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掌握30多种“消失的声音”

姑苏晚报 20130507 A10版

■杭雷

本报讯(通讯员 王琴 记者杭雷)“香是香、糯是糯,要吃白果甜米糯……”一句音韵悠长的苏州传统吆喝声,似乎来自上个世纪,一下勾起了大伙儿时的记忆。昨天上午,在留园街道玻纤路社区举办的“唤回儿时的记忆·传统吆喝”活动,63岁的蒋余祥带着大家一同穿梭回那个“苏州小吃名堂多,味道香甜软酥糯。生煎馒头蟹壳黄,鸡鸭血汤豆腐花。臭豆腐干粢饭团,萝卜丝饼三角包。蜜糕方糕条头糕,双馅团子南瓜团”的年代,再听一回久违的“吆喝”。
  蒋余祥是原留园街道文化站站长,对苏州传统叫卖吆喝声已经研究多年,如今他所掌握的苏州本地传统叫卖吆喝声达到了30多种,主要涉及修理行业和饮食行业,另外还有其他地方的一些吆喝声。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这些“消失的声音”,蒋余祥还配合吆喝展现了一些场景,而服装、老物什都是居民家中的压箱底。蒋余祥说,苏州自古就是江南繁华之地,聚集了南来北往之人,所以苏州人记忆中的传统吆喝声必然充斥着各地方言南腔北调。“阿要刮辣辣‘三八’盐炒豆吃啊!”伴随着吆喝声,一位身穿蓝花布衣裳、头戴蓝花布头巾的老妇,手捧着盛满盐炒豆的竹匾徐徐走入大家的视线。台下的观众激动地说:“就是这个样子,小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观众的情绪还未平复,一口苏北口音的吆喝紧接着传来:“大饼油条,脆麻花,大饼油条,脆麻花。”随即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位身着蓝布青衣的大叔,头顶一个竹匾,里面满满地盛着大饼油条和脆麻花。这些熟悉的场景和声音把老人们带回了儿时,台下更有不少老人还跟着一起喊了起来。
  66岁的薛似英阿姨一边听着,一边在小声地学叫着,“这些熟悉的吆喝声离我们越来越远,今天这个活动真好!”70岁的王利宝听完了吆喝还不肯离去:“现在大街上那种用喇叭播放的叫卖声充斥着更多的商业味,已经没有过去那种余音缭绕的韵味。”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