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晖桥弄:松花蛋成贡品

姑苏晚报 20100117 26版

■何大明

■文/何大明 图/谭金土

    街巷档案

    小日晖桥弄与阊胥路垂直相交,东起万年桥大街(现并入阊胥路),西至虎啸桥。路名因为在小日晖桥南面而得。民间里人谐音为“小石灰桥弄”。根据以前的旧门牌,13号有砖雕门楼李宅,23号为福元公所(皮蛋公所),26号为尢氏针科医庐。此外,桥堍旁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马车行。现小日晖桥弄已成为周边新村公寓之间的通道。

    小日晖桥一支针

    清末,小日晖桥弄开设了一家中医针灸诊所。主人尢松泉(1847-1911年),名延英,世居吴县光福西华乡(今镇湖)。他的外祖父许竹峰,以精湛针术行医乡里。尢松泉13岁时,即随外祖父学习针灸。他聪慧好学,潜心钻研,医术日精。不久,青浦举人张家镇邀请他去青浦设诊。后来,尢松泉又去崇明、吴县横泾等地行医,嘉誉远播。

    1880年,尢松泉定居苏州,筑医庐于小日晖桥弄26号。张家镇为其诊所门楼题额“竹苞松茂”。当时,尢松泉针灸已名噪江左,世称“小日晖桥一支针”。曾任总督的岑春煊延请尢松泉为其治病,很快痊愈。岑春煊手书“神针济世”相赠,并著文叙述治愈经过。江苏巡抚程德全、按察使朱子榛也不时相请疗疾,都赞其针术。有一妇女祁陶氏,三十多岁时由于伤寒造成痨病,群医束手无策。经尢松泉针灸,妙手回春旬日而愈,后来寿逾八十。尢松泉擅治疯、痨、膨、膈、文武疝癫、妇女经带,兼及其它疑难杂症,效验如神。苏州城乡誉其为“针仙”。

    由于“小日晖桥一支针”声名日盛,苏城一些针灸医生纷纷迁来附近开业,不管是否姓尢,均挂“尢针科”招牌。尢松泉对此一笑了之。有一次,吴县县令金元根因病命差役延请尢松泉。差役误将另一“尢针科”尢少峰请来,数次诊断无效后,才知遭遇“山寨版”。改请尢松泉后,三诊霍然而愈。光绪三十三年,金元根特给告示称“苏人尢松泉医术为吴中针科独步,手到病除,远近皆知”。数日后,尢松泉将贴在门楼上的告示取走。金元根改刻石碑后,尢松泉又将碑上的“尢少峰”等字凿去,以明睦心迹。 1911年,尢松泉为病人治病时因受病毒感染,不幸以身殉职,其墓葬光福官山岭。其遗物中有精雕钟鼎文竹质贮针管,以及病家所赠象牙柄绢扇各一,现由上海中医院医史博物馆收藏。

    尢松泉有四子,长子少泉先于父亲去世,次子筱泉在父亲去世后二年不幸病故。诊所由三子绶泉和四子圭泉主持门诊。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绶泉和圭泉相继辞世,尢氏针灸世医仅剩第三代尢日皋民一人。尢日皋民系长子少泉之子,他幼承祖业,16岁时已能临床应诊,人称“小先生”。尢日皋民一生行医,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为人称道。对待病家,无论贵贱一视同仁,贫病者一律免费。解放初,他主动将自家诊所申请为“特约免费诊所”。与苏州名医陈明善、黄一峰等组建“苏州市中医协会”。 1952年又组建泰让桥联合诊所,他和子、女、媳共6人一起参加诊所工作,先后收徒十余名,传授尢家针法。 1959年,尢日皋民因再次中风去世。其后人继续传承尢氏针科。

    绘出松花成贡品

    清代同治末年,有一位特殊商人独具慧眼,在一枚小小的鸭蛋上做出了大生意。此人姓唐名芝田,读书后没有“优则仕”,便另辟蹊径“优则商”。他在胥门万年桥大街上,开设了一家腌腊店——唐隆兴皮蛋作。

    皮蛋也称彩蛋、松花蛋,传说出自吴江古镇。它的诞生,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轶闻。相传清代晚期,镇上有一爿茶馆店,店主姓林。茶馆店后有一个小院。茶馆烧灶的砻糠灰和泡过的茶叶,全部倒在小院的东墙角。西墙角砌有一个鸭棚,养了不少蛋鸭。有一天,林老板到小院清理砻糠灰,在灰堆里发现了几只鸭蛋,猜想是鸭子在这里所产。于是,他吩咐妻子将这些“灰鸭蛋”赶紧做炒蛋吃了。妻子接过鸭蛋时,有一只一不小心掉在地上打碎。令人奇怪的是:不见蛋清从中流出来。原来,蛋清已经凝固。全蛋呈青褐色,半透明,亮晶晶。表皮上还呈现出一些松针状花纹。触摸一下,表皮上还有一些弹性。其它几只鸭蛋也同样如此。林老板得知后,闻了一下没有异味,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于是,他干脆蘸了酱油,把它们当作下酒菜全部吃掉。

