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名人墓葬留姑苏

姑苏日报 20150405 B第06版

■邓愚

■邓愚

  姑苏大地湖山佳丽,风物清嘉,享有“人间天堂”之美誉。其西南山峰联绵,蜿蜒起伏,蔚然深秀,自古以来便成为人们最终归宿的理想之地,历代曾有无数名宦达贵归葬于此间。岁月变迁,世事沧桑,如今幸存的许多名人墓葬已经成为吴地文化的有机组织部分,成为人们访古探幽、了解历史、缅怀先贤的去处。
  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作一番巡礼式遥祭,共同缅怀先贤。因版面有限,恕不能一一详尽。

  胥口——伍子胥墓

  伍子胥(前559-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著名军事家、谋略家。名员,字子胥,楚国人。出身贵族,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与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杀。伍子胥忍痛逃离楚国,来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身边的重臣,帮助吴王筑城练兵,发愤图强,并向吴王推荐军事家孙武。此后,伍子胥协同孙武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诸夷,使得吴王显名诸侯,成为春秋霸主。
  吴王夫差即位后,胸无大志,骄逸奢靡,沉缅女色,并养虎成患。伍子胥多次苦苦劝谏。夫差反而听信太宰伯嚭谗言,并赐剑令其自杀。伍子胥自刎后,被抛尸胥江,漂到了胥江出太湖口,当地老百姓见了捞起尸体堆土埋葬,并将地名称为胥口,称他为胥王,还建胥王庙,以示纪念。
  历代对胥王庙都有修葺,“文革”庙里还有一株数百年的古银杏树。2005年,胥口镇政府与伍氏后裔在原址旁规划重建胥王庙,占地近40亩,立有伍子胥像、建有胥王殿、功德殿、涛神殿、荐贤堂、义勇堂、祭坛等建筑。

  小王山——顾雍墓

  顾雍(168-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黄武四年(225年)六月至赤乌六年(243年)十一月,担任丞相长达近十九年,成为东吴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丞相。顾雍温文儒雅,谦和温厚,为人稳重,胸襟宽广,虑事周密,办事认真,至德忠贤,忠心耿耿,为东吴的崛起、三国鼎立局势的形成,作出了很大贡献,是“心膂股肱,社稷之臣”,深得孙权的器重。他虽然出身豪门贵族,但处世低调,清政廉洁,又能严格管好家人,品行道德,有口皆碑。吴景帝曾下诏称赞他是“至德忠贤,辅国以礼”。
  顾雍的墓在苏州城西穹窿山麓的小王山祖茔旁。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初冬,裔孙顾锡周、顾卿云、顾尚耀、顾震云等重修顾雍墓,并立碑纪念。1928年,李根源先生因葬母亲其勘穴时发现了这块碑碣,碑上刻有“汉驰义侯迁吴始祖贵、吴丞相封醴陵侯顾公雍、梁建安令赠侯爵顾烜之墓”。李根源先生当即手绘顾氏三贤墓地图,并亲手书写“吴丞相顾公雍葬此”摩崖石刻。

  上方山——顾野王墓

  顾野王(519-581年),原名体伦,因仰慕汉代冯野王而改名野王,字希冯,吴县(今苏州市)人。梁、陈间官员、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出身吴地名门望族,从小聪明颖异博学宏才,天文地理、耆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梁大同四年(538年),拜太学博士,不久升为中将军、临
  贺王府记室参军。节太建年间,迁国子监博士,
  领大著作,掌国史。后以才学显著,迁黄门侍
  郎。卒后赠秘书监、右卫将军。
  顾野王墓位于苏州石湖南岸下舟村(现在苏州市职业大学校园内),占地约五十平方米,封土存高二米,直径十米。墓东侧有一块重达数十吨的巨石,相传为天上陨石,故俗称“落星坟”。明卢襄《石湖志》载:“墓上有一巨石横卧,楞二丈许。石上古松一株似盖,湖上望见之,即知为野王坟。”北侧有石约二米见方镌刻清嘉庆八年(1803年)著名学者钱大昕书“陈黄门侍郎顾公之墓”字样。墓前原有“顾公神道”牌坊及清乾隆七年(1742年)立《陈黄门侍郎顾公墓》碑、道具光九年(1829年)立《重修顾公墓记》碑,均毁于“文革”。195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改为市级文保单位。2011年重修,新增石像和生平碑刻。

