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风节俗中 找回文化自信

苏州日报 20161222 A第04版

■吴秋华、袁艺

  “吴门风俗,多重至节,谓曰肥冬瘦年。”昨天是对苏州人来说“大如年”的冬至,前夜,家家户户阖家团圆,吃冬至宴、饮冬酿酒、尝冬至团。前不久,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套时间认知体系在苏州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不仅是冬至,苏州人在长期积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风尚、礼节和习惯等,随着时代发展,这些“吴风节俗”愈发历久弥新。

  民间生态
  《清嘉录》仍“活”在当下“民俗热”席卷苏城

  19世纪初,生活在清朝嘉道年间的苏州世家子弟顾禄,在山塘街寓所完成了十二卷《清嘉录》,以编月的方式,详细记述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的节令风俗,成为后世了解地方民俗最著名的著作之一。
  《清嘉录》的节令风俗并未止步于历史,而是继续“活”在当下苏州人的生活中。如流传至今的苏州童谣:“正月初一吃圆子,二月里放鸽子,三月清明去买青团子,四月蚕宝宝上山结茧子,五月端午吃粽子,六月里摇扇子,七月莆扇拍蚊子,八月中秋剥剥西瓜子,九月登高去打梧桐子,十月剥开枣红小桔子,十一月太阳头里踢毽子,十二月年底搓圆子。”
  尤其近年来,无论是各大传统佳节、二十四节气,还是地域特色习俗,皆受到人们的热捧。这两天,姑苏城中处处弥漫着冬至的味道。观前街的陆稿荐店外,买卤菜的市民排起了长队;元大昌内销售的冬酿酒也吸引了大量顾客争相购买;观前冬至美食节上,“冬至盘”卖出数千份。冬至一过,腊八在即,各类烹制腊八粥的原料已全面占领苏城各大商场超市的重要位置。今年10月底开业的苏州工业园区景城邻里中心引入了黄天源、采芝斋、稻香村等一批老字号店铺,老字号成了新商圈的招牌消费点。松鹤楼自2013年起陆续在苏城开出“松鹤楼小馆”,推行分量偏少、价格略低的精致菜品,迎合年轻消费者。
  “民俗热”不光“热”在民俗本身,苏州民俗文化的衍生品也越来越丰盛。苏州博物馆目前开发的文创产品包括出版物、家居装饰、文具、日用百货、首饰手表、服装鞋包、玩具等十大类合计3000余款,产品的文化属性涉及馆藏文物、古代艺术、现代艺术、苏州刺绣、博物馆建筑和忠王府古建筑等八个方面。

  外力助推
  政府积极参与民俗保护媒体引领民俗新风尚

  对传统民俗的重视不仅限于民间,官方也在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媒体更是围绕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做足文章。
  2012年10月,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成立,保护区下设文化商旅发展局,其主要职责之一便是保护发展民俗文化。省级非遗项目“古胥门元宵灯会”、国际级非遗项目“四月十四轧神仙”、世界级非遗项目“吴地端午节”……据文化商旅发展局文化处副处长张磊介绍,除了服务好这些节日,该局也在与观前街道等合作推广其他活动,如“孔子文化节”“冬至大如年”等。
  “我们要做的除了保护民俗原本的面貌,还要努力挖掘已流失的风俗,让它们重新回归百姓。”张磊说。
  本报于2014年底开设了“吴风节俗”专栏,着力传播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从简单介绍传统节令风俗,到深度剖析地方民俗文化,再到走进基层社区、策划组织互动式民俗活动,不仅吸引了“老苏州”参与,增强了传统节令的趣味性,也让不少“新苏州”不知道的民俗重见天日。两年来,专栏刊发稿件一百多篇,以这些稿件为基础的《吴风节俗》一书于上个月出版,颇受读者欢迎。
  去年开始,市文明办在全市征集“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优秀项目,全市各地各部门选送推荐了百余个精品项目,涵盖了苏州各类传统习俗和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报“吴风节俗”专栏获得二类优秀项目奖励。此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又增强了新老苏州人对苏州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

  专家点评
  传承吴地民俗回归精神家园要将其融入现代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教授萧放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曾谈到,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突显了其文化认同的价值,传统时间制度与观念代表一种文化归属,带来一种共同的感受,凝聚大家的认同感。“现代化和全球化给我们带来舒适生活的同时,也使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生活方式流失而趋同,人们不免生发出现代乡愁。”江苏省地域文化研究会理事、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余大庆接受本报采访时称,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苏州虽地处江南,但随着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江南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包括苏州在内的江南人对中华文化特别坚持。“在二十四节气的生活实践中,在吴地民俗的传承中,我们找回传统文化的自信,回归了田园牧歌的精神家园。”他说。
  在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国学研究所所长余同元看来,出生于苏州的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特别适用于当下的传统文化发展。费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余同元解释说,
  我们首先要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并对其有自知之明,还要理解全世界多种多样的文化,学习和吸收别人文化的优秀成分,即在文化自觉中实现文化自强、自信、自立、自由等目的。余大庆同时提醒,发扬和振兴传统文化要注意融入现代生活,即源自本地居民实际生活需要,而非外部插入的文化工程。这样,民俗才不会变为遗产,而是成为资产、资源的一部分。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