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橘:名扬天下始于唐朝

姑苏晚报 20161127 B第03版

■竺清

  陆绩为何会冒险私藏袁家的橘子?

  二十四孝有一孝是陆绩怀橘。说的是汉末时陆绩去九江拜见袁术,袁术以橘子款待他。陆绩藏了三枚入怀,在拜别袁术时,橘子从袖里滚落地上。袁术逗弄这孩子说,陆郎来做客,怎么还往怀里藏橘子呢?陆绩跪答,橘子甜美,带回去给母亲吃。其孝心令袁术大为称奇。陆绩出身吴郡望族陆氏,年迈的父亲陆康出任庐江太守,六岁的陆绩像大人般去拜会对父亲地盘虎视眈眈的地方军阀袁术。袁术对陆绩的父亲不怀好意,平素养尊处优、教养良好的陆绩为何会冒险私藏袁家的橘子呢?是因为从未在家乡吴地尝到如此甘美的橘子想让母亲也尝尝?还是因为母亲病中怀念家乡的橘子所以不得已为之?这成了难解之谜。
  当时的吴郡(今苏州一带),是否像如今一样盛产橘子,史书没有明确答案。《山海经》传说洞庭之山多生橘柚,但据上下文推测此山似应在今湖南。《尚书·禹贡》称大禹治水时,扬州地区进贡橘柚。当时扬州范围很大,涵盖今日苏州,但无确凿证据证明苏州就是橘柚产地。《列子·汤问》提及商汤时吴楚之国有“碧木而冬生,实丹而味酸”的柚。吴楚之国所指很宽泛,不能确指产地。

  陆龟蒙盛赞洞庭橘珍贵过于“三十子”

