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专家探访文化瑰宝

苏州日报 20050624 六卷076页

■吴云赞

本报“搜寻濒危的文化瑰宝”专栏自4月22日设立以来,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长期以来致力于文物保护的专家学者,更是好评如潮。昨天,苏州市吴都学会副会长王仁宇等8位文保专家及文物保护工作者顶着烈日,对本报已经报道的濒危的部分文化瑰宝进行了实地考察,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文字记载是最重要的”

    昨天上午9点,前往考察的第一站——祝甸古窑群。向记者逐一介绍同行的文保专家后,吴都学会副会长王仁宇对本报“搜寻濒危的文化瑰宝”专栏进行了高度评价。“对这一项公益事业,《苏州日报》非常认真,倾注了大量精力。同样作为文物保护的关注者,我们感到很高兴。”王仁宇的一段话立即引起了其他同行者的共鸣。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徐刚毅说:“文字记载是最重要的,《苏州日报》开设的这个栏目关注那些濒危的文化瑰宝,与文物保护部门不谋而合,确实做了一件大好事。”

    旧的东西不怕,走路不怕

    来到锦溪镇朱浜村,一排古窑远远地映人眼帘,“这就是祝甸古窑群。”随行的锦溪镇政府工作人员说,专家们立即兴奋起来。专家及文物保护工作者们向古窑群走去。村口离古窑群约600米距离。“对于我们而言,有两个‘不怕’:旧的东西不怕,反而是越旧越喜欢;走路不怕,只要能有收获,再远的路也愿意走。”烈日下,王仁宇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笑着告诉记者。

    专家一行来到了古窑群前面,在一片惊叹声后,每人手持一部照相机,给古窑群留影。接着对整座古窑及窑洞等不同部分进行仔细研究,不时向随行的朱浜村工作人员仔细询问。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几座古窑,让他们流连了1个多小时。专家们开始了讨论,“保护这些古窑群,意义非常重大,而且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可以先进行粗犷型开发,首先划定区域保护起来,然后再根据需要逐步开发。”

    中午时分,骄阳似火。对本报已经报道的“歇马桥”和“天福庵”,专家们倾注了更大的热情。对古街的一处建筑、一块石头,他们都仔细观看,反复研究。

    文物情结带来“意外收获”

    专家们频频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那些文化瑰宝的“邻居”。于是,便有了许多的“意外收获”。

    走出祝甸古窑群,专家们兴奋地议论着。突然,吴都学会副会长、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黄玮指着一座桥说:“这座拱桥全部是砖块砌成的,也非常宝贵啊。”他的一席话立即得到了其他专家的呼应,他们暂时停止了对古窑群的讨论,开始仔细研究眼前这座桥。“1964年造,叫朝阳桥。”“尽管时间已经很长,这些砖之间依然衔接得很完整。”

    “意外收获”一直伴随着昨天的考察。在歇马桥,一块雕有“太岁”字样的普通石头也进入了专家的目光。在天福庵,一条已经破落不堪的古街让他们扼腕叹息不已。这条古街,当年曾经居住了50余户人家,如今只有零星几家。“这条古街见证了当年江南小镇的繁华,非常值得保护。”

    截止到昨天,本报“搜寻濒危的文化瑰宝”栏目已经推出了30篇报道。吴都学会的文物保护专家们将对栏目报道的所有文化瑰宝逐一“过堂”,为有关部门更好地保护这些濒危的文化瑰宝提供宝贵意见。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