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传承唤醒千年阊门——《苏州阊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解读

苏州日报 20150828 A第02版

■徐蕴海



  “起于政军、兴于运河、荣于工商、靓于人文”,作为与苏州古城同生之门,阊门见证了苏州2500多年的风雨变迁。明清时期,包括阊门和山塘在内的金阊地区是苏州重要的货物集散和商业中心,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幅画作《盛世滋生图》中,便对清乾隆年间这一地区的繁盛场景作了直观的描绘。此后,随着运河水运功能的变迁,以及苏州商业中心的转移,阊门历史文化街区逐步转变为以居住为主的街区,不过,西中市至今仍然较好地保存着民国时期的商业建筑风貌。
  如今,通过街巷空间的保护与优化、文化的复活与展示、功能及产业的调整与提升,千年阊门能否从历史长河中被“唤醒”,鲜活地展现苏州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昨天举行的论证会上,《苏州阊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关于历史文化活化传承的思路和措施,受到了与会专家一致赞誉。

  空间保护

  街巷河道保持历史格局建筑本体分类保护

  按照新一轮《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的要求,苏州将构建历史城区“两环、三线、九片、多点”的保护结构。阊门历史文化街区属于“九片”中的阊桃片,凸显“千年阊门”是规划确定的首要保护目标,不仅要保护阊门城楼、城墙及遗址,还要整治界面风貌与视廊景观,提靓城门周边整体环境等。
  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是街区保护的重点。《规划》明确,在整体格局上,要保护好城墙与外城河的空间关系、“七横四直”的街巷格局及“两横四直”的水网格局。其中,街区保护范围内原则上不再新增街巷,重点保护尚义桥东街、阊门横街等历史巷弄的格局及空间尺度;以桃花河及中市河,环城河、内城河、沧桥浜及第一直河构成的“两横四直”水网中,将局部增加滨水开敞空间,提升水巷景观风貌,体现“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特色景观。
  对街区内的建筑本体,《规划》明确将实行分类保护。
  居住类建筑中,盛宣怀故居等15处典型传统民居,志仁里、始平里等17处西式住宅,均将依据法规条例逐栋、原样保护修缮,并对内部院落和外部环境进行整治,改善街区整体风貌。位于内城河西侧等处的普通传统民居,主要整治内部院落及外部环境。
  部分民居和西式住宅将调整户型,完善内部现代化设施,提升居住品质。
  商业建筑是阊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大特色,主要包括雷允上诵芬堂药铺,老大房、采芝斋、五福楼、陆稿荐旧址以及民国时期店面等,均将逐栋、原样保护修缮,突出西中市商业街的民国时期风貌,今后还将引导老字号恢复与进入。同时,武安会馆、元宁公所等会馆公所,艺圃、五峰园等古典园林,泰伯庙等宗教建筑,以及民国时期、清代、清末民初的学堂书院和中国银行旧址、织造局旧址等重要机构,也将在在保护修缮中体现原汁原味,并增设信息牌,介绍其历史功能。

  文化复活

  年代文化按系列呈现每150米设1个展示点

  如果说建筑风貌、街巷格局是载体,那么文化生态则是历史街区的灵魂所在,也是保护的一大重要内容。作为“姑苏之窗”,阊门街区将对苏州历史文化进行全面展示。
  为了体现苏州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一脉相承,《规划》提出了“文化系列复活”的思路。即在传承与弘扬街区现有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按政军、城建、产业、典故等文化系列,合理复活苏州各年代的代表性文化。
  春秋时期重点关注苏州城始建和吴楚争霸的历史;隋唐时期以大运河贯通对苏州城建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主;明清时期展现经济产业的兴盛。同时,唐代至清代的书画、文学等艺术的繁荣,对苏州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官吏事迹等也将得到集中呈现。
  “全面性”是阊门街区文化保护的亮点之一。根据《规划》,政军、城建、廉吏良吏等苏州传统文化中磅礴阳刚的品质内涵也将得到展示,从而拓展公众对苏州传统文化的认知。
  为加强文化的“可读性”,《规划》提出,采取灵活多样的展示方式,主要有博物馆、展示馆、雕塑小品、景墙、立碑等。在室外展示点的设置上,外城河、西中市、阊门西街沿线为主要的展示线路,室外展示点密度约1处/150米。

