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水乡服饰真的源于稻作文化?

姑苏晚报 20141004 B第01版

■张丫

与惠安女的服饰很像;与摇城遗址位置吻合;其他稻作文化区从未萌芽过这类风格的服饰,种种迹象显示——

  本报记者 周伟蔚 摄影 张健
  三角包头、大襟拼接衫、百裥襡裙、衩裆布裤……在以甪直为中心的水乡地区,这种服饰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对于水乡妇女服饰的源起,最常见的说法是:这是稻作文化的产物,它适合水乡妇女从事生产劳动的需要,实用价值较高。然而,苏州的稻作文化区域绝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片小小的区域,而同样位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桐乡罗家角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和湖南玉蟾岩遗址、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等处也都发现过早期稻作遗存。源于稻作文化的水乡妇女服饰,为何只出现在甪直周边一带,却在其他稻作文化区无迹可寻?除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为何还有“吴东水乡妇女服饰”一说,两者区别在哪里?除了稻作文化这一解释,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起源是否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与惠安女服饰相似度很高,是否源 于民族迁移?

  穿着水乡服饰的妇女站在人群中往往特别醒目,有人称她们为“苏州的少数民族”,甪直镇文体中心主任周民森几十年来持续关注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他的心中一直有个想法:这种服饰是否真的和民族迁移、文化交流相关?周民森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南京博物院曾有一批专家来甪直一带深入考察这种服饰,研究的结果为,这是吴地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劳动人民服饰,但也有专家当时表示:这套服饰与一些少数民俗服装相似度很高。
  从那时起,周民森总也忘不了这件事,直到2006年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看到了同批入选的福建泉州惠安女服饰。记者翻开《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和惠安女服饰从照片上来看有不少类似之处:同样以藏青色为主色调,以碎花为常见图案,以拼接为主要工艺,同样对头部饰物高度关注。这些年,周民森一直试图找机会与惠安当地文化人士对话、解惑,今年6月,首届全国连厢舞邀请大赛在甪直举行,他联系到惠安并询问对方是否也有打连厢的习俗:“希望借此机会好好聊聊服饰的话题。”然而,让他遗憾的是,惠安一带并没有打连厢的传统,这次交流最终未能成行。
  但这个现象让人不禁联想起吴江菀坪镇盛行河南话的现象。虽处于吴方言区,但当地百姓却以河南话作为主要交流语言,形成一个独特的“方言岛”。据专家调查,这是因为菀坪以前是东太湖的一片芦苇荡,直到清末才有人开始在此定居,而第一批拓荒者便是来自河南的难民。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背后会不会也有类似的历史?记者在当地对多名70岁以上老人中进行调查,但似乎除了服装上的差异之外,甪直一带的居民在语言、生活习惯、饮食风俗等方面与其他吴文化区并没有太大差别,此外,在当地镇志中,记者也并未找到明确与民族迁移相关的线索。
  如果说“民族迁移说”能够成立,还必须解释另一个现象:为何这一带男人的传统服饰,却与浙江一些区域的男性汉族服饰很相似?如今水乡妇女服饰为世人所熟悉,但少有人知的是,上世纪70年代前,甪直一带的男人也大多习惯穿着特色服饰。水乡男子的服饰包括大襟、襡裙、毡帽等,与水乡妇女服饰风格一致,但颜色偏深、偏素。最为典型的水乡男子形象出自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在浙北、浙东地区,尤其是绍兴,老一辈盛行的款式与甪直这种水乡男子服饰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如同我们所知,他们也都是汉族服饰。

  “少数民族”元素是巧合,源于当地人民的 审美和闭塞交通?

