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研究:世界瞩目苏州

苏州日报 20041007 二卷10页

■吴晓红 、孙宁华

本报讯(吴晓红 孙宁华)日前,第五届中国国际丝绸会议在苏州大学召开。第一天会议就传出三大信息:蚕丝研究重地在苏州,中国仍是丝绸大国,家蚕基因组有了框架。

    蚕丝业研究重地在苏州 

    中国国际丝绸会议是国际丝绸学术界定期的最高论坛 

    日本丝绸学会会长胜野盛夫先生已连续参加了5届中国国际丝绸会议。胜野盛夫认为,中国,特别是苏州在世界蚕丝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在蚕丝研究方面一直有新成果,特别是苏州大学,从种桑、养蚕、生丝、织造直到成品,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学科链,而且有相当多的专家为继承和发展蚕丝业,扑在这一学科链上。其他国家的研究也很深,但往往只是在某一环节上,而且其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蚕丝业,而只是把蚕作为研究对象,获取一些生命科学方面的信息。因此,目前世界蚕丝业的发展重地在中国,而中国蚕丝业的研究重地则在苏州,在苏州大学。 

    中国是世界丝绸生产大国 

    记者从会上获悉,世界丝绸产量近年不断增长,生产和消费格局出现变化。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丝绸生产国,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樊迅,在分析我国茧丝绸行业运行情况时指出,中国生丝和坯绸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真丝印染绸、丝绸服装和丝针织产品的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茧丝和绸缎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生产和价格走势。随着国际丝绸贸易和消费格局的变化,中国开始肩负起推动世界丝绸业发展的重任。 

    樊迅同时指出,中国茧丝绸行业目前也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包括印度对中国生丝出口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周边国家的竞争以及由于丝绸产品本身的缺点受到的其他纤维产品的冲击。

    首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完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向仲怀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 

    据他介绍,为应对丝绸产业结构变化,进一步利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和拓展传统的蚕丝业,2003年,中国开始全面实施家蚕基因组计划,苏州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中科院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参与了此项计划。目前已完成了第一张覆盖6倍家蚕全基因组的550个反应测序构成、覆盖95%区域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获得了16948个完整基因、7285个基因片断,并发现了6000个家蚕的新基因,推断出家蚕约有2万个基因;获取了家蚕性别调控、激素调节、发育变态、免疫防御及丝蛋白合成等相关的大量功能基因,开启了家蚕功能基因研究的新阶段。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