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古镇脱胎于“草市”?

姑苏晚报 20160717 B第5版

■王为国

   江南水乡古镇是特指位于江浙沪地区的古镇,它的形成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给江南水乡古镇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江南水乡古镇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并在一定的地域形成完善的以水为中心的网络体系,它具有高度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
  我们知道,古吴淞江的江面很宽阔,从现在吴江的宛坪到瓜泾口这么宽的地方在古代都是太湖水的入江口,这样宽阔的古吴淞江从西向东流到离太湖七十里的地方(即现在苏州澄湖西边的大姚浦附近)分为三江——分别是往东南流入海的古东江、往东北流入海的古娄江和往东流入海的古吴淞江。这三江疏竣了,太湖水患也就治理好了,所以《禹贡》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说法。上面所说的古三江,其实都属于古吴淞江。按这样的概念来看,目前正在申遗的江南水乡古镇确实都是在古吴淞江流域的,其形成、发展确实都是与古吴淞江有关。那么这些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是怎么产生的?笔者对其中的一种产生模式进行了探索,那就是吴淞江流域的草市——市镇——城镇的演变过程。

  雏形——产生于塘浦圩田里的“草市”

  通过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古吴淞江流域的一些零星陆地上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并产生了早期的文明,比如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等。而要到东汉末三国吴时,随着北方移民来到此地,人们开始对古吴淞江流域进行有目的的开发。到了两晋南北朝时,因战乱从北方逃难到江南的人口越来越多,人多地少,于是各朝政府都对吴淞江流域进行了大力的整治和开发,这样的开发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也就在那时逐渐产生了古吴淞江流域的独特的塘浦圩田体系,所谓“圩田”就是通过众多的南北向的纵浦和东西向的横塘围成的一片片的井田。
  虽然“塘浦圩田”属于官田,好多甚至是政府负责经营的“屯田”。但居住、生活、耕种在圩田里的农户有稳定的属于自己的一份收入。这样的农产品收入增多了,有了剩余,加上各种水产的获得,各种经济作物(比如桑、麻、茶、桔、芦苇等,比如水八仙等等)的加工产品,就在农户与农户之间产生了交换,有了交换就形成了“市”,这种“市”不断发展,就从“不固定”到“固定”,“固定”的“市”就是“集市”,“塘浦圩田”里的集市属于“草市”——乡村的定期集市。据史料记载,在东晋时,首都建康(南京)城外就已经出现草市了,这应该是江南地区最早的草市。而到了六朝时期,随着吴淞江流域的大规模开发,这样的草市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
  草市的密度是根据其交通、运输工具船只的行程来定的:古代的船都是橹摇船,农家把产品运到草市销售,一般要赶得上早市或者是午市,并来得及赶回家。所以往往会选择相距较近的某个草市。按照手摇船半天和一天的路程,再根据古吴淞江流域“五、七里一条横塘或纵浦”的格局,草市产生的密度应该是“三到五条横塘、纵浦”就有一个草市。整个吴淞江流域有多少塘浦呢?据北宋水利专家郏亶的统计,总共有265条,可以估算出吴淞江流域的“草市”有多少。按照这样的密度,我们可以想象草市的数量之多,真可谓“星罗棋布”。出现了这么多的草市,政府部门自然要对之加以管理,为了有效地管理草市,六朝时的政府部门还专门设立了“草市尉”这样的官职。
  到了唐朝中期以后,先是“安史之乱”,后是“藩镇割据”,北方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百姓纷纷避难江南,很多人就落脚在吴淞江流域,这又带来了该流域的一次开发高潮,从而也使得那时的吴淞江流域的草市发展更为迅猛,对此,诗人杜牧在《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中就谈到草市,说其“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意思是:草市都是建在水边的,靠水,交通便利,而且往往有富室大户居住在那里。到唐末五代,战乱频繁,江南富户和城市居民,到草市建草屋居住避难的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晚唐诗人陆龟蒙,隐居到吴淞江的一条支流甫里浦边的一个村子里。这使得有些草市更趋繁盛,有的竟发展成为新兴城镇。

  初步形成——小圩泾浜体系里的“镇市”

