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屎香”,还是“勾思香”?

姑苏日报 20150906 B第07版

■沈建东


  旧时,在苏州民间每当农历七月三十日,有烧地藏香的习俗。地藏菩萨是佛教中与文殊、普贤、观音齐名的四大菩萨之一,相传他常现身于人、天、地狱中,救助苦难者。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地藏信仰是将佛教的度亡与中国儒家的孝道糅合一起,使佛教进一步与中国社会相适应。
  烧地藏香习俗,至少在明朝时已盛行。有位日本的学者中川忠英在他的《清俗纪闻·地藏诞辰》记载得颇为详细:“七月晦日,小月为二十九日。相传为地藏菩萨诞辰,众人前往地藏庙参拜。入夜起各家于门前设桌,香炉焚香,并按家中每人两双蜡烛之数,如十人则用二十只蜡烛,用竹签插起,排列於地上点燃,谓之地灯。”
  而苏州附近乡镇妇女此日都会早早赶去苏州城中开元寺,云集在大殿上,参加脱裙解产厄的信俗活动,据清顾禄《清嘉录》记载:“晦日为地藏王生日,骈集于开元寺之殿,酬愿烧香。妇女有脱裙之俗,裙以红纸为之,谓曾生产一次者,脱裙一次,则他生可免产厄。”还要“点肉身灯,为报娘恩。”所谓报娘恩,就是在身体四周缀满小灯,俗呼为肉身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宣扬至孝。
  拜地藏菩萨的同时,吴地人民借此还纪念元末起义在苏称王的张士诚,张士诚,出身为运盐工,小名九四,1353年领导反元,两年后攻入元朝当时的平江(今苏州市)并改为隆平府。1366年朱元璋对张士诚的势力开始围攻,但张王有苏州百姓的支持,坚持了一年后平江城才被攻破,张士诚被俘,自缢或传为朱元璋所杀。传说张士诚墓在今工业园区斜塘。民间传说,朱元璋破城之日正是农历七月三十日,为了帮助张士诚逃跑,家家都点燃棒香插在地上,掩盖张士诚马蹄印迹,相传朱元璋进城后问起烧香的百姓,老百姓都说是烧地藏香消灾祈福,这样就此瞒过。因他在苏州称王期间有惠政,后来知道张士诚被害后,百姓十分怀念他,每年七月三十日仍点燃棒香纪念他,为避开大明皇朝的追究,因张士诚小名“九四”,便取其谐音“狗屎香”,所以苏州百姓借地藏香而寄托对张王的哀思和怀念,故又称“久思香”、“狗屎香”。明初禁令极严,有议论张士诚者均要杀头的,吴人思张而私下偷偷祭之,乃有七月点地灯、放水灯、托名佛氏沿为故事。民间至今仍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故事,苏州民间寒食清明时节的酒酿饼(救娘饼)、吴语说话叫“讲张”等都由张士诚故事衍化而来。
  苏州人寒食清明有吃酒酿饼的习俗。传说起于张士诚,相传元朝末年,张士诚在苏北兴化一带贩私盐,官府要捉拿他,他带了老母逃出兴化,来到江南。一路走得慌忙,干粮全部吃光,只好饿着肚子赶路。到了苏州地方的一个村庄,老母饿得昏了过去,张士诚只好壮着胆子进村乞讨。那天正巧是寒食节,村里没有一家生火煮饭的,最后只好两手空空。张士诚看到奄奄一息的母亲,哭得泣不成声。一位老者见他这么孝顺母亲,十分同情,把家中仅有的几个酒糟饼给了张士诚。张士诚感激不尽掰开了饼送到娘嘴边。他也闻到了一股甜津津的酒香味,娘终
  于得救了,这个饼就成了“救娘饼”。
  几年后,张士诚在苏州称王。他想起老者的救命之恩,但又无法找到那老者了。为了不忘寒食节吃“救娘饼”的事,张士诚下令在寒食节用酒酿做“救娘饼”。后来张士诚被朱元璋打败了,苏州人就不敢明目张胆地吃“救娘饼”。但苏州的百姓对张士诚还是十分怀念的,悄悄地把“救娘饼”改叫“酒酿饼”。至今民间寒食清明仍有吃“酒酿饼”的习俗。
  吴语与人说话叫“讲张”也源于张士诚,相传朱元璋占领苏州城后,对苏州的百姓十分严苛,百姓总是偷偷说张士诚的好,于是大明皇帝派人上街严查,看到两人在一起交谈,就盘问是否是在讲张士诚即“讲张”,后来苏州人就把和人讲话称“讲张”了。
  民间“狗屎香”又戏称“勾思香”,把它和男女相思,祈祷姻缘联系在一起了,清代潜庵的《苏台竹枝词百首并序》中云:“七月三十勾思香,门外家家火铂光。生怕姻缘容易了,与郎世世结鸳鸯。”诗后有注释云:“是日俗传地藏王开眼,阁城夜烧勾思香,云缔来世因缘。香烛俱插于地,又以绛蜡和桐油屑烧之,名火铂。竟夕天为之红。”无名氏《海虞竹枝词》云:“端整今朝拜地藏,阶前灯火发光芒,来生缘自今生始,儿女争燃狗矢香。”
  无论“狗屎香”或是“勾思香”,在此都暗淡了宗教的端正严肃,反映着吴地民众爱憎分明和与生俱来的幽默感,把现实生活的残酷演化为通俗的祈福消灾与浪漫的情爱姻缘。不仅如此,张士诚作为明王朝的敌人,一个失败的割据者,在苏州地区得到如此的崇信,始料未及。在吴中一些乡镇还把张士诚奉为土地神祭祀,香火年年不断,至今如此,虽然人们都住进了高楼大厦,但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仍然可以看到小区里若明若暗的烛光和燃香的情景。在最世俗的祭祀里,吴地百姓流露出了自己的情感倾向和选择,令人感叹。
  ■沈建东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