    从中得到启发,林老板尝试制作这些怪蛋。他挑选了一些完好的大鸭蛋,洗净晾干后,用砻糠灰、茶叶渣,加进盐、香料、生石灰等材料,搅拌成糊状,涂在一只只鸭蛋上,放进甏里密封储存。隔了一段时间,他开封取出蛋来,剥去外壳后一看,与灰堆里捡来的鸭蛋相比,色泽更鲜艳,花纹更清晰。尝了一口,味道也更可口。从此,林老板关掉了茶馆,专做皮蛋生意。

    当时苏州城内的皮蛋作坊,仅唐隆兴一家。因此,该店一开张就引起轰动效应。一些从来没见过皮蛋的市民,更是前来轧闹猛一睹为快。供不应求,作坊内的皮蛋常常销售一空。生意做大,唐隆兴皮蛋作闻名遐迩,居然被苏州地方官员推荐,入选为向清廷进贡的“贡蛋”。借此良机扩大知名度,唐芝田在作坊的围墙上,浓墨大书十个大字:“进贡陈年松花彩蛋发客”,以广为招徕。

    其实,唐隆兴的皮蛋之所以列入贡品,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其一,讲究质量。唐隆兴选料讲究严格把关。坯蛋个儿特别大,六只满一斤方能合格。在制作技艺上,也有独家秘方。制成的皮蛋,蛋白有若墨绿色凝脂,蛋体遍布错落有致的“松花”。蛋黄则如流碧,爽而不腻。看了赏心悦目,吃了清口润肠。其二、适合保存。旧时无冷冻和真空包装等技术来长期保存食品,腌腊成为主要技术手段。然而美中不足,咸肉火腿等存放时间过久会有“哈喇”味,咸蛋也会变黑发臭。而皮蛋则一枝独秀,陈年不坏美味不变。皮蛋经过改良后,用黄泥滚砻糠“包装”后,运输途中不怕颠簸,送礼或进贡最适合。其三,人脉关系良好。店主唐芝田与状元陆润庠是同窗好友,与官场关系密切,这也是皮蛋列入贡品的重要原因。唐隆兴皮蛋既获贡品殊荣,达官贵人、士子商贾无不争购后相馈赠。谋升官、图实缺,向当道者进献的礼单上,自然少不了皮蛋。于是,争购唐隆兴皮蛋一时成为风尚。供不应求,排队和开后门就成为一道特殊风景。

    生意如此兴隆,且顾客基本上以官府和上层人物为主,原来的作坊规模和设施显然已无法适应需要。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提高知名度,光绪初年,唐芝田于小日晖桥弄购买了约一亩地(址在小日晖桥弄23号),建起一座颇具规模的“福元公所”。公所多设于清道光、咸丰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手工业、商业的行业组织。它通过由行业同人议定的行业条规章程,实施对行业的管理。公所类似于今天的企业行业协会。然而,福元公所的同行却只有唐隆兴本家,实际上是“单打一”私人独创,这在苏州的公所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业主唐芝田将其作为洽谈业务和酬神的专门场所。因此,福元公所其实不姓“公”而姓“唐”,是唐隆兴皮蛋作的一个延伸部门。

    福元公所就是皮蛋公所。之所以取名“福元”,也是讨吉利口彩。椭圆硕大的皮蛋表面上,裹着黄灿灿的砻糠,颇像一只带来福气的金元宝。此外。福元还有“福气第一”之义。“福元”带来福运,可惜好景不长。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皇帝下台,进贡之举也不再存在。如此,官场送礼之风也一度停止,唐隆兴皮蛋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主要客源。当时,一些腌腊行也开始供应皮蛋。面对崛起的竞争,唐隆兴仅靠门面零售已难以维持生计,只得关门大吉另谋出路。

    扬鞭跃马载丽人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苏州城内正式出现了以营运为目的的马车。按照当时约定俗成的规定,营运实行“一城两制”:人力车在古城区内经营。其区域范围大致如下:北至第一横河(俗称北街河、桃花河);南至第三横河(俗称府前河);西至第一直河(俗称学士街河);东至第四直河(俗称平江路河)。马车基本上在城外经营,并规定专门的路线。最初的“马路”,也因马车行驶而得名。马车行在胥门外小日辉桥一带比较集中,马车占苏州全市的40%。其余分布在盘门外及阊门外石路,窑弄、三乐湾、留园路及城内干将坊,承天寺前等处。

