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工程构建文化强市──《“文化苏州”行动计划》解谈

苏州日报 20040703 一卷22页

■倪晓英、高琪

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化苏州”,是我市今年文化工作的明确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昨天召开的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出台《“文化苏州”行动计划》,提出推进我市文化建设的八项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快文化设施建设 

    目的: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

    任务:抓紧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确保2005年底顺利竣工。兴建吴门书画馆(琴棋书画馆)、桃花坞木刻年画馆,扩建民俗博物馆,精心规划形成与新馆联动的民间博物馆群落和配套服务区。2004年6月建成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并正式挂牌开馆;启动中国昆曲博物馆二期工程、苏州群众艺术馆新馆、现代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国际会展博览中心(一期)年内投人使用,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由设计阶段进入奠基施工阶段,确保2007年底前竣工。加快市和县级市、区图书馆、少年宫、文化馆(站)等公益性设施建设步伐。

    解读:2001年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以来,我市文化设施建设已经加快了步伐,为打造“文化苏州”奠定了基础。由建筑大师贝聿铭担纲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隆重举行奠基仪式,工程进展顺利。在移建的张氏义庄和亲仁堂两处控保建筑兴建的吴门书画馆正在抓紧施工。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城乡文化(文广)站总面积比“九五”初期增长122%。各市(县)区涌现出一大批特色文化乡镇村、特色文化艺术馆。

    2.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化进程

    目的:进一步提升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使之成为苏州经济尤其是苏州服务行业新的增长点。

    任务:精心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两个“水文化长廊”,一是打造环古城河并串联5个历史文化街区,以保护古城风貌和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的“文化水廊”;二是打造工业园区金鸡湖畔以现代文化为标志的“文化水廊”。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着力构筑五大产业基地。加快打造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以企业集团为支柱,各类中小企业互补的文化产业格局,走集约化规模经营道路。

    解读:发展文化产业对增强苏州综合竞争力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化产业不仅正在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而且将成为对外对内开放的一个崭新领域。苏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加以挖掘整合,构筑咸既有丰富文化内涵又有良好效益的文化区域,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效应,将是“十五”后两年和“十一五”期间的目标。

    3.认真开展古城、古镇“申遗”和文物保护

    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让文化遗产留存后世。

    任务:以第28届世遗会在苏州召开为契机,深入开展古城、古镇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完善古城、古镇保护的立法工作。加强古城、古镇和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探索文物古建筑国家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的路子。切实加强各项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太湖及其流域的保护。  解读:加强古城古镇古建筑保护,具体内容包括:3牟内完成古城区工业企业的搬迁;加大对古典、园林保护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按照“中遗”要求,落实对周庄、同里等古镇的保护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维修整治一批重点文物古建筑项目,力争到2005年全市文物完好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85%以上;抓紧对濒危的古建筑、古村落的抢救性保护,继续对古城区内的200处控制保护古建筑进行分批抢修。

    继我市相继颁布和实施了《苏州市古建筑保扩条例》、《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办法》等三个法规性文件之后,市政府去年出台了《苏州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试行)》,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古城古建保护正纳入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  

    4,继续加大对昆曲遗产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力度

    目的:保护和继承“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成果,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任务:制定保护昆曲的地方性法规,实施《苏州市保护、继承、弘扬昆曲遗产工作十年规划纲要》,加大依法保护的力度,使我市成为全国首个对非物质遗产进行立法保护的城市;加快昆曲演出基地建设;巩固昆山周庄基地型的文旅联姻、项目合作,形成互惠双赢的长久合作机制;培养新一代昆曲传人。以苏州市被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为契机,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原则,坚持立法保护与政策保障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决策系统与咨询系统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相结合,全面推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

    解读:《文化苏州”行动计划》提出了从组织、立法到资金运作、人才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建立苏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普查苏州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制定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编制本地区的保护名录;加大依法保护力度。对口述、表演艺术和民间手艺绝技要有“活保护”措施,使之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积极开展苏州刺绣、桃花坞木刻年画、宋锦、缂丝申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工作等等。

    5.努力发展以精晶为龙头的文化艺术

    目的:打造高品位的“文化苏州”矢口名品牌,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任务: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强化苏州地域文化特色,建立文学、戏曲、民间艺术创作基地、美术创作基地和昆曲传承基地。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推出一批各文艺门类的优秀作品,保持苏州文艺创作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大力扶持代表地方艺术特色的高水准的专业文艺院团和项目,从2004年至2010年,舞台艺术(含深力口工和传承优秀传统保留剧目)生产40台左右,评弹、器乐、舞蹈、小品、声乐等节目300个左右。

    解读:近年来我市主要文艺门类都涌现了一批精品力作。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产生了如舞剧《干将与莫邪》、《这方水土》大型文艺晚会等具有吴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昆剧艺术节、第二后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吴文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今后要进一步抓精品,繁荣文学创作,并让这些作品走向群众、走向市场,实现两个效益的最大化。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吴文化研究,拓展对外文化交流,使苏州以鲜明独特的形象跻身世界知名城市之列。

    6,切实加强基层公益性文化阵地建设

    目的: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让未成年入健康成长。

    任务:加强未成年人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繁荣群众文化。加强“民间艺术之乡”和特色文化镇村建设。推进以苏州图书馆为龙头,各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站)联动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使之成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核心平台。

    解读:在整治网吧、规范文化市场的同时,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还需要加强公益性文化阵地建设。繁荣群众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并将特色文化建设延伸到社区、学校、企业中去,形成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

    7,积极实施广电网络化数字化工程

    目的:拓宽信息渠道,方便信息交流。

    任务:加快广播电视业网络化进程,至2007年完成各播出机构系统内部的网络化建设,建成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采集、编辑、制作、存储、播控于一体的网络系统。全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把有线电视数字化与推进电子政务、推进网络整合结合起来,为我市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转移作好准备。

    解读:我市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全市5县(市)全部进入首批江苏省有线电视示范县(市)的行列,提前两年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五’期间城区入户率达到95%、农村入户率达到85%”的目标。大力推进广电网络整合,在继续做好市区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推广工作的同时,向五市(县)拓展,使我市数字电视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8.加快构筑高层次的文化人才高地

    目的: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创造更多的精品力作。

    任务: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有才华的、涵盖文艺创作、艺术表演、文化经营管理、科学技术、文博专技、广播影视和法律法规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建立社会化的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体系,探索行业协会管理文化艺术人才的途径。

    解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丈化人才是文化强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备条件。在积极鼓励本地文化人才施展才华的同时,将采取更灵活的流动办法,建立更便捷的通道,如采取项目合作、外聘等方式吸引文化艺术人加盟创业。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