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宴里的苏州民俗

姑苏晚报 20130612 A第06版

■沈红娣

[ 美味寻访]
  端午宴
  本报记者沈红娣摄/王亭川

  端是开始,一个月中的第一个五日为端五。我国习惯把农历五月称为"午月",所以把五月的端五称为端午。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为避讳,端五改为端午。江南端午节时值初夏,多雨潮湿,病菌容易滋生,家家门口悬菖蒲、艾草和蒜头等可以借助它们挥发的气味清洁空气,消除病毒。
  民俗是一种传承,如今端午节吃粽子、吃五黄似乎成了一种习惯。吴江吴越美食推进会会长蒋洪研发端午文化已经有四个年头了,对端午习俗早就了然于心:苏州旧俗五月称毒月,端午有五色五黄避五毒的民俗,其中五毒,即蛇、蝎、壁虎、蜈蚣、蟾蜍。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旧时用韭菜、茭白、木耳、银鱼、虾米代表五毒,炒五毒成为端午必备的菜肴。五色,即青白红黑黄。将五色丝线栓在孩童手臂、手腕处,以驱鬼避疫象征五色龙祈福保平安。五黄,即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及仔鹅。
  用当季上市的食材,作为端午的主料,是苏州饮食不时不食的精髓所在。继苏州推出寒食宴后,苏州烹饪协会再度联手吴越美食推进会、吴江宾馆研发推出了“端午宴”。苏州烹饪协会会长华永根说,端午宴的特点除了围绕“五黄、五色”外,更重要的便是时令食材入菜,诸如茭白、大蒜、黄瓜、黄鱼、河虾等,其中的“五”寓意更处处体现在细节之中。“如今日子过得太快了,人们需要把脚步放慢,抽空回头看看”,作家陶文瑜对端午宴的体会似乎早已超越了“物质”的本身:端午节的传统经过前人代代相传,正是这些文化的东西哺育了我们,节日便是提醒我们今天不能忘记对前人生活的回味和敬畏。

  端午宴特色:

  推荐人:苏州市烹饪协会会长华永根
  民俗的产生与时令养生密不可分。进入夏季,天气渐热,防治疫病,安然度夏成为头等大事,因而入夏后,苏州人非常讲究饮食,更与时令二字密不可分。
  端午宴共分餐前水果1道,冷菜10道,热菜汤羹6道,点心甜品和主食5道。其中餐前水果以当令的枇杷、西瓜等为主,冷菜中涵盖了“五黄”———卤味青鱼、腐汁黄瓜、农家鸭蛋、糟黄豆芽、酱制排骨。作法上都进行了创新,特别是与五黄相对应延伸出了“五白”———虾子茭白、糖醋蒜头、白切猪肉、生盐豆腐、生熏白鱼。其中茭白制成白兰花形状,尾端用绿色的葱叶包卷,极像娇艳欲滴的新摘白兰花; 糖醋蒜头更创新出了一派田园特色:将新鲜蒜头连成莲藕状,再用西瓜皮的绿色“借景”成为荷叶,清新的气息便扑面而出。热菜中的三虾、大黄鱼、黄鳝等都是时令佳肴,更是民间端午节盛宴的必备之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道点心中除了神仙糕、双味粽、汤面饺外,绿豆糕、夏至粥更是时令特产。《本草纲目》 记载:粒粗而色鲜者为官绿;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为油绿;皮浓而粉少早种者,呼为摘绿,可频摘也;迟种呼为拔绿,一拔而已。北人用之甚广,可作豆粥、豆饭、豆酒,炒食、食,磨而为面,澄滤取粉,可以作饵顿糕,荡皮搓索,为食中要物。绿豆有清凉消暑功效。夏至粥以小麦、松仁、百合、薏米、莲子为主料,均为进入炎夏的饮食要求。

  端午都有哪些习俗?

  五色:青白红黑黄五色丝线或绒线,拴在儿童手臂、手腕(男左女右)等处;或悬挂于儿童胸前、蚊帐、摇篮。据说,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
  香囊,也是旧时端午节人们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种花色的布缝制而成,内装由丁香、香草、白芷、甘松、苍术和雄黄等制成的香料粉,用五彩线作索戴在小孩身上,其作用也是祛病避邪。
  五毒: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人们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另民间还有炒五毒———将韭菜、茭(jiāo)草(或金针菜)、木耳、银鱼、虾米等同炒,大约是以这几种菜象征蟾蜍、蝎子、蜘蛛、蛇、蜈蚣等五毒,都是端午的必备菜肴,现在已少见。
  五黄:苏州"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及雄黄酒等。在端午,苏州人家会找来独头(不分瓣的)大蒜头,外面结线网装好给小孩佩带,称为“独囊网蒜”。
  另外,给小孩子戴的还有“袅羢铜钱”,用五彩丝线缠绕在铜钱上,或者做成虎头的形状,让孩子佩戴腰间用以辟邪镇恶,用雄黄酒在小孩额头画“王”等等。

  附菜单
  主要食材为:河虾、黄鱼、黄鳝、青鱼、白鱼、排骨、猪肉、鸭蛋、黄豆芽、豆腐、大蒜、茭白、黄瓜。

  冷菜:

  五黄:卤味青鱼、腐汁黄瓜、农家鸭蛋、糟黄豆芽、酱制排骨五白:虾子茭白、糖醋蒜头、白切猪肉、生盐豆腐、生熏白鱼

  五热炒:

  新风拌三虾、家常大黄鱼、面筋笃黄鳝、火末炒豆板、生煸红苋菜

  汤:

  莼菜“五圆”汤

  五点心:

  神仙糕、双味粽、汤面饺、绿豆糕、夏至粥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