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人靠什么接轨上海?──一个关于长三角城市互利双赢的话题

苏州日报 20050329 二卷117页

■王晓宏、孟海龙、徐允上

“接轨上海”,这是长三角城市发展战略中最诱人的口号。不要说上海周边的许多城市,甚至一些长三角城市圈以外的内地城市近两年也叫响了要接轨上海。 

    太仓就在上海边上,当地人说“零距离”,总结了“四个相”,叫做“人缘相亲,地域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通”,守着上海这个中国经济中心,太仓人一直把高水平接轨上海作为梦寐以求的构想。今年年初,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到太仓调研,更是希望太仓加快发展,迅速崛起,争当接轨上海的排头兵。无疑,这是对太仓在长三角新一轮城市发展获得新优势的新要求。 

    上海人最需要什么? 

    “要接轨上海,首先要弄清楚上海最需要什么?”太仓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启元说。 

    在上海企业家的眼光中,当初跳出弄堂小厂是个突破,如今跳出城市束缚更是上海人雄踞长三角“龙头”的一种新突破。上海汽车地毯总厂与原太仓地毯厂产品结构相似,销售区域等同,业务上已有15年的合作基础,2000年上海汽车地毯总厂跳出城区实施新一轮扩张时,与申达股份一起全资收购了太仓地毯厂,并强强联合组建了申达地毯厂,明确规定汽车内饰件地毯全部由申达地毯厂组织生产。这样的联合,使得原来束缚在上海老城区的企业施展开了拳脚,短短4年产销连续翻番,国内市场占有率从7%提升到40%,企业净资产从1700万元增长到9000万元,地毯生产线从2条扩展到了5条。原太仓地毯厂的180名工人也因为靠上了上海汽车地毯总厂这条大船,生存问题解决了,职工收入增加了,企业上缴的税收2003年达到了1470万元。 

    对上海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吃得新鲜、住得舒畅是最大的愿望。有位刚退休的上海老人,在上海静安区有套7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不算小了,但住在交通拥挤的城市中心,总感觉到有很多的不称心。前天,他与朋友一起,结伴来到太仓浏河镇买房,当场相中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并付了定金。老人算账很精明,他说,上海古城区的房屋售价每平方米高达2.5万元,他一套房子出手能卖170多万,花50万到浏河买套房子,住在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吃得新鲜,估计老夫妻俩还能多活几年,再拿出20万给儿子媳妇买辆汽车,上海到浏河也用不了多少时间,来来往往相当方便,再有100万放在银行里,加上每月的退休金,晚年生活根本不用愁了。浏河镇副镇长钱建初说,抱这种想法的上海人非常多,浏河近期推出的房子60%都是上海人买去的。 

    这两个故事最明确不过地告诉我们,上海人最需要的是发展空间。 

    太仓人能提供什么? 

    太仓市市长浦荣皋在最近召开的太仓市接轨上海工作会议上提出,上海是中国生产要素集聚度最高的城市,谁能为上海如此丰厚的生产力提供发展空间,谁就赢得了接轨的主动权。21世纪的大上海,按照国际大都市的定位,目标锁定在打造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八大中心,打造成为长三角经济圈中的“群龙之首”。这一定位,最需要以经济为纽带的腹地发展空间作支撑。而与上海零距离的太仓,人口少,腹地广,区域和交通优势突出,太仓接轨上海,就是做好提供发展空间这篇文章。 

    太仓能提供什么空间? 

    有优质农产品基地,毛豆上市季节,太仓农民上午采摘的毛豆,农贸市场开车到田间收购,下午出现在上海市场,晚上就上了上海市民的餐桌。韭菜基地、芋艿基地、西瓜基地、养鸡基地,100多辆“绿色产品”直通车,可以把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输送到上海。 

    有与大型骨干企业配套的产业,到太仓璜泾投资办申久化纤的浙江老板周雪方,研发机构放在上海,生产基地办在太仓,首期年产6万吨切片纺、25万吨熔体纺的车间投产后,太仓的化纤加弹链拉长了。上海晟融集团董事长把年培训1.5万人的长三角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办到太仓来,相中的正是太仓港周边如苏州、昆山、嘉定等一处处充满活力的开发腹地。 

