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的典当铺

苏州日报 20040214 一卷99页

■潘新新、周泳逊

东山过去有过两家典当铺,西街的老典当和东街的新典当,老典当大约开在清末民初,新典当开在民国时期。用来开典当铺的都是大房子,厅堂高楼,宅第深深。

    老典当在西街施公桥附近,弯弯曲曲的巷道很狭小,进弄百余米转一个弯有照墙,朝墙隔路有凝重的石库门、青石的台阶。

    第一进是门厅,两边各有厢房,住着看门的人。过天井是大厅,厅堂宽广,上悬匾额“尚庆堂”,就是营业主厅,围着高高的柜台,典押当物的人要踮起脚尖,方能将物件费力地传递上去,塞进不大的窗口,而窗里的人则居高临下,俯视客户。

    接货的人叫朝奉,有一、二、三把手,他们验货喊价,账房先生登记入账。典当的管理制度严格有序,进货入库称“入流”,赎货出库称“出流”。入流时按《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字序,编排一月一号,如“天”字号, “地”字号等,依次类推。管账管物,分工明确,责任性强,管账人不得入库,管库人缺物要赔。金银珠宝,贵重物品由账房先生入账后进保险箱。衣被鞋帽,铜炉锡器等分门别类入库上架。

    当押期限分3月、半年、1年不等,典期已到可以付利息“转当”。逾期不赎,就是“当绝”,典当有权处理。

    新典当在东街古石巷内,民国时期,走进古石巷就可以看到,在半弄有一块显眼的大招牌,上面书有一个很大的“当”字,上端还书有“源源”两字,进大门过天井是大厅,厅上围着高高的柜台,上半是铁栅栏。

    到新典当的人都是急需要钱的人,有的贫穷,要等米下锅,有的是为救急。但其中也有盗贼、赌徒和骗子。进当铺的物品有贵重的金银珍宝、有名画古董、有普通的衣物鞋帽,有伪劣膺品,也有来路不明的物品,十分复杂,要靠朝奉把手的“火眼金睛”来识别。

    传说有一次,一个老人来当两只白色瓷碗,看上去细腻无瑕,质薄如纸,开价银子50元,大师傅照付,过后,大家看看不识货,一个学生意的说:如果我开价,这一双碗最多2元半。大师傅叫他拿水来,倒入碗里,奇迹出现了,碗底有五只玉莹莹的蝙蝠,栩栩如生,竟是一对“五福”宝碗。

    还有一次,有人拿一枚很大的金戒子来当,掌柜的边看边过秤,不禁生疑,这么大的戒子,应该更重些。但从外表看无可异议,他暗底里悄悄用根细针,在戒子上钻个细眼,再用硝酸一点,却流出绿色的铜水,中间是包夹的紫铜。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