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里的清凉世界

苏州日报 20100813 C第03版

■叶正德

□叶华德

    桃花坞里做扇子,上点年纪的苏州老街坊都知道。

    从浙江水路运来的竹排,到苏州阊门吊桥河里转个弯,撑进桃花坞窄小的河道里,歇在桃花桥边,再由人工将一根根大毛竹从河里捞起来,扛进北面韩衙庄的工坊间里。这是做折扇扇骨用的。

    桃花桥附近廖家巷口的桃花坞大街上,一大篓一大篓铺叠整齐的绢宫扇从工坊里一直堆到了大街上。桃花桥弄的龙兴寺里,坐在炭基火增燥的寺堂间里,女工们天天糊裱折扇的纸扇面。到晚上,桃花坞河道两岸多少人家点着灯还在忙。做扇骨的、折扇面的、沿扇边的、在扇面上画花鸟仕女的,各忙各的,就这样忙了多少辈子,谁也说不清。

    其实,明代苏州画家唐伯虎画的扇子就是这里正正宗宗的苏扇。史料记载,明代宣德之前,苏州近郊陆慕就有制扇作坊。宣德年间,巡抚周忱、知府况钟奏请减免江南重赋,让地少人多的苏州近郊农民能够进城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陆慕乡下的制扇艺人就选桃花坞为基地设作坊。这里邻阊门,水陆交通便捷,商贾云集。之后作坊成行,遂建扇庄。清代乾隆年间,阊门西街的“毛恒凤”扇庄,名声大传,即是一例。

    明清两代,苏扇技艺世代相传,制作精良的折扇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并赋以雕刻、镶嵌和书画,艺术价值倍增。苏州扇在国内川扇、粤扇、宁扇、杭扇等诸多名扇中风格独异,品位尤高。明沈德符所著《万历野获编》称:“凡紫檀、象牙、乌楮,俱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苏扇即以雅而精独具一格。该书又称:“聚骨扇自吴制之外,惟川扇称佳。 ”可见当时苏扇在全国同行中的至高地位。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世人时兴用扇,无论暑寒,风流才俊、墨客骚人乃至戏人道僧,手执一柄,以示风雅。其时,桃花坞一带,“张多记”、“陆春和”、“杨政记”、“韵松堂”等十多家扇庄竞相应市,扇市兴旺。1936年,桃花坞扇子行业生产扇骨的作坊就有60户300余人,生产扇面的作坊有16户104人,加工髹漆的作坊有7户,还有刻扇骨的一些专业户。这样,近百户做扇子的作坊集中在桃花坞,规模可观。原来的行会组织因此也分设为扇骨、扇面和雕边三个公所。

    这些扇子行销全国,并出口欧美、东南亚。 1937年,法国举办“巴黎艺术世界博览会”时,张多记的扇子被选送参展,成为最早参加世博会的国内产品之一。到上世纪50年代,苏州扇子行业还是分布在桃花坞的几处街巷里,后来建立起来的苏州扇厂,就在韩衙庄,扇厂托儿所就设在唐寅祠里。扇厂产品蜚声中外,以1982年为例,仅供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外销的扇子就达157万把。同年,中国最大的一把书画折扇就产于斯。

    而今,虽然这个扇业基地有了变化,桃花坞的扇子王国或被人遗忘,有的制扇技艺已经或正在消亡,但是,苏扇的制扇技艺终究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批制扇人也日渐成熟,人们仍有幸一睹苏扇的风采。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