  对苏州洞庭橘的明确记载较早见于唐高祖时期编纂的《艺文类聚》,仅一句“洞庭负霜之橘”,引自南梁时吴均《饼说》。吴均同时代人刘峻赠橘给友人,作《送橘启》,描写此橘果皮较薄,橘络容易从果瓤外表剥离,入口不留渣滓,其味甘美爽口。他还推荐了多样的吃法,建议友人除生食外还“可以芼鲜,可以渍蜜”。芼鲜指把橘作为吃鱼的佐料,如在吃鲙鱼生时配以橘酱或细切的橘皮丝,堪称“金齑玉鲙”。渍蜜指以蜜浸制,类似蜜饯。或单纯闻嗅橘香,“可以熏神”。这种橘子或是当时的洞庭橘。
  洞庭橘真正扬名天下要到唐代。《唐书地理志》载“苏州土贡柑橘”,洞庭橘以贡品名满宫廷,词臣纷纷献作《洞庭献新橘赋》,极力夸耀洞庭橘珍贵难得。可频瑜认为洞庭橘便是《尚书·禹贡》所载橘柚。作者笔下金灿灿、香馥馥、圆溜溜的美味洞庭橘胜过神话中的琪树玉果。皇帝餐桌上的洞庭橘是这样新鲜:固绿蒂而未变,施素锦而犹新。运送速度快到“若夕发于南国,已朝奉于北辰。”运送过程却十分曲折,仲子陵笔下这样记叙:“已去霜蒂,初辞绿茎。然后盛以潇湘之竹,束以江淮之菁。背楚塞以西走,望秦云而北征。”进贡洞庭橘成为当地百姓沉重的负担。贡品垄断宫中,世人自然垂涎。爱好想象的作家康骈编出女侠夜入皇宫,盗取吴中刚进贡洞庭橘的离奇情节。洞庭橘除宰相重臣能从皇帝那得到零星赏赐外,全长安都找不出。女侠飞檐走壁,冒着生命危险盗出宫外的不过一只。宫中专权的宦官却能享用贡果,白居易愤然写诗抨击他们穷奢极欲,无视江南大旱“衢州人食人”惨况。
  曾在苏州做官的诗人韦应物、白居易等笔下都出现过洞庭橘。韦应物的故人,一位姓郑的骑曹病中想吃新鲜洞庭橘,便向他索求,可重阳时节“试摘犹酸亦未黄”,韦应物便写诗劝慰友人,须耐心等候,待到经霜可以采摘后,他会像王羲之那样为友人奉橘三百枚。白居易未到苏州为官前,便早知洞庭橘大名,不但揭露过宦官僭享洞庭橘的行径,还曾在《有木诗》中以冒充洞庭橘树的枳树讥讽伪君子。他到苏后饱览太湖风光,屐痕遍及阳坞、明月湾,亲眼见过洞庭山的壮观橘林,写下“苞霜新橘万株金”、“掩映橘林千点火”等佳句。作为地方官,他要负责向皇帝进奉洞庭橘,也不免以诗笔颂圣表忠心: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登山敢惜驽骀力,望阙难伸蝼蚁情。疏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实表丹诚。此诗引来诸多酬唱。张彤以“拣选封题皆尽力,无人不感近臣心。”周元范以“银章自竭人臣力”恭维白太守勤于王事。
  中唐时洞庭山僧人维谅院阶前不种自生一棵橘树,与他交往的诗人因此诗兴大发。诗僧皎然认为是维谅感化了洞庭仙山的生灵,使其萌生“道性”,不但孤生自长,而且长势喜人,应季变换美景:“细叶繁枝委露新,四时常绿不关春。”“二月三月山初暖,最爱低檐数枝短。白花不用乌衔来,自有风吹手中满。九月十月争破颜,金实离离色殷殷,一夜天晴香满山。”皎然与维谅友情颇深,在别离时赋下“情着春风生橘树,归心不怕洞庭波。”
  崇尚佛道的顾况笔下则充满神异色彩。“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史记》曰“江陵千树橘,与千户侯等”。三国时吴国人李衡在家乡武陵种甘橘千株传给子孙,遗言称为“千头木奴”,将橘树比作树木奴仆。而这棵孤橘远胜千株凡树,不能以世俗价值估量。它“飞花檐卜旃檀香,结实如缀摩尼珠”,是棵满身祥瑞的佛性宝树。诗人眼里“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这美景让他不禁祈愿:待取天公放恩赦,侬家定作湖中客。
  晚唐时,任苏州军事判官的皮日休送洞庭橘给好友陆龟蒙。两人对赠橘互有唱和。皮日休诗曰:“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陆龟蒙多病却仍嗜酒,皮日休将鲜橘送到他枕边或为解酒,殷勤备至。陆龟蒙和道:“珍重更过三十子,不堪分付野人边。”南梁太宝元年,左卫将军王僧辩献橘给梁元帝,一蒂三十子,被视为从古未有的瑞异,陆龟蒙盛赞洞庭橘珍贵过于“三十子”,以感念友情。
  东山启园门前有古迹柳毅井。《吴郡图经续记》说此泉“虽大风桡之不浊,虽旱不耗,此所以为异。”《坚瓠集》则称这口井“云是当年柳毅时所凿,周回橘树参差。月夜常见龙女与毅双双出游。”《吴门表隐》记载柳毅墓在阊门西街五峰园,东有柳毅桥。苏州多处水仙庙均供奉柳毅。这些古迹因唐李朝威《洞庭灵姻传》而生。落第后欲回乡的唐代儒生柳毅,去泾阳与乡人辞行,路上偶遇受夫家虐待的龙女。富有正义感的柳毅去洞庭龙宫传信,龙女告诉他,“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只要用腰带系物敲击树干三下,就有使者带他前往龙宫。《吴郡志》有言:柳毅井在洞庭东山道侧。按小说载毅传书事,或以谓是岳之洞庭湖。以其说有橘社,故议者又以为即此洞庭山尔。传奇里对橘树的描写,使有些读者联想到著名的洞庭橘,因而对洞庭龙宫所在地发生争议,以致洞庭湖、太湖周围地区都有柳毅相关古迹。

