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半旧”忆

苏州日报 20040313 一卷119页

■谭亚新

虽说是苏州人,几十年来我未在南门一带居住过,只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临近人民桥的一个厂里工作过,厂规蛮严也不能天天逛街,只是感觉点点滴滴,然而回忆起来却有点温馨。

    这是—些对二十多年南门的记忆,不能说旧忆,所以只能称之为半旧忆,不管妥不妥当,只能算是—个时间定位吧。

    老百姓的南门商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如今泰华商城的原址上,是一家南门商场。南门商场是老百姓的商场,不知何故,至今我还会时不时地冒出这样的想法来。当时苏州大商场并不多,除了稳居城中的人民商场之外,北有北塔商场,南门就数得上南门商场了,几大开间的门面,货物摆得琳琅满目。当时我虽住在城中,不过常会在下班之后跟着同事到那里去转转。在这还不曾有“白领”“蓝领”这领那领之分的年代,大多数人都是看得起买不起,转悠的人群里有的还带着袖套,是才从车间里下班出来的哩!

    当时南门商场有几个专柜是热门的。一是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的“老三大件”柜,这三件是七十年代办婚事之必备。到了临近春节,柜台边人头济济,一片“糯糯”或是“奈笃”“吾俚”的吴语声声,原来是近至吴县郭巷、长桥、洞庭东西山,远到吴江松陵、同里、平望等地的农民都来城里办嫁妆丁。这时的南门商场真有点像专业的农民商场,楼上楼下,随处可见青布头巾花布竹裙,乡音乡情乡韵真是够浓的。

    南门商场在八十年代初出出过几回风头:一是“两喇叭”“四喇叭”风行时,喇叭里放着港台流行歌曲,柜边上围满了人群,只看只听不买,有的人甚至跟着哼哼,也不会挨营业员白眼的。还有二楼的布匹柜台,不时有价廉物美的上海新料作来,也就成了市民光顾的热点。我曾在柜台前淘着十多尺咖啡色灯芯绒,回家每人做得一身,到后来才发现,如果全家一起穿出来,简直就成了推销咖啡的广告商了。也是家庭多年来保留着的笑话之一。

    后来,城市新了,南门商场就显得旧了。在它的原址上开过超市,直至现代味十足的商城。至于当年的南门商场,称它为老百姓商场不是平民商场都可以,总之是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挥之不去的一部分。

    本色十足的文化宫印象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坐落于南门的工人文化宫,确实是工人和市民群众的一方乐土。南门所以能热闹,也和这一方文化空间有些关联。

    那时工人文化宫的夜晚总是灯火通明,不到七点就有许多人蜂拥而人,游艺厅,知识大楼,展厅在晚上都开放着。在草地和绿树间是恋人们的天地。“幸福的花儿到处开放,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空中飘着的歌声也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典。记得我常到文化宫去的原因是参加了一个诗歌创作组,每周就有两次活动。被称为知识大楼的地方,一楼有绘画组,二楼是图书馆,三楼是戏曲组,在文学比火还热得发烫的年月,诗歌小组就在那间小小的地下室活动也不觉得冷。诗歌是大家写的,园地是一张小报,更大范围的扩展就是举行诗歌朗诵会。  

    “五一”“七一”“十一”都是诗的季节,每到开朗诵会,爱好者都会从四面八方相聚南门,带着自己的诗作,带着自己的激情上台。舞台是朴素的,仪式是简单的,朗诵者的普通语也是不标准的,其中还有一个笑话:有位来自钢铁厂的作者,“五一”和“十一”来献的都是同一首诗,只把四句诗里的“五一”改成了“十一”,在大家一片善意的笑声里照样读得铿锵有力。理由是,表表心意不在乎诗的水平嘛。  还记得有一次赶着编报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每人凑起两角钱,就到人民桥去买点心,想不到这么晚了居然还能买回来一大堆小吃,有人就说还要到桥畔喝豆浆去。纶纱厂下夜班的女工,试想这样的人民桥下之夜会.不热闹吗?

    半旧”记忆中的南门,朴素而生动。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