  天平山——范仲淹祖坟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宋朝吴县(今苏州市)人。幼年丧父,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进士,历任苏州知府、陕西经略抚招讨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他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品德高尚,有“北宋第一人”之誉。金朝元遗山称他:“布衣时是名士,在州县做官时是能吏,在边境率兵抗敌是名将,在朝廷当宰相是名臣。”其子范纯仁、范纯礼先后官至宰相。
  据富弼《范文正公墓志铭》载:范仲淹四世祖范隋,官柱国、丽水府丞,遭乱奔二浙,“家于苏之吴县,自尔遂为吴人”。居住在苏城灵芝坊,今普济桥旁、雍熙佛寺之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为吴越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鏐之孙)幕僚,任苏州粮料判官。父亲范墉,“博学善属文”,曾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
  北宋时,朝廷曾将木渎天平山赐给范仲淹,范仲淹便将迁吴始祖、曾祖、祖父、父亲之墓葬到天平山,人称“范坟山”。曾祖、祖父、父亲,因子孙显贵追封太师徐国公、太师唐国公、太师周国公,故民间俗称“三太师坟”、“范坟”。墓前尚存“范氏迁吴始祖、唐朝柱国、丽水府君神道”牌坊。坊下有1995年4月所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坟”石碑。墓旁有祭祀范仲淹的“忠烈庙”。

  灵岩山——韩世忠墓

  韩世忠(1090-1151年),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陕西延安人。出身贫寒,身材魁梧。十八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转战大江南北,“平全闽,夷江西,剪湖湘,歼苗刘,摧兀术,鏖大仪,拓东海,扦扬楚,震淮阳”,为宋朝抗击西夏和金立下赫赫战功,为平定各地叛乱作出了重大贡献,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并称“中兴四将”。他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桧,为岳飞遭陷鸣不平。
  建炎中,韩世忠宅第苏州城南沧浪亭。绍兴初,提兵过吴,将章氏献园改为韩家园。此后,朝廷赐予木渎灵岩禅寺,并改名显亲崇报禅院。韩世忠在灵岩山下修盖道观,赐额“希夷观”。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八月卒于临安,进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十月庚子,敕葬灵岩山西麓。
  韩世忠墓占地约二亩,封土高约三米,为韩世忠与梁红玉等四位夫人的合葬墓。宋孝宗即位(1163年)后,追封为蕲王,谥号忠武,重建陵墓、享堂。墓前立有巨碑,高四米多,宋孝宗书写碑额“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碑文长达1.39万余字,赵雄撰文,周必大书写。碑石旁尚有石龟一只,高近一人,长约丈余。墓于1956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重修,以旧制恢复罗城、修整墓冢、甬道。修葺后的墓广二十五米,深八十五米,石砌甬道拾级而上,望柱、栏板分列东西。墓地遍植松柏,庄严肃穆。

  香山——蒯祥墓

  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明代吴县香山渔帆村(今属太湖度假区)人。出身木匠世家。父亲蒯福,洪武间曾参加南京明宫城营造,“能大营缮,永乐中为木工首”。蒯祥青年时就有“巧木匠”之称。永乐十五年(1417年),征召到北京,参加皇家宫城营建。后接替父亲,担任“营缮所丞”。其技艺高超,“永乐间,召建大内,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蒯)祥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精于尺度计算,能“目量意营,准确无误;指挥操作,悉中规制”;“每宫中有修缮……祥略用尺准度,若不经意:既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指挥群工,有违其教者,辄不称旨”。朝廷为表彰其杰出贡献,特地将他画上《宫城图》。正统年间,受命营建乾清宫、坤宁宫等建筑和重建外朝三大殿工程。史志称“正统中,重作三殿及文武诸司,效劳尤多”。天顺末,裕陵兴建,又任总设计师。景泰七年(1456年),由太仆寺少卿升为工部侍郎。旧时,北京有“蒯侍郎胡同”。
  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蒯祥病逝北京,归葬家乡。上世纪六十年代重修,八十年代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起规划建造蒯祥墓园,占地三万多平方米,新建“蒯侍郎墓”牌坊、享堂,整修神道、墓冢、碑亭。神道两边有翁仲、石马、石羊各一对,花岗石墓冢和罗城,墓前立有“明工部侍郎蒯祥之墓”碑,亭内有明代顺天二年钦赐“奉天诰命”碑。

