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碑:不会丢失的石质《产权证》

姑苏晚报 20110410 27版

■郑凤鸣

    ■郑凤鸣

    地处苏州古城西北隅的三乐湾地区,正在为石路步行街西扩华丽转身。三乐湾地区是个历史老街坊,旧时又名三腊湾、三六湾。三乐湾东临广济路,南达金门路,西至枫桥路,北到上塘街。区内共有三十一条街、巷、小弄,比较有名的是枫桥路、上塘街、醒狮路、金石街、踏布坊、夹剪弄、磨坊弄、义慈巷、宝莲寺巷、丁家巷等等。在这些街、巷、小弄中,曾经发生过许多值得记忆的工商逸事。

    阊枫商市

    明朝初年,从阊门吊桥起,向西,经过三乐湾,直达枫桥镇,逐步形成了吴绸、苏布、米、粮、油、盐运输的大动脉。被称为吴阊至枫桥的“阊枫商市”。清代江南棉布字号基本上集中在苏州,尤其是原来开设在松江一带的百多家布庄迁移到了这里。接着,与布业相关的染坊、踹坊等也跟着聚集于此,分布在阊门上塘街、下塘街。乾隆《长洲县志》卷一○《风俗》载:“苏布名称四方,习是业者在阊门外上下塘,谓之字号,漂布、染布、踹布、看布、行布各有其人,一字号常数十家赖以举火”。

    三乐湾西北角的上津桥堍,有康熙三十八年由徽州休宁人陈士策开设的万孚字号。徐扬所绘《姑苏繁华图》上,万孚字号二楼,高扬着“本客自置布匹”的店招。乾隆十三年(1748),渡僧桥出现险情时,附近萃昌祥布号等八家布商曾经带头捐资,重建了渡僧桥。

    三乐湾里会馆多

    会馆是同乡人聚集的地方,也是一种民间组织。同乡人在这里可以会商和办理本行业自己需要的事务、维护权益、公断纠纷是非、找到临时的食宿、开展娱乐活动、救助有困难的同乡人……

    明清时期,苏州为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繁荣,商业兴旺,吸引了大量外来商人,各种会馆应运而生。因阊门、三乐湾一带,是明清苏州商业的繁华区,历史记载有三十多座会馆。在三乐湾及其周边建立的有:三乐湾2号武陵公所旧址的东越会馆、上津桥石排巷口的武林会馆、义慈巷15号的潮州会馆、上塘街285号的汀州会馆、上塘街22号的新安会馆……

    “东越会馆”是清道光二年,由浙江绍兴在苏的百余家蜡烛铺商人集资公建的,又名蜡烛公所。《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中记有:“……吾行烛业,谊皆同乡,自道光元年十月整理旧规,各相恪守。所嫌择地维艰,卜居匪易。爰先集金兰会,租公所于金阊南桐子门外,为朝夕商酌地。究系赁居,终非善策。适三腊湾武陵公所旧宅,因颓废出售,赖吾行姜公殿芳,乐绍玉成……三年秋,修葺工竣……夫浙绍,古城也,又号东越,名曰:东越会馆”。

    清嘉庆后,浙绍帮兴起,苏州烛铺早期皆由徽商经营。道光六年(1826)城乡共有100余家,乃建东越会馆,供奉关圣帝君。民国后,改为烛商同业公会,即现苏州第四光学仪器厂房。 1985年1月苏州市日用杂品公司为修志需要,曾在该处发现碑刻5块,3块记载清道光、同治年间苏州烛业工人的斗争,余2块记载烛业牌号及修建会馆始末。现均由苏州碑刻博物馆收藏。

    东越会馆所属的各烛业店铺,垄断了长洲、元和、吴县三邑的烛业买卖。据相关记载,东越会馆里的绍兴烛业商人们,在三乐湾集体议订了中介契约:“为同业公定时价,毋许私加私扣。如遇不公不正等事,邀集董司诣会馆整理,议立条规,藉以约束。 ”与蜡烛业相关的是锡箔业。武林会馆又称武陵会馆。清康熙年间浙江杭州、绍兴箔商建。