    马车与人力车的营运之争,也有一段趣话。当时苏州城内的繁华闹市,多集中于市中心,尤以观前街为最。然而,这些黄金地段都归属于人力车的经营范围。被排除在外的马车业主对此当然不满,于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他们自发联合起来,不顾以前约定俗成的禁令,“农村包围城市”,将马车浩浩荡荡开进城内运营。面对如此“侵略”行为,人力车业主当然不会甘拜下风。由于人力车业主人多势众,马车再次被排挤到城外。抗日战争时期,不甘心失败的马车业主再次卷土重来。几经交涉,马车终于取得官方认可的合法地位,和人力车平起平坐,成为城内客运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这场“马人之争”(马车和人力车),堪称当时“市场经济”的一次博弈。至解放前的1949年,苏州城内共有马车99辆,在城内营业的行驶路线不受任何限制。

    在马车业同业公会中,以陈跃生的马车行规模最大。他在小日晖桥和干将坊开两家马车行,名“陈记马车行”。一般的马车行,每户仅有一二辆马车。有的业主自己当车夫,属于“单打一”的个体户。陈跃生拥有各类马车共十辆,人称“陈十辆”。他自己不驾车,常年雇佣车夫经营。他的马车按等级分为两类:普通的为二轮马车,高档的为四轮马车,都属于铁木结构。四轮马车大多数是二人二马驾驶,二轮马车多为单人独马驾驶。两种马车的制式基本相同:驾驶座高高在前,便于马车夫扬鞭吆喝。马的臀部下面挂有集粪袋,以保持路面卫生。客座设在驾驶座后面,为双人软垫座。前面置有微翘的搁脚板方便乘客。顶上遮有敞篷,可伸可缩,既能防晒避雨,又能透气赏景。乘客多时,可乘六人(搁脚板上坐二人,驾驶座上也坐乘客)。驾车的车夫则叉开腿站在车辕之上。还有一种两轮马车,双人并座的客座在前,驾车人贴站在客座后的高踏板上赶车。

    在陈跃生的十辆马车中,还有一辆与众不同的豪华马车,为全城马车之冠。其拉车的马,是一匹漂亮的雄性白马。该马系内蒙古草原所产的名种,价格不菲。陈跃生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白马王子”。马脖子上挂有一串小铜铃。行驶中,伴随着“笃笃笃”的马蹄声,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乐声。

    油漆一新的马车,更是“弹眼落睛”。车身转角处都包有铜皮,金光灿灿。车篷正面上方,悬有一条丝绸横幅,题为“一路平安”。垂下的流苏,流光溢彩。车身两侧,各绘有一幅彩图。左为“龙凤呈祥”,右为“双龙戏珠”。此车为豪华婚车,相当于现在的“加长林肯”轿车,专供新郎新娘外出观光所乘。其包车价格,自然要高于其它马车。物以稀为贵,包租这辆豪华婚车,还得提前预订。水涨船高,这辆豪华马车的车夫,系陈跃生的亲戚,其身价也不同凡响。每次携新人驾车,都会收到新人赠送的礼品,甚至红包。

    每当清明扫墓和旅游旺季,古城西郊道路上马车络绎不绝。这是马车业的黄金季节。当时包车并无定规,大致价格是:阊门石路到虎丘,来回2至5元。胥门至灵岩、天平,来回20至40元。包乘两辆马车兜风,由阊门石路经鸭蛋桥、横马路一带转五个圈子,一元钱。纸币贬值时代,车资曾经以米计价。比如,盘门至木渎为五升米(约3.75公斤),至光福为两斗米(约15公斤)。在非旅游季节,马车作为定点之间的公共交通工具,也很受市民欢迎。每搭乘六人:胥门到阊门石路,每人五分;胥门到火车站,每人两角;胥门到虎丘,每人两角。

    由于马车业存在旺季和淡季差别,平时又要向巡警、地头蛇等人“孝敬”,还经常碰到国民党军队抓差等事,因此经济收入很不稳定。根据营业所得,劳资双方实行“二八拆账”:劳方得二成,资方取八成。马车夫时有饥寒之虞,生活得不到保障。对资方(业主)来说,因车辆要维修折旧,每匹马日喂稻草十斤、麦皮十斤、黄豆八升至一斗。遇到骡马生病,又需付出医药费,再加上捐税、杂项开支等繁多名目,也不易维持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后,交通事业发展迅猛,马车成为落后的交通工具,逐步自然淘汰。 1952年,市人民政府对马车业进行整顿改造。作为观光旅游,限定在石路鸭蛋桥至枫桥、石路鸭蛋桥至虎丘两条线路上行驶。其余80辆马车停止营业。 200余名马车夫全部转向搬运、园林、环卫等行业就业。到1958年“大跃进”,仅剩的20辆马车也停止营业,马车业主和车夫全部转业到搬运公司。陈记马车行,也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