  相城——沈周墓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明长洲相城(今相城区阳澄湖镇湘城沈周村)人。出生于书画世家,天生聪慧,勤奋好学,于书无所不览,“过目即能默识,凡经传子史百家、山经地志、医方卜筮,至浮屠老子,亦皆涉其要,掇其英华”。终生不仕,潜心艺事。酷爱文艺,诗文书画,无所不通。其诗才情风发,踔厉顿挫,沈郁老苍,明白通俗。时人以为其诗文成就在绘画之上,画名虽盛而不能掩其诗。其绘画师法“元四家”,竭力摹拟,得山樵之力,得大痴之意,得云林之神,得仲圭之韵,博取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一扫前明画坛陈腐之气,成为吴派画坛领袖,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沈周逝世后,葬于相城西笺圩沈氏祖茔。墓占地有五亩多,四周有小河环绕,墓冢封土高约三米,筑有青石罗城。墓前有墓坊遗迹青石柱二根。1928年,后裔沈彥良重建敬山顶板碑亭一座,内有王鏊撰书的《沈隐士石田先生墓志铭》、张宣撰写的《故沈良琛徐氏墓志铭》、文徵明撰沈维时(沈周长子)墓志铭,1921年吴荫培题《明处士沈石田先生墓》、1928年施兆麟撰《沈氏原碑刻亭记》。1956年,沈周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993年、2004年分别重修。

  东山——王鏊墓

  王鏊(1450-1524年),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明代吴县(今吴中区)东山人。自幼聪颖异常,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成化十年(1474年),乡试第一名解元;翌年,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因主考官妒嫉,屈居第三名探花。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侍郎、正德元年(1506年),廷荐入阁,拜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次年加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为人正直,因屡次劝谏无果,辞官归乡。
  王鏊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他是明代八股文的大家,史称“少善制举义,后数典乡试,程文魁一代,取士尚经术,险诡者一切屏去。弘(治)、正(德)间,文体为一变。”所做八股文体制质朴,气象阔大,书理纯密,言辞渊雅整饬,命义正大弘远,破题简洁明了,议论平缓不迫,层层展开,结构紧凑,对偶工整,备受推崇。明清读书人无不奉之为圭臬,家家必备《守溪文稿》。
  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十一日病逝家里。诏工部派官营葬,加赠太傅,谥文恪。其墓葬在东山陆巷梁家山麓,背山面湖,气势雄伟。墓前原有翁仲、石兽、牌坊及碑亭,牌坊镌刻唐伯虎手书“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挽联,碑亭内有嘉靖皇帝御祭碑刻。“文革”中,均遭毁坏。墓现占地约四百平方米,封土存高半米,旁有石羊、翁仲,现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元和——文徵明墓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自号衡山居士等,明代长洲(今苏州市区)人。出生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学文于吴宽,学诗于李应祯,名声日显,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吴门四才子”。科举则屡试不第,五十四岁授翰林院待诏,故世称“文待诏”。其书法博取精华,楷行草篆隶诸体皆佳,尤擅长行书和小楷,人称“明朝第一”。学画于沈周,远学唐、五代,兼有黄公望、王蒙、吴镇、赵孟頫笔法,山水、花卉、人物俱佳,以山水成就最高,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继沈周、唐寅之后,以清名长德主吴中风雅之盟三十余年。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逝世,私谥贞宪先生。墓葬于原苏州陆墓李家浜(今相城区元和街道文陵村),占地约五亩,坐东朝西,封土高二点五米,直径十四米。前面有一呈半月形照池,池边建有高大的两柱青石牌坊。坊下花岗石墓道长约四十米,两旁分列着四尊石兽。墓前石坪居中竖立“明公文徵明之墓”墓碑,墓冢四周有青石罗城。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生物制品保护单位。2007年重新整修。整个墓区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香樟、松柏林中。