  金柑因宋仁宗宠妃青睐而身价百倍

  宋时洞庭山一带依然是著名产橘区并辐射周边。《尔雅翼》介绍“橘生于江南,素华丹实,皮既馨香,又有善味,尤生于洞庭之包山……今洞庭之包山岁贡谓之洞庭甘(柑)。”一代代辛勤智慧的果农引进外来优秀种苗选育,与本地柑橘嫁接杂交,进行品种改良、扩大种类,培养出诸多名品,最有代表性的是绿橘、真柑、金柑。
  绿橘“惟洞庭香清味美,非他处可及”。皮可做陈皮,十分珍贵。真柑“出洞庭东西山,柑虽桔类,而其品特高,芳香超胜,为天下第一。”“安定郡王(孟忠厚)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色香味三绝”,苏轼由此创作《洞庭春色赋》。洞庭柑酿制的美酒令东坡梦里神游洞庭,“鼓包山之桂楫,扣林屋之琼关”,举杯与范蠡、夫差、西施相会。南宋时陆游等人相继化用苏轼《洞庭春色赋》仕途失意仍自我宽解之旨,以《沁园春》格式填作《洞庭春色》,令词史多一道风景线。苏轼又作诗《洞庭春色》,开头两句“二年洞庭秋,香雾长噀手。”描写剖洞庭柑。剖开时香气沾手正是真柑的特征,这点令苏轼印象深刻,多次写入诗词,甚至以“吴姬三日手犹香”形容之。他又以“玉色疑非酒”、“瓶开香浮座”等句描述柑酒色香味皆美。金柑香清味美,肌理细莹,圆如金弹丸,因宋仁宗宠妃张氏青睐而在京师身价百倍。
  洞庭橘的种植盛况吸引产区附近众多诗人学者关注。北宋陈舜俞作《山中咏橘长咏》,洋洋大观,涉及洞庭山柑橘栽种、采摘、销售等方方面面。南宋韩彦直撰《橘录》,是第一部柑橘专著,介绍柑橘品种、分类、特性及栽种技术,言及洞庭柑被温州永嘉引进栽种。南宋叶梦得“居山十年,凡三种(橘树)而三槁死”,认为橘极难种。而以种橘为生的洞庭人,掌握许多专业栽培技术,他们细筛种植土壤,使不混入砖瓦碎片。种田一年不过一二次中耕,种橘终年需照管,连细草也须拔除。栽种位置选在温暖的南坡,使橘树都能受到阳光照射。《文昌杂录》载“洞庭四面皆水也,水气上腾,尤能辟霜。”洞庭湖水在秋冬有热源效应。但农人仍通过实践钻研出保温技术,“每岁大寒,则于上风焚粪壤以温之”,进一步防止柑橘冻害。古人精益求精的种植管理极值得今人学习。精耕细作得到的收获则是“比田一亩利数倍”。果价虽然不菲,但有时辛苦还不一定能确保种橘人生活富足。洞庭柑每对可值两千文,官府收购却用低价,民极苦之。南宋时直学士洪遵进献洞庭柑,为免增加人民负担,高宗拒不接受。
  明初洞庭地区种橘势头尚好,《震泽编》言及当地“皆以橘柚为产,多或至千树”,收益可观,“凡栽橘一树者值千钱,或二三千,甚者至万钱。”但15世纪起全球气候变冷进入小冰期,连年大雪令洞庭柑橘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其后二百年间有十多次冰灾,而唐宋元时仅偶有洞庭柑橘冻死的记载。《震泽编》记载:“弘治十四年至十六年连年大雪,山之橘尽毙。”王鏊作《橘荒叹》描述了这场橘灾。“其树尽槁,民间复种又槁”“,于是山人多不肯复种橘,而衢州、江西之橘盛行于吴下矣”。江西福建等地柑橘代替洞庭橘成为贡品。其时洞庭橘品质也渐衰落,王世懋言:柑橘产于洞庭,然终不如浙温之乳柑、闽漳之朱橘。有种红而大者,云传种自闽,而香味径庭矣。洞庭地区其他果树的种植面积扩大,许多橘园改成桑园。《太湖备考》称:(洞庭橘)自明及今(乾隆年间),屡遭冻毙,补植者少,品亦稍下,所产寥寥矣。宋时闻名的真柑“今此产绝少”。即便如此橘树种植从未断绝。晚明小说家凌濛初创作《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讲述苏州人漂洋过海成为巨富归来的奇遇,甜美的洞庭红橘在海外引发重金抢购。
  今日当地的人们,正为复兴洞庭橘而持续努力。2013年,吴中区正式启动洞庭红橘保护利用工作。2014年,专家们选出朱橘、料红、早红、福橘等不同品种的优良橘树作为洞庭红橘资源保护的母本。洞庭橘的历史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续写昔日辉煌。
  ▲竺清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