  似乎,仅用“民族迁移说”来解释水乡妇女服饰的独特风格,仍然缺乏一定的事实依据作为支撑,而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发现,有些本地人并不赞同“苏州的少数民族”这一说法,他们认为这是外界强加的概念,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百分之百当地汉民族集体创作的成果。70岁的甪直人严焕文研究当地文化30多年,尤其对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情有独钟,家中收藏了100余套各种风格的水乡服饰。在严焕文看来,这种水乡服饰是纯汉族的文化,源于当地心灵手巧的人民特有的审美,如果说为何这种风格与周边服饰风格差异如此巨大,这恐怕与当地闭塞的交通有关。
  吴中区以前是吴县的一部分,当时吴县的西部以丘陵地貌为主,吴县东部则以中原粮田为主。而吴东有部分区域粮田甚少,大部分是烂田,那里不适合种植水稻,当地百姓就开始种植经济作物,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水八仙”。这一片区域位于澄湖流域的吴淞江畔,周边被水路环绕,这里相对闭塞。顺着这块闭塞区向外延伸,离外界越接近的地方,水乡妇女服饰的痕迹越淡,但依然与其他区域的常见服装风格迥异。因此,过去当地人除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之外,更多地习惯使用“吴东水乡妇女服饰”这个大概念。
  地理位置越闭塞,服饰风格越鲜明,难道这真的是水乡妇女服饰独树一帜的原因?朱幼之和儿子是甪直最早的一班通往外界的公共汽车上的驾驶员和售票员,在此之前,甪直人想去别的地方办事都需要摇船,当时摇到葑门需要三个多小时。1982年,第一班公交车编号为18路,这趟车开往目的地葑门的时间缩短为2小时,当时全镇人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如果说水乡服饰的鲜明特色和闭塞的环境有关,我是一定相信的。”朱幼之告诉记者。
  因为交通不畅,历史上与外界隔绝较多,造成了水乡服饰独特的气质,若要细细追究为何在这里会形成这种气质,当地有些百姓认为,这与他们心灵手巧和追求美丽密不可分。72岁的宫阿二阿婆从小跟着家中长辈学做水乡服饰,穿了一辈子这套服饰,在她的记忆中,这是家家都要有的必需品。家中女孩满13岁可以“攀小亲”后,学做水乡服饰是最重要的内容,因为这其实是女人家互相比手艺、赛美丽的一个舞台。“我们都喜欢漂亮鲜艳的颜色,美得出风头才好呢。”和许许多多甪直老人一样,宫阿婆至今出门仍要仔仔细细将这套服饰穿戴整齐,为自己细细描眉、为嘴唇润润色。
  2000年7月,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参加了中国·昆明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获得了最佳设计奖、最佳表演奖、优秀展品奖和优秀组织奖。严焕文告诉记者,当时博览会举办方要求参展的必须是纯民族服饰,江苏省相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筛选纯汉族款式,最终确定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专家们认为,这是最纯粹的汉族服装。”严焕文认识,这件事正是对水乡服饰“纯正血统”的肯定。

  “金三角区”与摇城遗址基本吻合,与摇城
  旧俗有关?

  如果翻开苏州地图,将水乡妇女服饰的分布点一一标注,不难发现:以甪直为中心,北面有胜浦、唯亭、正仪,南面有车坊等,这一带正是水乡妇女服饰盛行区。其中甪直、胜浦、车坊这三地尤甚,这几处的服饰非常相似,风格最突出、做工也最细致,被称为水乡妇女服饰的“金三角区”。
  周民森对于“金三角区”和周边区域的水乡妇女服饰有过深入的比较、研究。从最典型的包头来看,“金三角区”的包头顶是全黑色,两边的角尖达30度,像燕子的尾巴一样,角的颜色也会根据佩戴者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周边地区的包头顶则以花布为主,两边的角变宽至60度,再向外延伸到周庄、唯亭一带,则只是一块花布,称作“包头巾”,而不能称作“包头”了;从服饰整体色彩来看,“金三角区”的颜色最花哨、拼接元素最强烈;从包头的装饰来看,外缘区仅用一根带子扎住包头,而“金三角区”除了带子外还有精致搭配色彩的流苏;穿腰襡腰这种极其体现工艺水平的配饰也是仅在“金三角区”有体现,其他地区则未被使用。
  更巧的是,这“金三角区”的地理位置与摇城遗址基本吻合。摇城遗址又称澄湖遗址,位于车坊、甪直及吴江、昆山交界处的澄湖西岸。1974年,当地在围湖造田时在湖底发现了大批古文化遗址,2009年在澄湖东北再次发掘时,又发现了大批遗迹。摇城遗址文化是典型的稻作文化,这与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水乡妇女服饰起源于稻作文化”一说不谋而合。周民森告诉记者,很有可能水乡妇女服饰与5500年前的摇城某种旧习俗有关,而这种习俗在别处没有,这就能够解释为何类似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风格的服装在其他稻作文化区域却根本没有萌芽。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