  横塘——唐寅墓

  唐寅(1470-1524年),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六如居士,明代吴县吴趋里(今苏州市)人。出身小商人家,自幼聪慧,早年家中连遭不幸,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发奋读书。二十九岁参加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会试,受科场舞弊案牵连而下狱。后谪往浙江为小吏,不耻就官,遂纵酒浇愁,放浪颓唐,傲世不羁。正德九年(1514年),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得以脱身而回。从后万念俱灭,以卖画为生。晚年生活贫困凄苦。唐寅才华横溢,擅长诗文,与祝枝山、文徴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擅书画,画名尤著,与沈周、文徴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唐寅墓在市郊横塘王家村(现为解放西路186号)。明朝崇祯间,文人雷起剑、毛子晋见唐寅墓地荒芜,牛羊践踏,出资整修,“构数盈而祠之”。清朝嘉庆间,吴县知县唐仲冕重修,立“明唐解元之墓”碑,覆以石亭。上世纪五十年代重修,八十年代大修,建成唐寅园,按原貌重立墓、碑、碑亭、石坊,移建六如堂、梦墨堂、闲来草堂等,辟有唐寅纪念陈列室。整个墓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成为参观旅游的好去处。

  吴山——申时行墓

  申时行(1535-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等,明朝长洲县(今苏州市)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状元,历任翰林修撰、礼部与吏部侍郎。万历六年至十九年(1578-1591年),历任东阁、文渊阁、建极殿、中极殿大学士,担任宰相长达十三年。申时行“以柔道御天下”(明·沈德符语),被人誉为“苏州柔性政治家的典型”。他熟谙政术,忍辱负重,温和谦让,委婉调剂,赢得“太平宰相”美誉。而他“未壮而仕,未艾而相,未耆而归。勇退于急流,大隐于嚣市”的传奇经历,更令人佩服、称颂备至。
  申时行墓坐落在苏州石湖吴山东麓周家桥西,占地百余亩封土高丈八。原来墓道两边列有墓表牌坊及石人、石兽,1966年前后相继被毁;墓门正中为神道碑亭和享堂,神道碑亭内有“明太师申文定公神道碑”,享堂内立有“谕祭”丰碑八块。吴中古墓宏大恢皇,完善无缺,此为第一;“置之全国,实罕其匹。”(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2007年,石湖景区管理处对墓整修,增加墓冢设施,并在墓前新立墓碑。此墓为苏州历代陵墓中规模最大又保存较完整的墓葬,1995年重新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渔洋山——董其昌墓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等,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讲官,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卒后,谥号文敏。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法,精绘画。其画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温敦淡荡,设色古朴典雅,成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其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兼有“颜骨赵姿”之美。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以董书为宗法,风靡一时,出现满朝皆学董书盛况。
  董其昌在太湖度假区渔洋山坞,规模较大,原有翁仲、石龟、石狮、石马等设施。民国间,吴荫培暨吴中保墓会曾倡修并立碑,碑上书“明董文敏公墓”,上款“已未冬吴中保墓会立”,下款“后学吴荫培拜书”字样。墓周围是绿叶乔木林,墓前有宽敞花岗石坪台和1986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碑。

  青芝山——徐枋墓

  徐枋(1622-1694年),字昭法,号俟斋,自署秦馀山人,长洲(今苏州市)人。早年好读书,有文名,曾受申用懋奖诩。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清顺治二年(1645年)父亲殉节后,遁迹不出,屡迁避地,杜门绝人。曾参与姐夫吴祖锡等人复明活动。移隐灵岩上沙村,土舍数间,布衣草履,读书其中,终生不入城市。非力不食,卖画自给,虽藜藿为继,莫能强以一钱之馈。康熙间,川湖总督蔡毓荣慕其名,致书寄以药物、厚币,不受亦不答。巡抚汤斌曾屏驺从,两赴山中访问,闭门不纳,终不得见。与昆山朱柏庐、吴县杨无咎合称“吴中三高士”;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并称“海内三遗民”。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病逝,家贫不能葬。戴易鬻字,又得门人潘耒资助,归葬光福青芝山真如坞祖茔。清同治二年(1863年),许鹤巢、汪芑、王有节等于荒丛中搜得墓碣,建筑石亭,并竖牌坊。民国时,吴荫培暨吴中保墓会重立墓碑、亭。墓现占地约二分,墓碑镌刻“明孝廉俟斋徐公之墓”篆文。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潭东——吴梅村墓

