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活”下去“动”起来

苏州日报 20150624 A第07版

■黄亮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地方文化的血脉和基因。
  如何传承、保护、利用好这些历史的“瑰宝”,让它们健康地“活”下去,精彩地“动”起来?
  6月25日晚,由文化部、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歌、山歌展演将在吴江拉开帷幕。透过这台“相中”吴江的国家级演出,我们也清晰看到了吴江近年来在非遗保护中所做的努力。

  不负历史重托,丰厚“家底”如何守护?

  建立保护网络,形成四级名录 保护项目体系和传承人体系吴江,这片古老土地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马家浜文化。除了史前的文化遗址,吴江的先民更以劳动、歌唱、文字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如,莼鲈诗词文化、蚕桑丝绸文化、千年运河文化、太湖吴越文化、望族名人文化、芦墟山歌文化等。
  如何不负历史重托,守护丰厚“家底”?如何让优质非遗更好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吴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志芳认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土壤。非遗承载着数百年的社会形态、风俗习惯及民生状态,只有充分挖掘、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才能留住“乡愁”,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区域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为此,吴江在2007年组建了非遗保护领导小组,并先后成立非遗保护办公室、非遗普查工作组、非遗评审领导小组、非遗专家库和非遗数据库等。随后,吴江又建立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制度,初步构建了非遗保护、传承机制和网络,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名录保护项目体系和传承人体系。
    在第一次全国非遗普查中,吴江共普查摸底了汾湖传统武术、同里赞神歌、横扇念佛偈、桃源山歌等140个项目,涵盖民间信仰、民间文学、传统技艺、风俗节令和曲艺等16个大类,形成普查资料30多万字。同里的烙画、剪纸和闵饼生产技艺,盛泽的壁挂、蛋画和盘龙糕生产技艺,黎里的塌马张和“老虎豆”生产技艺,青云的木梳,平望的薄荷糕生产技艺,震泽的黑豆腐干生产技艺等等,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吴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社科联主席何斌华介绍,截至目前,吴江已公布六批吴江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2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20个;公布五批吴江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2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和省级传承人各1人,市级传承人11人。芦墟山歌在全国歌谣领域中独树一帜,特别是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的问世,打破了长期以来汉民族地区无长歌的定论,堪与壮族的《刘三姐》、彝族的《阿诗玛》相媲美。

  传统民俗淡出现实生活,历史文脉如何挽救?
  “强心剂”配合六大举措,构建完整非遗保护体系

  欣喜的背后,也有隐忧。
  如,山歌手越来越少,宣卷听众越来越老,摇快船比不过摩托艇,许多手工技艺后继乏人,一些民间传说无人讲述,传统民俗正逐渐淡出现实生活。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2009年,《吴江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正式发布。该“办法”不仅明确了非遗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申请和审批、监督与管理等事项,还明确每年用于专项补助的经费达60万元。
  一针“强心剂”让原本虚弱的非遗恢复了活力。吴江区文广新局局长金健康说,吴江又顺势而为,实施包括“我们身边的非遗”采录行动,开展抢救性保护;多元合理利用,推进生产性保护;加大宣传展示力度,促进活态传承保护;依托学校特色教育,促进校园传承保护;推进出版工程,促进非遗记忆保护;启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促进整体性保护等六大举措,全方位强化非遗保护。
  其中,本着保护“从儿童抓起”的理念,吴江把非遗的保护传承和教育培训相结合,通过非遗进校园、出版非遗教材等形式,推进非遗的校园传承保护模式。目前,锡剧、越剧、京剧、木偶昆曲、芦墟山歌、太湖渔歌、同里剪纸、盆烛舞等10个项目在吴江15所学校开班授课,每年培训学生近千名。
  同时,吴江还启动《鲈乡风韵文丛》,围绕吴江非遗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并先后出版了《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吴江蚕桑丝织技艺》和《太湖渔歌》3本书籍;命名了15个吴江区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其中芦墟山歌馆、先蚕祠·吴江丝绸历史陈列馆、桃源苏南酒文化馆3处为苏州市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命名7所学校为吴江区非遗校园传承基地。
  “2014年,随着同里水乡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获准建立,吴江初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非遗保护体系,有效保护了一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江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朱晓红说。

  合理开发利用,非遗如何精彩“动”起来?
  与节庆演出旅游相结合,让中华文明永续发展

  如果说,传承与保护让非遗健康地“活”下去;那么,合理的开发利用则能让非遗精彩地“动”起来。
  5月21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这一天,对盛泽百姓来说,不仅是一个节气。
  “小满,是蚕结茧的时日,据传也是蚕花娘娘嫘祖的生日。”小满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陶国宏说,小满这天,新丝即将上市,丝行转旺在即。盛泽及周边各地蚕神祠纷纷开锣演戏,以庆神诞,预祝丰收。
  “小满戏并不是一个剧种,而是一种民俗,至今已流传了数百年。”陶国宏说,2000年,盛泽镇筹资修复了先蚕祠,恢复了一年一度的小满戏。2009年,小满戏被列入第四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样,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初五举办的汾湖镇庄家圩庙会,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让百姓在愉快的节庆活动中传承了中华文明。
  将非遗与旅游结合,也是妙招。不仅能扩大优秀非遗项目的影响力,更能散发景区的独特魅力。例如,同里的走三桥、阿婆茶、同里宣卷等非遗项目,就与古镇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新推出的大型室内演出《水墨同里——新珍珠塔传奇》,在活态保护、传承非遗项目的同时,更通过现代手法让游客切身感受到了同里浓郁的乡风民俗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盛泽盘龙糕、平望辣油辣酱、松陵松花蛋、苏南花烛、风枵茶、铜罗黄酒、青云木梳、熏青豆茶、震泽黑豆腐干、蚕丝被……这些具有吴江特色的非遗旅游产品,不仅成为宣传吴江文化的载体,更为地方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保护好非遗的核心内涵基础上,通过举办传统节日节庆活动、培育演出市场、探索非遗旅游结合路子、积极开发非遗旅游产品等方式,对一些非遗项目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吴江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非遗部副部长于萍说,在工业化与城市建设大潮中,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道远。如何保护根脉,留住记忆,让中华文明得以永续发展,将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