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文化名城筑起法治防护墙

城市商报 20160120 A第04版

■惠玉兰

古城是苏州的精华,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苏州的重要城市名片。在“一核四城”的中心城市发展格局中,古城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中心,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自住建部批准在苏州设立全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以来,古城保护就成为各方关注热点。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古城保护建言献策。前不久,《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已被市人大常委会列入2016年立法计划。对此,代表、委员们纷纷赞同。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将有利于让这一功在千秋的事业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商报记者惠玉兰张鹏

  用市场理念活化保护古建筑

  昆曲悠扬,碧螺飘香,是联萼坊给人的第一印象。这座位于平江路的“苏式生活体验馆”前身是钱杏珍和邻居们的8间老宅。年届七旬的钱老曾是苏州戏曲博物馆副馆长,如今在联萼坊教游客唱戏、品茶、做点心。“老房子改造后供游人使用,在传承姑苏文化中焕发新生机。”
  2500多年的历史完整性,宋代延续至今的水陆双棋盘格局……苏州古城独特宝贵的地方数不胜数。
  周国忠代表认为,古城内建筑大多在正常发挥作用,外在物理形态不变,内在文化价值延续。但是这几年的古宅改建、古街修复后,由于改建理念没有按照商业运作模式进行,不少修复的古宅被闲置。他建议,在“十三五”期间,政府财政要向古城倾斜,反哺给古城,同时加快古城保护立法的步子。

  环古城河健身步道
  还能更完善

  去年12月26日,全长15.5公里的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在苏州市民的万众期盼中全线贯通。这条融健身、休闲、赏景及文化活动为一体的优美步道,已日益成为苏州市民包括外地游客新的好去处。
  然而,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在管理和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步道大部分临水而建,河边栏杆设置高度较低,且步道比较狭窄,很多地方仅能容纳两人相对擦肩而过;运河水流较急,水非常深,除了亲水平台处部分设置有救生设备外,步道其他地方一旦落水极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部分地段的步道上被周边居民私家车甚至工程车辆、“僵尸车”霸占,把步道当成免费的停车场,存在安全和治安隐患;另外,外地游客及本地居民均反映,因15.5公里的步道绕城而过,连接着苏州城区很多漂亮的景点,但缺少专门的指引或者讲解,等等。
  谢佐君委员建议,规划部门可以通过选址,分段设立具有苏州园林风貌特色的便民凉亭;结合便民休闲凉亭建设,设立触摸式电子显示屏或者无线WIFI自助导游系统,同时设置饮用水的直饮点、手机充电站、紧急电话以及救生设施,为健步者及游人提供方便和安全救助保障;在居民区周边设置停车场,清理占用步道的违停车辆及设施,通过公安及城管巡查,将违停车辆及时拖移并依法重罚。同时在步道入口处设置警示牌、石桩、石球等设施,防止车辆违规进入。

  不让有文物价值的
  古村荒废

  民进苏州市委先后调研了苏州大市范围内七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发现我市各县、镇属辖的古村落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水平是不均衡的。
  位于东山的陆巷村、三山岛村及金庭镇的明月湾村这三座古村落实现了良好的整体保护。东山镇杨湾村和金庭镇东村处于半开发利用状态,这两座村落没有实行圈地售票制,但有些村民自主经营某些个体古宅,也有村民摆摊或提篮售卖土特产,但没有专营的特产店铺。村庄周边也开设了一些农家饭店,但不成气候。村民中的旅游从业人员数量较少。相对于已经开发的村落而言,整体保护较差。与东山镇区紧邻的翁巷及常熟的李市村则处于未开发状态,保护措施欠缺。
  民进苏州市委就此递交提案,建议尽快落实保护私有产权,维持民居本质。完善保护规划,维持利用为主。建设基础设施,营造宜居环境。改进的是公共卫生环境,包括良好的污水处理、垃圾管理设施、道路、停车场、网络通讯、公共活动场所和文化设施,以及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除硬件的建设之外,还要培养村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村民自治的意识。

  用立法保护苏州古城

  2015年5月,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推进大会召开,提出要以古城为中心、以保护整体风貌为出发点,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古城周边的城市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随后出台的《关于加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的意见》堪称力度空前:把古城14.2平方公里确定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明确设立古城保护专门机构,增强了统筹协调功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专门设置2亿元用于古城保护,另外每年安排5000万元资金引导古城内产业转型升级。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划定了绝对保护区、建设保护区、环境协调区,以平江、山塘拙政园、怡园等5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天赐庄等7个历史文化片区,勾连起古城的整体保护。本次人代会,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关于加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并明确提出把制定《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纳入今年的立法计划中。这是苏州在现有的20多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方法规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精心打造的一个“升级版”保护法规,目标是把古城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