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州人物 > 古代人物

顾炎武

生卒年:1613~1682年

名称:顾炎武

交替名称:初名绎/更名继坤/后复名绎/字忠/又名圭年/字宁人/号亭林

    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初名绎,更名继坤,后复名绎,字忠,明亡后更今名,与人书一作炎午,表示他对南京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学生王炎午的仰慕和不仕二朝的决心。又名圭年,字宁人,号亭林,为避怨自称蒋山佣(孝陵的仆役。蒋山,南京紫金山,汉秣陵尉落子文死于此,故又名蒋山,山下有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昆山千灯人。祖上曾世代为官,明末家势败落,父顾同应,只是一名没有取得做官资格的副榜贡生。炎武出生后由生母何氏将他过继给叔祖顾绍芾的守寡儿媳王氏为子。他从小多病,左眼因幼年患痘生了云翳,视力做显偏斜和迟钝。六至九岁嗣母和老师教他读《大学》、《四书》、《周易》,接着嗣祖就教他读古军事家孙子、吴子的著作和《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14岁进县学成为秀才,又读《尚书》、《诗经》、《春秋》等书,打下了很扎实的学术基础。嗣母时常以刘基、方孝孺、于谦等人的事迹教育他,要他作一个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人。嗣祖则教育他关心国家大事。
        炎武少年时代,正值明朝政治日益腐败,满汉民族上层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尖锐之际。明天启六年(1626年),14岁的顾炎武参加了"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在"复社"中与同乡归庄齐名,两人意气相投,一见如故,遂结下了终身不渝的友谊。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秋,国事艰难,加上乡试再度败北。终于把沉溺于科场中的炎武震醒。他发愤读书,遍览二十一史和全国州县志书、当代名人文集、章奏文册等,单是志书就读了1000多部,抄录有关材料,从而揭开了自己一生治学的篇章。崇祯十七年四月明朝为农民起义军所推翻,五月南明弘光政权在南京建立,他被任命为兵部司务。他从弘光政权据南京立国的实际出发,针对明末在农田、钱法、军制等方面的积弊,提出了一系列解救危机的应急措施。即著名的"乙酉四论",即《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清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政权覆灭后,顾炎武愤然投笔从戎,在苏州参加了抗清斗争。苏州兵败,潜回昆山。闰六月十五日昆山人民揭竿而起。顾的挚友归庄、吴其沆等都投入了这场可歌可泣的抗清斗争。七月初六,昆山城破,归庄虎口余生,吴其沆惨死血泊,炎武的两个弟弟死难,他的生母何氏也被清兵砍断了右臂。炎武其时恰至常熟语濂泾探视嗣母,得以幸免。十四日,清兵占领常熟,其嗣母绝食十余日后去世,临终留下"勿仕二姓"的遗训。他在军败、国亡、母死的惨痛、悲愤心情中,昂起头,进行深入隐蔽的反清斗争,并以勾践复国自勉。
        清顺治十四年秋,45岁的顾炎武决定到北方游历,继续进行抗清斗争。从这年起,便开始了他以后20多年转徙不定的生涯。这一时期他不仅写下了大量的短篇诗文,也纂辑了《营平二州史事》等著述。且对早年辛勤编写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以历年实地所见进行增补,古韵学的专著《音学五书》也加快撰写。康熙元年(1662年)起,他北游的踪迹扩展到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各地,全部精力几乎都用于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日知录》的写作,于康熙九年将《日知录》初稿8卷公开刊行。后经增补,在他逝世前夕脱稿,共成32卷。使其感到振奋的是他在《日知录》中所提出的若干见解,意与浙江余姚的著名学者黄宗羲所著的《明夷待访录》不谋而合,康熙十四年八月,顾来到山西祁县,当地学者黄廷(木式)为他构筑书屋一幢。康熙十六年,65岁的顾炎武来到陕西华阴,定居于王宏撰家。仍不忘天下,认为"华明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与三侄书》)。从中可以看出,炎武定居华阴是和他的一生志愿抗清密切相关的。
        顾炎武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倡导经学研究,反对唯心空谈,以"博学而能贯通"、"征实去伪"著称。他毕生精研经史,勤勉好学,以深湛的学术造诣而名著朝野。明亡后,炎武虽然孤忠耿耿,终身不仕清廷,也毫无颓丧之情。清廷虽几度征聘,他都拒绝。他主张"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病起与蓟门当事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源出于此)。"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以日知录》),成为他一生探讨的中心课题。  
      他主张为人要"行已有耻"(《与友人论学书》),也就是持身要有廉耻,他平生最痛恨那种花言巧语取媚于人的小人,晚年时,他的三个外甥--徐氏三兄弟都已做了大官,几次写信劝他南归,答应给房子和田产,炎武回信坚决拒绝。
        康熙二十年,炎武以69岁高龄,自华阴出游河东,不幸病倒,第二年初又因马上失足坠地,病死于山西曲沃,年70岁。后其嗣子衍生运棺故里,葬千灯。著作还有《左传杜解补正》、《九经误字》、《石经考》、《二十一史年表》、《历代帝王宅京记》、《昌平山水记》、《山东考古录》。《金石文字记》、《谲觚十事》、《求古录》、《菰中随笔》、《救文格论》等。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