  到了北宋初年,随着小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吴淞江流域的“大圩塘浦体系”遭到了人为破坏,逐渐演变成小农化的“小圩泾浜体系”。对此,郏亶在《水利书》中总结了10种典型的破坏行为:“其水田之堤防,或因田户行舟及安舟之便,而破其圩。或因人户请射下脚而废其堤。或因官中开淘而减少丈尺。
  或因田主只收租课而不修堤岸。或因租户利于易田而故致淹没……”逐步形成更加小农化的“小圩泾浜体系”。
  离开了大圩的小农有了更多的自由,无论是耕种自己的田地还是租种别人的田地,都比以往有更多的积极性。经常被吴淞江水泛滥淹没的湖田“白涂田”是最最肥沃的,所以其出产也比那些熟田、潮田、沙田更多。于是,一些沙洲、沼泽地、湖泊、河岸、江堤等都被侵占为田,吴淞江流域的农田不断增加。其中小块的圩田更是增加迅速。到了宋代,这样的圩田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稳产高产的良田。
  同时,宋代的农耕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曲辕犁得到了普遍使用,水车更是被广泛地运用,使得农户能对田地实行精耕细作,并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与经验,从而能实行集约经营。因此,吴淞江流域农田的产量既高又稳,范仲淹在《拜参知政事时条陈水利议》中称,东南每岁上供600万石米,苏州“一州之田,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岁,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计出米700余万石”。在范仲淹时的宋代苏州一地一年所出之米竟然已经超过了整个东南一年的总量,吴淞江流域的成功开发显然是主要原因。
  税赋有如此大幅度的增加,小农的自留收入自然水涨船高,农户与农户之间的交易更加频繁,吴淞江流域的草市因此更是兴旺发达,渐渐从“定期市”变成了“经常市”,在这些“经常市”中还出现了“镇市”。“镇市”是比“草市”层次更高的经济中心地。宋朝朝廷还确定“镇市”为县市与“草市”之间的市场建制,并在“镇市”设置监镇官,以禁盗贼烟火,并征税收。也就在这时,一大批“草市”上升为“镇市”。由此可见,“草市”、“镇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乡村向都市化方向转变的产物。这样出现的“镇市”很多,比如甫里、尹山、千灯、南浔等等。其中的千灯“镇市”,据《千灯镇志》记载:宋室南渡(公元1127年)后才成雏形,“有河东街、南大街、源渡泾街、北大街等街道,其中南北大街沿街两边民房檐头相望,河东、西长1.42公里,阔1.5米的碎石路,纵贯其中。”到了明清时,棋盘街商业最为繁盛,系交易中心。每日清晨,小舟云集于千墩浦,街上行人熙熙攘攘,直至中午过后,才逐渐散市。到了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千灯商业已然成为了吴淞江南部的翘楚。

  基本形成——富室大户将“镇市”
  催生为“城镇”

  在唐朝中晚期,草市里的“富室大户”就已经很多了,而到草市里去隐居的富室大户就更多,他们在草市向镇市、甚至是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有两种角色存在形式: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者和房地产开发商;二是管理者。
  先来说说基础设施建设者和房地产开发商。草市越来越兴旺,就会吸引经济实力雄厚的富室大户进入草市,在草市植树造林、铺路架桥,然后是进行一系列房地产的开发,比如建造酒家、饭店、茶馆等等,在沿河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商铺、经商场所和货栈等,所以草市的街是和水相连的,临水而建,因水而筑,草市往往有多条水街、水巷。当然还有供那些专门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非农人口居住、生产的房子,以往的城镇里的坊和市是分开的,而且有严格的管理限制,但在吴淞江流域的草市里的坊和市是混在一起的,有的是前店后坊,有的则楼下是店、楼上是坊,都在一条街上。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极大地提升了草市的硬件设施和对外形象,从而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草市做生意,这样就使得草市的商业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草市的更好发展,也必然吸引更多的富室大户参与进来,从而会带来一拨又一拨的草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从而使得草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在草市居住、生产、经营的非农人口越来越多。当其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草市”就变成了“镇市”,进而“镇市”就变成了“城镇”。按照著名学者樊树志的观点,当一个镇市的“非农人口超过1000户时,就上升为城镇了。”这样的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也就不断扩大,有些大的城镇的非农人口的户数甚至超过10000户,这应该是少有的大镇了。
  再来说说管理者。这样的管理者,有的是政府任命的“草市尉”、“监镇官”,有的是自己花钱买的管理职位,有的是周边四乡五村公推的,这样的管理者一般都是大姓。管理者职位不光是靠有财有势所能胜任的,关键还是要有口碑,或者说是德行,这样才能服众。比如周庄,最初是因为来自湖州的沈氏家族(沈万三之父沈祐)在元朝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来到周庄的东垞地,起初是全家大力垦殖无主圩田,当时还是比较艰苦的,随着耕种圩田的收入的增多和圩田的数量的不断扩大,使得沈氏家族有更多的余产来从事贸易,于是在当时周庄的银子浜西侧南北市街出现了草市。很明显,在周庄草市、镇市和城镇的形成过程中,沈氏家族是起了主导的作用的,对此,清朝的陶煦在其所编纂的《周庄镇志》中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实沈万三父子之功。”所以周庄的市镇的管理者也就顺理成章地是沈氏家族。这样的管理者是服众的。
  同样,如果市镇的管理者德行出了问题,那么就会“殃及池鱼”,以前不管如何兴旺的市镇都会因人而衰,甚至一蹶不振。比如现属昆山的花桥,“里人朱氏创为市,市主监生朱坦以败伦论斩,市寻废”;也有在一姓衰败后将市镇转给他姓的,比如常熟县东北六十里的薛家市,“里人薛忭所创,居民多负贩,后忭犯法,瘐死,而市转属他姓”。
  通过对历史上吴淞江流域草市向城镇演变过程的梳理,笔者发现现在的江南水乡古镇好多都脱胎于古吴淞江流域的草市,这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上古吴淞江与江南水乡古镇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
  ■王为国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