  吴梅村(1609-1672年),名伟业,字骏公,号梅村等,太仓人。从小聪颖异质,才思横溢,“为文下笔,顷刻数千言”。与著名文学家张溥“相率为通经博古之学”。崇祯四年(1631年),中会试第一名会元,廷试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纂修官、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以“直声动朝右”。甲申之变,“攀髯无从,号痛欲自缢”,被家人救下。入清后“抗辞再四”,最终由众人交荐及“有司敦逼”下北上,授秘书院侍讲,迁国子监祭酒。吴梅村以善诗著名,尤长七言歌行,人称“梅村体”,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清初“江左三大家”。
  吴梅村以明朝旧臣入仕清朝而遭人唾骂,自己亦悔恨不已。临死时,自叙:“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难,无一境不尝辛苦,实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敛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勿作祠堂,勿乞铭于人。”康熙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672年1月23日)逝世后,家人将其墓安葬在光福潭东梅林丛中。民国时,吴中保墓会重立“诗人吴梅村墓”墓碣。上世纪五十年代,列为省级文保单位。“文革”中,罗城及翁仲、石兽等被毁。1983年,冯其庸两次赴苏寻访。上世纪90年代,原吴县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出资修复,墓现为县(区)级文保单位。

  小王山——李根源墓

  李根源(1879-1965年),字印泉、雪生,号曲石等,云南腾冲人。早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总办。武昌起义后,与蔡锷等成立大汉军政府,任军政总长兼参议院院长,继任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参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和“护法”斗争活动。后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署国务总理。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而退出政坛,隐居苏州。抗日战争爆发,呼吁全民抗日,任云贵监察使、国策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7月在京病逝,骨灰归葬苏州小王山。
  李根源墓位于小王山母亲阙氏夫人墓旁,是与夫人马树兰的合葬墓。墓冢、墓碑、祭台均由花岗石制成,墓碑上刻有“腾冲李公根源、德配马太夫人墓,丙寅重阳立”字样,墓前两侧望柱上刻楚图南先生撰“有为有守切时望,亦武亦文胜匹俦”挽联,柱两旁有夫妇俩人简介。1986年列为县(区)级文保单位。

  甪直——叶圣陶墓

  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绍钧,字秉臣、圣陶,吴县(今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在《小说月报》、《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先后出版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和长篇小说《倪焕之》。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当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馆馆长、民进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1988年2月叶圣陶在京逝世,骨灰安葬于甪直保圣寺西院。墓坐西向东,占地亩余,墓冢后为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叶圣陶先生墓”碑,墓前有“未厌”亭。这里曾是他执教和生活过的地方,墓旁现辟有叶圣陶纪念馆。

  马岗山——英雄冢

  1932年初,日本侵略者继“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三省之后,又妄图侵占我东南沿海地区,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并向国民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一月二十八日,竟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出上海闸北,悍然发起进攻。我守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第五军与日军浴血鏖战。整个战争历时一个多月,至三月一日国民党援兵不至,日寇潜渡浏河,我军腹背受敌,于二日被迫退到昆山。此即举世闻名的淞沪抗战。是役,战死将士万余人。
  退隐苏州的李根源与苏州名士张一麐等得知消息,奋起抗日,披挂上阵,支援前线。战争结束,李根源等将在淞沪抗战中牺牲的王得胜等78名烈士安葬于苏州善人桥马岗山,命名为“英雄冢”。
  英雄冢坐西向东,封土高一点五米,占地约二百平方米,松柏掩映。左右两侧各立一碑,左碑阳刻李根源书写“英雄冢”及碑记,碑阴刻抗日阵亡战士姓名。右碑阳刻张治中将军题书“气作山河”四个大字,阴刻“李印泉先生在苏集前第十九路军及我第五军上海抗日一役殉国将士骸骨,凡七十八具,葬于马岗山之麓,命名为英雄冢。以治中曾忝附其役属题。自维当时制敌无术,书此不觉愧悲交集,泪下如绠矣。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前第五军军长张治中。”1986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