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打造现代化水乡园林型生态城市

苏州日报 20040704 一卷23页

■金根

[新闻事实]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空前繁荣的物质文明,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加拿大的城市,纷纷开展了建设生态市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第五届国际生态市大会在深圳召开, 《深圳宣言》诞生,将生态市建设推向了一个高潮。

    1998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一些城市如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一些省如江苏、浙江、山东等相继提出了创建生态市、生态省的目标。   

    苏州,既深具历史文化底蕴又洋溢现代活力,苏州的迅速崛起、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国际的目光。那么,在当前和今后,苏州如何顺应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潮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如何进一步在世界城市之林彰显“园中城、城中园”的东方水城城市魅力……面对这一系列“何去何从”的历史性课题,苏州已经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今年5月, 《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通过了专家论证,其中明确提出了苏州城市发展的新坐标:现代水乡园林型生态城市。接着,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在对苏州生态市建设状况调研后,令人振奋地指出,苏州应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力度,全面推进苏州特色生态市建设,为全国的生态市创建工作当好先行、作出示范!转向集约化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

    突破瓶颈的历史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了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乡镇工业经济的两次历史性机遇,经济迅速得到发展。2002年,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评选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2003年位列全国大中城市GDP排行榜第5。在此过程中,苏州的城市环境综合整冶、环境基础建议卓有成效,相继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7个国际花园城市之一。

    然而,毋庸置疑也无法回避,苏州人口密集、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容量有限,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对粗放型发展模式还有很大惯性,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辉煌与问题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苏州长期快速发展积累了一些生态与环境问题,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瓶颈”日益凸现。何去何从,苏州必须作出历史性抉择。  -

    创建生态城市,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必然成为苏州落实可持续发展的不二之选。实施企业搬迁 建设生态示范区

    上下联动的探索实践

    创建生态城市,苏州不仅拥有了较强的文化、经济、物质基础,而且已经层层推进进行了诸多有效的实践与探索,是水到渠成的必由之路。

    2001年,苏州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第六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全市上下掀起了打造“生态苏州”的热潮。在全面对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苏州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苏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苏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先后出台或付诸实施,各地相应落实了地方的建设规划和实施细则。截至2003年底,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吴中区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相继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验收,吴江市、太仓市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通过省环保厅的调研,为今年底苏州全市达到国家环保总局验收标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继2002年常熟市海虞镇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首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后,2003年,常熟市大义镇、昆山市周庄镇、吴中区角直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已经国家环保总局公示,张家港市塘桥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已通过省环保厅的调研。

    在此基础上,常熟、张家港、昆山等市已先期完成了生态市的规划编制和审批。不久前, (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也通过了专家论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已初见成效。截至2003年底,苏州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保护工作得到加强,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9.95%。苏州现有吴中区光福自然保护区、东山湖羊资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面积为63.61平方公里;现有木渎、石湖、虞山、同里、寒山寺、虎丘等19个风景名胜区,面积为824.89平方公里;现有市区横山森林公园、昆山市淀山湖森林公园和吴江市肖甸湖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总面积为5.54平方公里。2003年新建成吴江市铜罗市级森林公园,面积为10.5平方公里。

    苏州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已经或正在大力推进一大批从根本上切实改善苏州生态环境的生态示范工程,主要包括:“东城西园”工程、市区工业结构布局调整工程、清洁生产审核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生态农业工程、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工程、秸秆综合利用与农村能源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农村绿化工程、阳澄湖湿地保护工程、市区集中供水工程、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污水管网完善及污水支管到户工程、市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城区河道水面保洁工程、农村河道保洁工程、地下水禁采工程、西塘河引水工程、船舶交通污染防治工程、航道整治工程、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技改工程、福星粪便处理厂工程、生态垃圾管理项目工程、市区公厕新改建工程、天然气高压管网工程、农村改水工程、农村改厕工程、卫生镇村创建工程、农村“三清”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工程、土地整理复垦工程、矿山整治复绿工程、循环经济试点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淘汰燃煤小锅炉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绿色学校创建工程、市区绿化建设工程、生态旅游建设工程、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等等。

    仅以其中的“市区工业洁构布局调整工程”为例,2003年初市委、市政府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高度着眼,充分结合苏州占城保护等实际,作出了市区工业“退城进区”的战略决策。在3至5年内,以古城区为主体的中心城区中所有的近300家工业企业,1/3有内在发展需求的企业,搬迁到专业工业区中大展拳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1/3以传统工艺为主的企业,改造成都市型工业;:1/3失去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实施关闭。尽管此举尚在进行之中,但“多赢”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水泥、印染等众多污染企业被关闭或搬迁,使古城保护获得了空间、变成了现实;化工、机械等企业走出小街小巷,进入专业工业区获得了发展必需的环境容量,加上工艺、装备、管理的全面提升,企业约规模和效益普遍成倍翻番;市区居民的生舌、工作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污染零排放 垃圾无害化

    层层推进的循环经济

    2002年8月,苏州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苏州市创建生态示范区暨发展循环经济试点”领导小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被纳入《苏州生态市建设纲要》,成为苏州生态市建设的重要载体。随后,循环经济成为各地促进发展的关键着子,张家港、常熟、昆山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相继通过评审;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通过评审;太仓市和吴江市的规划也正在编制。

    同时,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实践,在苏州全市的企业中、区域里、社会上层层得到推进。在企业层面上,以清洁生产为基础,出现了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如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废水、能源梯级利用和循环使用的体系,常熟市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公司建立了大豆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循环系统,金华盛纸业(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建立了从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和回收利用全过程优化系统,等等;在区域层面上,以生态工业理论为基础,出现了生态工业园建设,如苏州高新区采取促进企业污染零排放、建立物质闭路循环、重新利用废物资源、有效降低消耗性污染、产品和服务的非物质化、工业园区的生态化管理等六个方面措施,力争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型社会,等等;在社会层面上,以绿色社区为抓手,探索循环型城市建设,在社区推广节能节水机制,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积极开展”绿色学校”、 “绿色宾馆”、 “绿色商场”、 “绿色社区”等系列活动,等等。

    相关链接:

    生态市建设指标

    我国对于生态市的定义: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市级行政区域。生态市是地市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最终目标。

    生态市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市的基本条件: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全市80%以上的县达到生态县建设指标,中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并获命名;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或流域)内其它市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

    生态市的建设指标:生态市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共28项。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