    潮州会馆原来由明代广东潮州所属七县商人集资始建于金陵,清初迁至阊门外北濠弄。康熙四十七年(1708)迁址上塘街。

    据《潮州会馆记》记,乾隆十六年和二十二年乾隆皇帝两次南巡,途经苏州上塘街,潮州会馆设立香案,“跪接”圣驾于会馆门外。乾隆皇帝对潮商格外施恩,“天颜温霁,赏赐彩缎二十匹。”潮商“感沐鸿恩异数,舆情鼓舞。式廓日增。 ”潮商两度参加迎接乾隆皇帝的活动,大大提升了潮商在苏州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商机。

    1982年,潮州会馆被列为市文保单位。由于年久失修,长期漏雨,潮州会馆满身伤痕,三分之一后台坍塌、八字形照壁整体向北开裂倾斜。 2002年,苏州市政府拨出专款又一次修复。经过半年多紧张施工,终于使它恢复了昔日的生机。

    据《吴县志》载,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福建上杭纸业旅苏客商创建汀州会馆。咸丰时毁,光绪时重建。占地面积约十余亩。门外有铁栏杆、一对大石狮和旗杆石。门墙大方砖贴面。内有三进殿宇及戏台,还有许多石碑。头门、戏台已毁。现存两进三开间殿宇。

    清代江南棉布字号基本上集中在苏州,石路附近布庄就有十多家,其中有顺昌、慎兴、汪氏等知名布庄。清乾隆年间徽州歙县布商建新安会馆,道光十二年重建;楚南公所在上津桥下塘,其界碑砌在原动力厂西围墙上。

    会馆见证了三乐湾曾经的繁华,至今仍然是同乡或者同行人士的聚集场所。一些居住在三乐湾的新苏州人和从事同一工作的人认为,对历史上这些会馆的保护,不但是历史的见证,而且可以作为现代生活的借鉴。

    工人踏动石元宝

    清代苏州棉布的印染加工主要集中在三乐湾地区。三乐湾有一条小巷,北接夹剪弄,名叫“踏布坊”,可资证明。正因为如此,所以与布业相关的工人也多。其中“踹(踩踏)布”是一项力气活加技术活。有些布匹在染坊内洗染后会缩水、起皱。为了恢复布料的长度、使布料平整光洁,就要由工人进行“踹布”。

    踹布需用的工具是石元宝。使用石元宝较早的文字记载见明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乃服》:“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染尚芜湖。凡布缕紧则坚,缓则脆。碾石取江北性冷质腻者(每块佳者值十余金),石不发烧,则缕紧不松泛。 ”

    石元宝又称“砑光石”、“扇布石”、“飞雁石”等,是一块元宝形大石头,轻者五六百斤,重者上千斤。一般厚约30厘米,高约70厘米,宽约100厘米。下为一长方形垫石,中心纵向呈浅凹状,与元宝形石底部横向的圆弧相吻。

    踹布时,先将布匹卷于木轴上,置放在凹形的承石上,再把踩石压在布轴上。踹匠站立于石元宝的两个尖端,双手扶住两边竹杆或木杆,双脚不断晃动踩石,反复碾压布轴,直至布面平整光亮为止。

    最近,在三乐湾踏布坊,一块元宝形青石“出土”。金阊区政协文史委资料员沈兰生说:“在旧时的三乐湾这片区域,这样的踏布石应该是常常能够看到的,这证明了三乐湾地区印染等手工业的辉煌历史。 ”

    洋务局在此立界碑

    在阊门、石路、三乐湾一带,界碑很多。界碑绝大部分是花岗岩,也有用青石或武康石做的,大多刻于清代。界碑的规格,一般宽25-30厘米,厚15厘米,一小半埋在地下,高出地面60-80厘米;界碑纹饰素平,埋在地下的那部分更为粗糙。碑文大部分为阴刻,也有减平阴刻,阳雕。由于界碑的功能是明示产权范围,因此字迹清晰,字体大多为庄重的正楷,少量有隶书或魏碑体,但很少见草体。