  产业传承

  双环三线布局特色业态临水民宿现枕河风貌

  产业活化传承,是《规划》提出的保护阊门街区的又一重要路径,换言之,通过构建多条产业特色街巷,再现自明代以来阊门街区的盛世风貌。
  具体来看,《规划》确立了“双环”、“三线”的产业空间布局。“双环”中,“陆环”为传统手工业展示环,即以玉雕、灯彩、织造博物馆和传统手工业园为重要节点,引导专诸巷、天库前、周王庙弄、宝林寺前、大马堂等传统街巷沿线开设手工业创意店铺;“水环”为水巷风貌展示环,组织内城河、桃花河、仓桥浜、中市河水巷游线环。
  “三线”即北码头——南新路休闲商业线、阊门西街——吴趋坊市井商业线,以及西中市老字号商业线。休闲商业一线中,北码头、南新路以餐饮、酒吧等业态为主,阊门西街以茶室、书吧、文化创意小店等业态为主,两者动静互补。市井商业线的布局中,引导发展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市井商业,既方便居民,也原汁原味地保护与展示苏州传统市井氛围。苏州传统老字号将向西中市沿线集中,形成具有民国时期风貌特色的商业街。
  在旅游休闲产业方面,除了博物馆、展示馆、古典园林外,特色酒店、家居旅馆将是一大亮点。规划要求,引导格局保存较为完整、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转变使用功能,作为特色酒店,同时鼓励街区居民开设小型家居旅馆,重点引导仓桥浜、中市河、桃花河等处沿线民居开设临水民宿,展现“枕河人家”特色。而专诸巷、天库前、周王庙弄、宝林寺前等沿线的传统民居将多元化利用,开设书吧、茶吧、手工业创意店铺等小型旅游休闲商业。
  规划预测,通过特色产业的引入与培育,阊门街区的就业岗位总量将达约7000个,较现状增加约3400个。其中,新增就业岗位约4100个,同时减少普通零售商业等现状就业岗位约700个。

  三大文化这里集聚

  自伍子胥筑城至今,阊门一带历经春秋战国、历朝更替、明清鼎盛、民国衰退、新时期复兴5个人文阶段,街区空间格局与风貌不断变迁,逐渐形成了政军文化、运河文化和商市文化,《苏州阊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对此进行了梳理。
  阊门街区的政军文化源远流长,街区内的历史文化遗存与苏州政军历史密切相关,例如:阊门内下塘的泰伯庙奉祀吴国始祖泰伯;阊门是阖闾大城始建时的八城门之一,因孙武、伍子胥率吴军由此门出城远征楚国,曾经又名“破楚门”。
  在运河文化中,阊门街区的地位同样不可忽略。隋大业六年(610),京杭大运河贯通后,苏州外城河、上塘河、山塘河、中市河、内城河等河道在阊门附近汇聚,形成了“五龙汇阊”的水运格局,阊门地区成为水运枢纽。至清代,外城河两岸码头林立、商市繁华,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北码头、南码头、太子码头、盛泽码头、丹阳码头、万人码头等“六码头”,被誉为“天下第一码头”。
  商市文化则是阊门街区的又一特色。因紧靠大运河,商品运输方便,商贸业逐步发展,至明清时期尤为兴盛,阊门地区成为苏州乃至江南地区的贸易中心和重要货物集散地。清光绪年间,苏州钱庄逐渐迁至阊门内西中市一带,民国时期开设的银行也大多集中于此,阊门地区成为清末民初苏州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苏州现代金融业的发源地。 (徐蕴海)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