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掞:遭康熙痛骂的大学士

姑苏晚报 20080810 A第06页

■李嘉球

 (公元1645-1728年),清康熙五十一年四月至雍正元年正月(1712-1723年)任文渊阁大学士,任职时间共计11年。



    王掞风度端凝,仪观外朗,为人正直,清正廉洁;外表温和,内心刚正;立朝从容,临大事风节凛然;他振肃学政,剔除积弊;重视司法,革除弊端;注重规章制度,讲究以法办事。因请立皇太子而触怒康熙皇帝,被指责为背负皇恩,结党营私,欲摇动朝廷,自取其死。而雍正皇帝则称他人品优长,恪勤尽职。



    宰相曾孙与女婿



    在苏州宰相中,王掞的身份与身价是最高的一位,他是明代宰相王锡爵的曾孙、清朝宰相宋德宜的女婿。



    王掞的曾祖王锡爵、祖父王衡都是一甲第二名榜眼;曾祖王锡爵还是明朝万历间首辅。从前在太仓县城东郊有座高大的牌坊,正面写着“两世鼎甲”,反面写着“四代一品”。“两世鼎甲”系指王锡爵与其儿子王衡都是科举殿试第二名“榜眼”;“四代一品”系指王锡爵与儿子、孙子王时敏、曾孙王掞均为朝廷一品大员,其中王锡爵与曾孙王掞都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人称“祖孙宰相”。祖父王衡又是个著名的传奇作家。



    王掞的父亲王时敏(1592-1680年)是明清之际著名的书画家,是“娄东画派”的创始人。他与王鉴、王翚、王原祁(王时敏之孙),合称“清初四王”。他多才多艺,“工诗词,精书画,文采风流,照映一世”(归庄语)。官至太常寺少卿——专司祭祀礼乐的官。王时敏生有10个儿子,个个才华出众,卓有成就。与前辈相比,王掞虽然外表多了点温和,而秉性还是继承了曾祖、祖父的刚正脾气。只是这个脾气,晚年差点送掉老命。



    王掞是康熙中期宰相宋德宜的女婿。王掞在10个弟兄中排行第八,“生而秀整,望之俨然,左目有赤痣。”人长相可爱,又十分聪明。文华殿大学士宋德宜对他十分赏识,并以女儿相许配。翁婿相差刚好20岁。王掞17岁补博士弟子,康熙五年(1666年)中举人;九年中庚戌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选庶吉士。他聪明好学,在馆时馆师熊赐履对他特别器重;时人将他与归安孙在丰目为“双珠”。散馆进,授翰林院编修 。



    王掞虽然出身簪缨世家,但其门生杨绳武认为“由词臣登宰辅,皆由特简,不由援引”,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他为人正直,人品优长,他“立朝从容,风议不为崖异,及临大事风节凛然”。钱大昕说他“风度端凝,仪观外郎”,“外温和而内刚正”,具有苏州柔性政治家的风采。许多贫寒之士以文求谒,无不亲切接待,而“要人炙手可热者,屏勿与交;退食之暇,不废丝竹;一面之知,或推食解衣予之;而脂膏之地未尝染指”。作为一个封建的大官吏,能做到这个份上,的确难能可贵。人称他素有人伦之鉴,文臣如范时崇、陈瑸、朱轼、李陈常,武臣如穆廷栻、杜呈泗等都是由王掞发现荐举而知名的,名士杨绳武也是他的门生,他们都是一时之人物。王昶评论王掞说:“好汲引善类,不植私人”。许多人升了官还不知道是他暗中推荐的呢。



    王掞为人谦和低调,不喜欢张扬,曾遇到过一件尬尴事:康熙六年(1676年)六月,王掞以左赞善的身份回家养病,他告诫仆人勿讲其姓名和官职。途中正巧遇上大雨,只得移舟避雨乡坊,谁知那户人家不许避雨,出来驱赶。王掞对此人说:“我是好人,勿要害怕。”那乡人冷笑道:“好人坏人脸上也没字,再说好人那肯六月里出门远行的。”王掞听了悚然答道:“说得对,说得对!”于是只得移舟离开。



    反对武国槛任粮道官



    康熙三十年(1691年)起,经朝廷批准在西安、大同两地开捐例,许多品质低劣的奸者用钱买官,出现官场腐败。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六月,王掞担任户部侍郎后,采取得力措施,制定一系列制度,堵塞歪风邪气,受到大家的称赞。康熙三十八年五月转任吏部侍郎后,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禁革临选驳查、临掣买籤之弊,为时人称道。地处边远地区的广东海南县经费十分紧张,每年缺口很大,于是开捐例补缺。有个内务府总管的弟弟通过贿赂吏部要员谋得海南县令之职。王掞得知后,不畏权贵,坚决阻止,并扣其缺,他说:“法律应当从朝廷近臣开始做起,吾不能执法而为势要徇私啊。”



    当时,江南十府粮道官位空缺,有个名叫武国槛的候补监司想得到该职位。吏部讨议时,人多同意武国槛的任命。王掞则坚决表示反对,他说:“这是升缺,不是选缺。任命官员的程序一乱套,就会成为先例;这对一人来说是小事,但是这关系到选拔官员规矩,那就是大事!”当天晚上,武国槛拿了千两银子送到王掞门上,并许诺今后一定报答。当即遭到王掞的严正拒绝。



