏州百姓督促自己子女好学上进的座右铭。■沈建东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