    有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配套的组合港和干线港,现在黄浦江两岸产业正在搬迁调整,洋山深水港尚未建成投运,上海港大量的石油、煤炭、矿石要中转,每年至少还有200万只集装箱标箱的溢出量,太仓港只要与上海港无缝对接,加快码头建设,加大揽货力度,增开航线航班,其港口优势更是不可低估。 

    太仓人都清楚,上海可以没有太仓,但太仓不能没有上海,要把太仓接轨上海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势,必须提升发展水平,在理念上确立接轨上海就是接轨世界经济,就是接轨世界水平,按照国际化标准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加快接轨速度,打好时间差,赢得全方位接轨的主动权。必须加大接轨力度,把接轨上海作为中长期发展战略来考虑、来细化,把沿沪地区183平方公里规划好,让上海人到太仓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围绕这一思路,太仓适时推出了接轨上海的“双十工程”,十大重点项目分别是港区物流园、新区二期、新区中央商务区、南郊新城、陆渡休闲度假基地、郑和公园、大学校区、城区改造、现代农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其中仅一个港区物流园,今明两年确定的项目就有投资64.44亿兴建的10个以上万吨级泊位和投资11亿建设的5个物流企业。十项工作任务是项目、理念、规划、人才、科技、城市交通、港口、产业、环境和政策,其中产业的定位就是,一产建设2.5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打造上海农副产品的“后方基地”和“供给保障库”;二产承接上海传统产业转移,接受和吸收来自上海的高科技项目,打造上海产业的“延伸链”;三产构筑沿沪生产型、服务型板块,打响郑和品牌,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上海旅游的特色线路。 

    大树底下如何种好“碧螺春”? 

    太仓市委书记程惠明对上海与太仓的关系有个准确定位:大树底下种“碧螺春”。 

    程惠明说,太仓接轨上海,目的是为了太仓发展,同时也是为中国沿海经济、长三角经济发展作贡献,探索出一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上海与太仓,不是简单的老大、老二关系,而是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的关系,互相依存、互利双赢的关系。 

    太仓接轨上海,要更多的导入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淡化行政区划的意识,从城市群、产业带、经济区等角度对太仓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高起点规划。 

    太仓要接轨好大上海,更要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曾经有这样两个历史故事,说明了太仓接轨上海中,冲破思想束缚有多么重要。 

    故事一:冲破“以粮为纲”禁区,上海市民饱口福,太仓农民口袋鼓。 

    马阿婆家住城厢镇南郊,今年80多岁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是以粮为纲的日子,她就开始在自留地上种蔬菜,偷偷卖给上海人。最后连上海企业的食堂也争着预付定金要菜。看到马阿婆种菜有零花钱赚,村上人纷纷仿效,就这样,一个又一个专为上海人尝鲜服务的蔬菜村形成了。“七种八养九行当”成为“以粮为纲”年代太仓农业的特色,成为太仓农民实惠的代名词。 

    故事二:冲破“乡镇企业挖墙角”的歧视,星期天工程师活起来,太仓农民学会办工业。 

    杨大伯也是奔80岁的人了,他虽然生在太仓,却当过上海国营大厂的厂长。回忆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太仓办乡镇企业的事,杨大伯深有感触:太仓的乡镇企业不是横向联合,就是定点加工,差不多都是上海人扶持起来的。办厂初期,太仓人最缺的是技术,怎样解决?通过熟人、通过关系到上海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去请。技术人员捧的是铁饭碗,上班的日子显然跑不出,那就等星期天,一大早太仓派车子来接,吃过晚饭再送回家门口。跑太仓的“星期日工程师”越来越多,刚开始被批为“帮乡镇企业挖墙角”,时间一长,上海大厂的领导见怪不怪,不再操这份闲心,太仓小厂的各种技术难题随之迎刃而解,“上海人松绑,太仓人办厂”的说法也一度在社会上传开了。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