    已故香山县令张令宪父子清初死于“贼难”,其长孙张进例得恤荫,而一位满人吏部侍郎嫌其年岁太久,恐有假冒,准备取消。王掞得知后,说:“张令宪父子以两条性命才换一个恤荫,如今因年久废除,这怎能激励人们忠孝呢?”于是与吏部尚书陈廷敬、侍郎徐秉义拟订有关条例上疏,请皇帝颁发。这对提倡忠孝,维护朝廷统治者的尊严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偷窃者免除死刑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十月,王掞出任刑部尚书。刑部是封建社会最高司法机构,刑部尚书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兼最高检察院院长,掌握着生杀大权。他到任后严肃法规法纪,努力革除弊端,堵塞“漏洞”,力求按律办案。



    原先刑部各司办案定谳只用满文,都不录汉字供状。王掞提出:“本朝官制兼设满汉,目的是要他们彼此参酌,以免偏信,现在刑部供词全不录汉语,案件的是非曲直汉人司官怎么能知道了解?势必是随声附和,不明真相。这样汉人官吏就成了聋子的耳朵。于是他实行改革,规定:今后所有案子文字记录一律用满汉两种文字,并上奏得到皇帝的批准,成为清朝定律。”



    朝廷为巩固统治,采用严厉镇压,康熙皇帝以“欲惩窃贼”名义同步诏刑部:凡3次偷窃者与强盗一样同处杀头。王掞上奏说:“皇上严办窃匪,原本是为了安民。然而,那些偷徒是小偷小摸,所偷东西都不值钱,而皇上要处以斩首,未免太重,不如仍用旧律。”康熙皇帝觉得言之有理,取消了“圣旨”。



    当时,各地州县“奸民”为了一些小事往往赴京控诉,妨碍刑部正常的工作。王掞针对这些现象指出,“朝廷设置官员都有明确分工,应当各司其职。只有元恶大憝,才需尚书审查,其余都是各司的事情,不可越俎而代。有人担忧旗人州县官不能制止,现设理事官,即使督抚监司亦足弹压,为什么要从千百里外将疑犯拘系到刑部对簿裁定,结果大者淹毙牢中,小者失业破家。”于是,疏请禁止随意赴京。他主持刑部时,“悉心条例,定为章程,铨政一清”。



    请立太子而遭康熙痛骂



    王掞一生有3次大的挫折,第一次是量刑不当,第二次是粗心疏忽,第三次则完全出于公心。前二次降级,最后一次则差点引来杀身之祸;此事最能反映其品行,也是最为人称道的一件事。

    

    第一次时间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当时,王掞以刑部尚书身份审理温处道、黄锺行贿作弊一案时,误将应革职的吏部郎中陈汝弼判处为绞刑。当然被人发现,于是受到降二级留任的处理。



    第二次时间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是年,王掞与大学士马齐等议孝惠章皇后的尊谥,书写时文字有脱误。这不是一般的文字差错,部议降三级调用。康熙皇帝念他粗心无意,下谕从宽留任。



    第三次时间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原因是为奏请立皇太子。中国封建历代王朝确立皇太子(称为“建储”)是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围绕此事是血案累累,让人心惊胆战。康熙皇帝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雄才大略的人物,但在立太子事上也逃不出历史的怪圈。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皇太子二阿哥允礽因“大失人心”而被废除拘执,禁锢于咸安宫,但一直未确立新太子。王掞“自念受恩深,当言天下第一事”,先后7次上密疏,请早建国本。而康熙皇帝对此事似乎特别慎重,对别人提及此事也十分反感。五十七年正月,翰林院检讨朱天保奏请复立允礽为皇太子,康熙皇帝下令将朱天保等锁拿严审,后来朱天保竟被斩首。



    康熙六十年(1722年)正月,王掞再次上疏请早定太子,语言更加激切,康熙皇帝仍“留中”不发。三月十三日,御史柴谦、陶彝等13人又联合上疏复请建储,与王掞是不谋而合,于是有人怀疑是他暗中指使所为。康熙皇帝震怒,降旨指责王掞“植党希恩,染明季恶习”,并将他曾祖父王锡爵当年力奏建储的事也牵了出来,痛骂王锡爵是明朝的“亡国之贼”,“应剖棺斩首,以祭神宗之陵”;骂王掞以曾祖为荣是不知羞耻,暗藏贼奸,目的是要摇动朝廷,真是自取灭亡。



    天子发怒,举朝失色,没有人再敢奏疏,而王掞在宫门阶石上,努力为自己辩解,此后又带着长子王奕清伏阙待罪5天。许多廷臣也乘机落井下石,主张革职治罪。最后,康熙皇帝下诏:王掞本应谪戍军台,因念年老免行,由长子王奕清代父赎罪赴西陲军前效力,王掞则仍留内阁。王掞自以待罪之身不敢出门,反而引来人们对他更加尊敬。



    而事实上,康熙皇帝对王掞还是相当宽大和关爱的。康熙六十年冬,康熙皇帝从热河回銮,特派内侍慰问参加迎驾的王掞;明年元旦,诸大臣具摺上寿,王掞自然不敢列名,康熙皇帝看了退还摺子,请将王掞姓名开列其中,并参加太和殿刚赐宴;宴毕,又到西暖阁召见,赐坐慰劳,命他以“原官视事如故”。王掞乞休时,雍正皇帝谕旨说:“卿人品优长,宣力年久,恪勤尽职”。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