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州人物 > 近现代人物

陶一球

生卒年:1905~1973年

名称:陶一球

交替名称:又名杏泉

    又名杏泉。昆山夏驾桥人。地主家庭出身。父早亡,赖母抚养长大。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性喜游泳、打猎,枪法极准,时人谓之"陶一枪"。抗日战争前夕,组织地方自卫团。"八·一三"后,率自卫团昼夜奔忙,为维持地方治安,支援抗日前线做了不少工作。上海沦陷后,受到共产党的影响和教育,于民国28年(1939年)  8月在家乡创建昆山地区受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力量,群众称之为"陶一球部队"。9月初,陶一球部和国民党(艹录)葭区自卫队部分人员合并,成立昆山县二、三区联合抗日大队(简称"联抗"),进行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当地的日伪势力,部队活动范围东至安亭、葛隆,南到(艹录)葭、花桥,西达青阳港,北抵太仓塘等地。使这些地区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区。
        民国29年5月,陶任新四军江南抗日救国军第三支队副支队长,后因地方工作需要,未随部队活动,留昆东继续开展抗日斗争。是年,经中共昆(山)嘉(定)县委书记刘开基(石伟)介绍,谭震林代表党组织批准为中共特别党员。8月,东路特委任命其为昆山县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行使县长职权,并以其名义公布过关于田赋和减租减息的规定和布告。翌年1月,江南抗日救国军政治部任命其为昆山县县长。3月,江南行政委员会筹备会成立,任委员。民国30年,"皖南事变"后,党组织动员其去苏北工作,在等待交通员准备去苏北时被人告密,道日本宪兵队逮捕,狱中备受种种酷刑,宁死不屈,经党组织及各方努力,于民国32年获释。嗣后,与中共中央社会部上海办事处(以下简称上海办事处)建立工作关系,经常把昆山地区日伪的军政动态、兵力部署等向上海办事处汇报。抗战胜利后,经上海办事处领导同意,在民国34至36年间担任国民党昆山县蓬阆区区长。民国37年后,任国民党蓬阆区分部书记。是时,常将国民党的有关材料提供给上海办事处,1949年春,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掩护被国民政府全国通缉的地下党员俞守中。解放前夕,在党领导下,做好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昆山的工作。陶掌握了一支地方自卫队,促使一些国民党的县参议员、乡保长参加地方应变工作,为完整地保存枪支、档案、粮食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起了一定作用。
        陶一球性豪爽,重民族气节,仗义疏财,民国33年9月其外甥陈祖勇等人在"联抗"偷了一挺机枪外逃卖掉,抓获后,他大义灭亲,将陈处决。为创建"联抗"及提供部队给养,他不惜几度变卖祖上田产600余亩。解放后,陶要求恢复党组织关系未获解决。以后,被推举为苏南区特邀人民代表和昆山县特邀人民代表。1953年,到上海市沪东体育场做事务工作。1965年退休。"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于1973年7月4日含冤而逝。1980年3月,中共上海市杨浦区体委总支委员会为陶一球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86年5月盟日中共上海市杨浦区组织部恢复其党籍。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