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马车

苏州日报 20040705 一卷24页

■孙荣昌

“康铃康铃马来哉,隔壁大姐转来哉,买个啥个小菜,茭自炒虾,田鸡踏煞老鸦……”这是我小时候唱的一首十分经典的吴地儿歌。儿歌是民间口头文学,它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这首儿歌不经意地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在我们苏州没有汽车或汽车还很少的时候,马车是这座古老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呢。

    上世纪五十年代,苏州的街上看得到马车,从石路到虎丘就是——条典型的马车运行的路线。那时候,苏州街面上几乎都是一块块拳头大小的花岗岩块石砌就的弹石路。石路到虎丘—路上也是这种弹石路,马车驰过时奔马的铁蹄在弹石路面上不断制造出“的瓜的瓜”的敲击声,时不时地会有细细的金色的火星从地面上溅起。马车挺高大,大约有四个轮子。车棚前后是垂下的帆布幔,两边开着两个耳朵似的“窗”,也是一块帆布遮着,要看外面的风景,用手一撩即可。车厢两边安着两条板式长椅,并不考究。车厢外面的前端有一横着的短条几,或者就是一块短板,赶马车的汉子就坐在这上面,左手牵缰绳,右手执长鞭,他不时响亮地吆喝一声“驾”,适时地右手一抖,另6长鞭就在空中甩出一个漂亮的弧形并猛地一抖,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啪”,那马就撤欢着紧跑起来。驭马的双眼都用眼罩遮着,据说,它看着地面跑会晕的。写到这里想起一件趣事,那年我插队到生产队,有一次夏天我戴着墨镜出门,队长见了十分惊讶,”—边拿汉去戴起了朝太阳眯起了眼,一边称赞道:“哧,倒真清爽!招死(太仓俗语,类似于苏州话中的“赤佬”),像牛眼罩。”

    乘马车的入应该是些比较有钱的人,穷人有这个钱他也未必舍得;石路到虎丘么,还是挺起脚板走走吧-——脚又走不坏的。我那时还小,家境也不允许,所以马车未乘过,但我却吊过马车。马车车厢后面有块铁板踏脚,是快乘客上下车用的。我们当时顽皮得像猴子,看见马车十分新鲜。当马车从广济桥上下来友转弯进人留园马路(当时叫五福路)有所减速时,便紧跑几步,跟上速度,一把抓住铁板踏脚的扶手,上身往铁板上一伏,双脚随即缩起腾空,立时享受到一种奔驰前行的前所未有的快感。当然,这种快感是不会长久的,马车夫不一会就感觉到了我们的骚扰,于是便回过头来朝我们瞪眼,并吓唬说要用鞭子抽我们。我们这才从踏板上跳下来,嘻嘻哈哈一哄而散。  

    童年倏忽而过,马车也随之消失。它虽然曾经起过代步的作用,但毕竟负面作用不小,速度够不上汽车不说,那一个个土黄的马粪球也是个难题,在马路上十分扎眼。那时常有些老农一清即出来拾马粪。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志,如果说马车代表农耕时代,那么汽车就代表工些时代了,这好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只是,偶然在电视电影里看到马车,忽然会有一种碰到熟人的感觉。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