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苏州的第一次集体婚礼

苏州日报 20150327 B第02版

■许宗琪

  1935年,当时的民国政府提倡“新生活”,为此,全国各地都组织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以推而广之。
  苏州当然也不例外,“吴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随之成立。1935年9月初,“吴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准备在当年“双十节”时举办“集团结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集体婚礼”,地点定在即将修复完工的玄妙观中山堂。
  也许对市民觉悟估计过高,组织者对参加“集团结婚”的对象还有比较苛刻的要求。如新人对数不得少于十对,还规定了新人的服饰与打扮:新郎蓝袍黑马褂,新娘蓝色旗袍(绸、布不计,唯须国货);男戴软边呢帽,鞋用黑色缎而皮底,女用缎面花鞋;男、女均不得烫发,届时由组织者发给红色胸花缎带。
  大喜之日,竟规定男女新人不得穿红戴绿,在守旧的苏州人看来,如何能够接受?“结婚新人还不可以低于十对之数”,发起人一厢情愿,呼应者寥寥,在“双十节”前仅有三、四对新人报名参加。最后,因为应征人数不够、中山堂建设也没有彻底完工,首次吴县“双十节集团结婚”告吹。
  “新生活运动”是由蒋介石发起的,上有所好,下属者岂敢不搞?“吴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必须做出点成绩来,方可交代过去。无奈何,只得放下身段,新婚人数不限、服饰打扮也可随俗。终于在1935年12月2日,苏州史上第一次集体婚礼在当日上午十点正式举行。
  据上海《妇女月刊》1936年1卷12期刊文《吴县第一届结婚》,大意为:本县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经团婚办事处之努力筹备,始于(1935年12月)二日上午十点,在中山堂大礼堂举行。此举,在苏尚属首创,故各界民众往观者人山人海。在正式典礼时,来宾均凭礼券入礼堂,故秩序井然。礼节庄严肃穆,兹将该日盛况,分志如下。
  前日,天气阴雨,该日突然放晴。唯稍觉寒冷,参加团婚之新人、来宾均感非常顺利。
  婚礼预定上午十点举行,旋因新娘化妆费时,延至十点半,未能遵守时间,引为憾事。中山堂正门首扎有红绿布之匾额,中嵌“集团结婚”四金字。礼堂门首上面,亦扎有同样彩匾额,嵌“礼堂”两金字,气象雄壮。
  集团结婚之三位新郎的导仪由县党部会计汪季平担任,新娘导仪则由县府科员沈佐明担任。继导仪而后有四名手提花篮儿童(系向大儒中心小学商邀而来),男名吴维华、刘宏仁,女名刘佩仁、仲勤。
  年龄皆在八岁上下,天真活泼,来宾莫不称赞。
  十点半将到,司仪祁嘉宏宣布婚礼开始。吴县公安局军乐队即奏乐,两导仪随乐声引领三对新人,分东西两面缓步由休息处出发,徐步向礼堂中行去。新郎穿蓝布袍黑马褂礼服,手捧黑礼帽。新娘穿妃(绯色、大红)色礼服,头戴兜纱,手执鲜花一束,满堂春色,喜气洋洋。全体来宾,起立鼓掌。
  结婚典礼先由证婚人授予结婚证书。当时曾以第三对之证书误与第一对,即经调整。继有乐益女子中学校学生虞淑英、柏心锦、朱复平三人,合唱伴情歌,并由朱复平独唱花前月下歌。唱毕,证婚人致勉词,来宾代表演说,结婚人代表致答词。
  证婚人代表县长吴企云致勉词。略谓今日为本县举行第一届集团结婚佳期。关于集团结婚,就是齐家运动的先声。一个家庭,能够依照新生活做去,其成绩定能良好。所以,集团结婚也是含着新生活的重大意义。要有礼义廉耻四个字,对这四个字,要认识清楚,然后组织成功一个家庭。嗣后要互相谅解、互相理解礼义廉耻。这样,将尤能有圆满的新生活的家庭了。现在的集团结婚,是能提倡实行新生活,破除以前婚礼的一切旧习惯,希望在将来能有很多的人参加。
  来宾演说,由律师薛养素登台致词,略谓今天来参加吴县第一届集团结婚,有必要向诸位讲,(一)恭贺新郎新娘成为贤伉俪,做吴县团婚的领导。(二)团婚是很合法的公开仪式,一切的虚荣靡费都破除了。希望新人结婚后,要互相勉励。并云要守法律,云云。
  继有结婚人代表杨妙香致答词,略云诸位先生,诸位长官,很热心地来提倡集团结婚。这次我们来参加结婚,是非常得荣幸。我们具了十二万分的诚意,向诸位先生谢谢。我们都是劳动者,没有知识的下层人,希望诸位先生能共同提高我们的知识,改革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劳苦的青年男女,努力做一个人,不负此生。新娘代表,语句流利轻快。旋全体赴礼堂门首摄影,互相携手入中山堂东首休息室进茶点。
  苏州第一次集体婚礼,在1935年12月2日完美举行,新人们是在隔天进行过预演的。且新娘代表杨妙香虽然没有文化,鹦鹉学舌,倒也能够这样流利,真不容易。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