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铜鼓和郭公砖

苏州日报 20040205 一卷90页

■金学智

诸葛铜鼓陈放在网师园主厅万卷堂正中,置于架上,为重要摆件,这只鼓在苏州园林群里,也独具一格。这种型式的铜鼓,相传为诸葛亮所创制。它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电用于宴会或乐舞中,大量出土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时间在汉或汉以后,是否汉代之器,是否饰有五铢钱纹是一个重要标志。此鼓用青铜铸成,应该说它是很有历史人文价值而且具有独特形状的传统工艺品。清薛福成《振百工说》:“诸葛亮在伊尹(商初大臣)伯仲之间,所制有木牛流马,有诸葛灯,有诸葛铜鼓,无不精巧绝伦。”清赵翼《关索插枪岩歌》自注:“蛮村多铜鼓,皆云诸葛鼓也。”这条注也值得注意,它又称诸葛行军鼓。出土之铜鼓,直径不一,大者在100厘米以上,小者仅十余厘米。网师园万卷堂上的诸葛铜鼓,直径75.5厘米,高41厘米,基本上是属于大型的。其鼓面鼓身皆有极细密的白花纹围绕,但无五铢钱纹,两侧各有“系”耳圈,供穿绳以便悬挂、敲击或提拎携带。鼓身略向内凹进,呈优美的曲线形,偏下处有凸出的阳文一圈,底部空,为单面鼓。鼓面中心,有不大的太阳纹,是敲击的最佳部位。太阳射出的六道光芒,象征音响的传播、发散,“响”与“亮”本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太阳周围,有五道逐渐扩大的晕圈,象征由中心向四周逐渐扩散的层层声波。鼓面边缘:铸有立体的蟾蜍四只(汉末出土者有六只的)。有人曾据蟾蜍将太阳释作月亮,因为传说中月宫有蟾蜍,这可备一说。网师园的诸葛铜鼓,造型古朴而美观,纹饰细密而大方,风格敦重而端庄,通体遍染铜绿,更显得古色古香,精巧绝伦,置于万卷堂内是很合适的。                                                           

    郭公砖俗称琴砖,置于在网师园琴室中的琴桌上,古时,把它放在七弦琴下,作为特大共鸣箱,可加强共鸣,倍增琴的音量,并提高音质。明王佑《新增格古新论.古琴论.琴卓>:“用郭公砖最佳……砖公砖、灰白色,中空,面上有象眼花纹。相传云,出河南泥水中者绝佳.....砖长仅五尺,阔一尺有余,此砖驾琴抚之,有清声泠泠可爱。”清周亮工《是影》卷二:“余乡多郭公砖,体制不。江南人爱之,以为琴几。荥泽、荥阳尤多。郭公不知何时人……”网师园的郭公砖也较大,长152.5厘米,宽44厘米,正面四周有绳纹,通体有细花大网纹,古雅可爱,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