    现尚可见的有上塘街上津桥南堍武林会馆界碑,上塘街仁和堂钱界等,更有着儒家修身理念的印痕。其中一块道光二十五年《吴县为东越会馆房契失慎烧毁给示勒石碑》上记有:“道光二年,东越会馆在苏州十一都三十四图三腊湾买下房屋一所,计34间,又披厢6间,备弄2条,亭子1座,价银1500两。 ”东越会馆的规模可见一斑。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清廷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开放苏州等四城市为商埠是这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之一。消息传来,引起苏州民众的一致愤慨。两江总督张之洞、苏州状元陆润庠、通州状元张骞等密商制定对策,决定先发制人,趁“日租界”勘界期间,设立洋务局,抢先在“阊门外、胥门外、盘门外”各设商埠,提前开发。此举得到了洋务派头面人物盛宣怀的支持。

    由于提前设了洋务局,日本租界被赶至位于城南盘门外的青旸地,而石路四周的旅社、酒楼、茶肆、戏馆、书场,以及各式店铺,则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紧靠石路西侧的三乐湾,在石路的带动下,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有发展就有竞争,有竞争就难免互有摩擦和碰撞。为了界定产权,“立界碑”风靡一时。界碑成了不会丢失的石质《产权证》。界碑一立,方位明确、界址清楚,空间范围明晰,在发生纠纷时也有了法律依据。

    在三乐湾,只要稍作留心,就会发现几乎每座老店铺建筑的墙根,都立有界碑,它取材各异,形式多样。界碑上刻有文字,一般由堂名、功能、建者或产权人姓氏构成。三乐湾发现的界碑,大多是一座工商建筑一块,立在大门边;个别体量大的建筑也有两块或多块立在墙角两边或房屋四周。界碑的立法各不相同,大部分在建筑时就刻好,与墙体同时砌在一起。也有的单独立在墙脚边,兼起护墙作用。在三乐湾夹剪弄一口古井边,有一块石碑上阴刻着“苏州洋务局界”,说明清代苏州有管理洋务的机构。

    这块石碑是从正在改造的三乐湾的一口废井台挖掘出来的,石碑见证了石路开埠的百年历史。多少年来,这块石碑被横倒着砌在三乐湾夹剪弄的一个井台里,尽管字面朝外,但并没有被人发现。“苏州洋务局界”的重见天日,有力地说明了石路的开埠、此后的繁荣,以及三乐湾的工商经历,与当年的洋务运动密不可分,见证和补证了这段历史。

    有识之士开铁路饭店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奏请兴建沪宁铁路。日本人想买通沪宁铁路的借款方英国人,将铁路绕道苏州城南经过日租界。富有经济眼光的陈兰亭,从一个洋人处得悉,火车站将设在三乐湾,于是抢占先机,在三乐湾附近买了三处地皮,造了房子,于1916年在北丁家巷建成开业开了铁路饭店(见《苏州经济史料》中《清末民初的苏州几家名旅店》)。铁路店红砖洋瓦,二道门,三重窗。有海派别墅式洋房50间(平房)。客房前后有花园相隔,走廊宽阔,铺有地毯,“器具设备均臻上乘;四周园地,遍植花木;兼备西餐,脍炙人口”,并有就餐的大菜间。

    虽然后来火车站位置变卦了,但是1908年4月1日沪宁铁路的全线建成通车,给苏州这个千年古城增添了活力。据《上海铁路志》“沪宁铁路”载:沪宁铁路于光绪三十一年三月(1905年4月)开工,光绪三十四年三月竣工。线路沿长江三角洲北缘向西延伸,自上海北站(今上海客车技术整备站)经麦根路(今上海站)、南翔、昆山至苏州,开始沿运河北岸平行西伸,过无锡、常州、丹阳至镇江境内跨越运河后,紧临长江南岸西行以达南京下关车站(今南京西站)。全长311公里。

    过去从火车站进苏州城,平门是不通的。从火车站出来的旅客,必须花一角半小洋,叫辆黄包车,经钱万里桥,沿着新开辟的马路,到阊门。1921年之前,黄包车不准进城,所以只好坐轿子进城。有钱的公馆人家,从火车站出来,往往先花四角小洋,包辆马车,到城外开好栈房,住一夜,第二天再进城。

    1928年平门开通前,三乐湾成了往来苏沪的必经之地,商贸业、旅馆业、餐饮业、娱乐业随之在石路、三乐湾兴起。铁路饭店成了往来苏沪旅客住宿的首选,连早年同盟会成员、国民政府高官于右任也曾经在铁路饭店投宿。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