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灯彩传承人教你扎花灯

城市商报 20150304 A07版

■吴梦奇

宝莲灯、兔子灯、走马灯、六角灯……明天就是元宵节了,你想去哪儿看花灯?别光瞧花灯好看,要做出它可不容易,弯铁丝、搭骨架、粘外罩、上彩绘,看着简单,其实却有不少讲究,在历史的变迁中,花灯的制造工艺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今天,商报记者带你走进苏州灯彩非遗传承人汪筱文的工作室,来看看一只苏式传统的六角彩板花灯是如何“炼”成的。 

  □商报记者 吴梦奇 文/摄

  这些花灯“零件”

  古:竹篾、桑皮纸、纸捻、浆糊。
  今:铁丝、化纤绸布、橡皮胶、102粘合剂。
  苏式花灯自古有名,过去用的大多是竹篾,现在已被铁丝取代。汪筱文告诉记者,在上世纪50年代末时,在苏州的市面上寻好的毛竹材料不容易了,曾经劈竹篾的手艺人也通通进入了竹器社工作,“劈竹篾是个技术活,一般人不会。没有了竹篾,我们就想到了用铁丝来搭骨架。”
  罩在骨架上的花灯料子,从前用的一般是桑皮纸,现在也被绸布所取代。过去,粘合骨架用的纸捻需用桑皮纸搓成,现在成了操作便捷的橡皮胶。粘合外罩用的浆糊也被更高级的102粘合剂所取代。
  其实,材料的变化好处多多。“从前的纸头灯放在室外很容易破,淋到雨或风大点就不行了,铁丝坚固,绸布不易破,粘合剂牢固,做出来的灯彩一般能经历二三个寒暑呢。”汪筱文说,做花灯的步骤从古至今变化都不大,但因为原材料的变化,现在的工艺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人。

  步骤

  1

  弯铁丝,拗造型

  准备完材料,第一个步骤就是弯铁丝。这可是个力道活,借助老虎钳将铁丝拗出需要的形状,越大的花灯,铁丝越粗。别以为很简单,其实它是很关键的一步,也十分讲究,汪筱文告诉记者,同一形状的铁丝必须拗得同样大小,每一个铁丝形状也必须在一个水平线上,不然,这做出来的花灯可就是个“歪瓜裂枣”了。

  步骤

  2

  贴胶布,搭骨架

  花灯有千万种,不同花灯有不同的内部构造,构造虽不同,但它们“搭”起来的方法却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就要用上橡皮胶了,剪出合适长度,将骨架相连的两根铁丝用橡皮胶绑在一起,固定住不移位。花灯牢不牢固,就看这一步。如果橡皮胶贴得不扎实,做好的花灯受到一点重压就容易变形哦。

  步骤

  3

  涂胶水,粘外罩

  用铁丝搭成的骨架已经有了花灯的形状,现在就该给它穿上漂亮的“花衣”啦!过去用浆糊,但由于调制不便利、粘度有限,已经被现在的102粘合剂取代。用小刷子将胶水一层层刷在铁丝上,等到“胶不粘手”时就将布料罩上。布料罩上后,需要立马绷紧每一个铁丝框,讲究的就是一个“挺”字,千万不能皱皱巴巴。为了装饰,在适当的部分,还要粘上嵌金边和金流苏。

  步骤

  4

  上贴花,画彩绘

  最后一步,锦上添花。为啥都说苏州花灯精致,除了做功精巧,上头的贴花、彩绘也是一绝,汪筱文告诉记者,一格粘贴花,一格画彩绘,是这种花灯的传统。贴花是将图案剪下后粘到布上,彩绘是直接用毛笔、水彩在布料上作画。看,随着汪筱文画完三株花卉,一只六角彩板花灯就完成咯!
  兔子灯更好玩?其实它更难做!
  对孩子来说,往往会觉得动物灯既招人喜欢又简单易做。其实,这可大错特错了,汪筱文拿出一只他完成的兔子灯,“最难做的就是这个兔子头,你别看它就两个圈,其实这两个圈要摆好固定好最难,摆不好灯就废了。还有身上套在一起的7个钢丝圈,要套得稳固圆润也十分难。”
  兔子的背上还有一个透气洞,需要钳断铁丝再接上一个圆形,这一段要固定住又是难上加上。汪筱文告诉记者,别看六角彩板花灯结构复杂,其实技术上却是循规蹈矩操作容易,而“看着越简单的东西反而越难做”。
  中国灯彩苏州居首
  苏州灯彩始于南北朝,它的原始用途是照明,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演变成了一种专门的艺术。宋时,苏州灯彩已成为独立的工艺行业并兴盛一时,周密的《乾淳岁时记》中称,禁中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明清以来,苏州手工业的高度发达也带动了灯彩行业的发展,使得它的制作技艺更为精巧,并繁衍出大量灯彩制作销售坊巷、集镇。在中国灯彩的苏、福、粤、京四大流派中,苏灯也占据了首位。
  汪筱文说,真正的苏式灯彩,讲究艺术的创意,大多以亭、台、楼、阁为造型,也要具备精、细、美、巧四个原则,而深受小孩子喜欢的兔子灯、荷花灯等,其实是玩灯,苏州人叫“白相灯”,元宵节时比较多。
  花灯种类繁多,因为兼具实用和玩赏性,自古就受到人们喜爱。其实,在古代,从一只花灯里就能看出这户人家的“地位”。汪筱文告诉记者,纸头灯往往是平民百姓用的,品阶高点的方能用上真丝洋纺布料,三四品的官员能用上真丝软缎,一品二品、皇亲国戚用的大多是提花软缎。尺寸上,五尺灯是皇帝专用,四尺灯是皇亲国戚,三尺灯是小官小兵。颜色上,绛红、金黄为尊,大红、宝蓝次之,品级再低点的就是各种彩色。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