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原创《丝绸之路》长卷为“一带一路”科普

苏州日报 20151211 B第01版

■施晓平、王洁


 
  在“一带一路”宏伟战略稳步推进之际,一幅苏州原创的《丝绸之路》彩绘长卷完成并亮相。这是首件以长卷形式全景再现我国5000年灿烂丝绸文化的作品。本期苏周刊专门对话学者、丝绸史研究专家丹青,项目总策划人、苏州市科普促进中心主任朱利荣。两位专家希望,通过这一长卷更好弘扬苏州和中国的丝绸文化,为苏州重振丝绸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施晓平实习生王洁

  创作缘起:让人5分钟了解丝绸之路

  苏周刊:朱主任,作为项目总策划人,您怎么会想到制作这一长卷的?
  朱利荣:这里有三个因素。首先,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可考的丝绸历史已有5000多年,丝绸之路开拓了人类最具影响力的文明交往通道,对亚、欧、非地区文明的相互融合与吸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苏州又是著名的“丝绸之府”,直到今天,丝绸仍是苏州的重要产品,也是苏州形象的典型代表。就像专家所说的那样,丝绸之于苏州,就像香水之于法国、钟表之于瑞士。
  另一个因素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丝绸之路”重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给丝绸带来了新的机遇,所以我2013年就开始策划这一项目。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盛事也进一步说明,制作这一长卷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个因素是,在许多百姓心中,丝绸文化离我们很近,但丝绸之路却好像离我们比较远。丝绸之路承载的历史、文化,许多人觉得难以理解。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大家弄清楚。
  苏周刊:丹青老师,您来自以丝绸和文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吐鲁番学研究院,自己也长期研究丝绸文化。您能说说,中国丝绸真有5000多年历史吗?
  丹青:这是许多考古证据都可以证明的。
  比如1926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半个蚕茧,据考古学家李济和昆虫学家刘崇乐的研究,断定为桑蚕茧,是用锐器切去了茧的一部分,证明当时的人已开始利用桑蚕茧。西阴村遗址所处的时代为仰韶时期,距今约5600-6000年,这为人们研究丝绸起源提供了实物。
  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丝线、丝带和平纹绢残片,经C14测定和树轮校正检测,时间距今5000年以上。
  再如1983年在河南荥阳城东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有炭化的丝织物,距今5000-5600年。
  苏周刊:那“丝绸之路”历史可追溯到什么时候?
  丹青: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时,丝绸之路便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多用途大通道。从那时算起,到现在已有2100多年。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古代商路称为“丝绸之路”,后被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
  苏周刊:丝绸之路到底是怎样一条路?
  丹青:它并非只有一条,而是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组成,一共至少有6条。
  陆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以下3条线路:
  沙漠绿洲之路。这是最重要的商道,从长安(今西安)出发,途经西域、中亚,通往西亚、南亚,向西可达地中海沿岸直至罗马;
  北方草原之路。从长安出发,向北经欧亚草原通往西亚、欧洲,又称“皮毛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是从四川经印度通往中亚的道路。唐代从长安出发,经甘肃、青海到达西藏,并可通往印度的“唐蕃古道”;还有从云南和四川经缅甸或西藏通往印度的“茶马古道”,这些都应该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
  海上丝绸之路是由中国古代沿海港口出发通向不同方向的线路,也有3条:
  一是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二是到东南亚诸国的,三是经南亚、阿拉伯半岛至东非沿海诸国的。
  苏周刊:为何选择长卷这一形式展示丝绸之路?
  朱利荣:看了上面的内容,大家就会觉得,丝绸之路是比较复杂的。科普工作就是做“翻译”,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考虑到绘画比较直观,所以项目之初我就想到了用“绘图+简要文字”的方式,又因为要表达的内容多,所以决定做成长卷。
  我的目标是,开发一个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通识浅读版作品,让普通人用5-10分钟时间就能明白丝绸之路是怎么回事。
  想法提出来后,我征求了许多专家、朋友的意见,得到一致认可。大家认为,这是一个文化跨界融合的好创意。
  于是我和一批志同道合者开始了行动。

  过程回溯:20余人构思创作两年交“答卷”

  苏周刊:能否介绍一下《丝绸之路》长卷的总体情况?
  朱利荣:《丝绸之路》长卷的人物、场景均为原创。根据色彩可分两个版本,一个是线描版,只有黑白两色,全长21米,宽0.32米;另一个是彩绘版,是将线描版扫描进电脑后再创作的,然后可以根据需要的尺寸打印,最大做到60米长也没问题。这次亮相的全长14.6米、高0.3米,其中画心长12.2米、高0.22米,苏周刊:一共有多少人参与了项目创作?
  朱利荣:算下来要20多人。
  其中线描版画卷由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画家邱中巍担当;彩绘版画卷由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马路教授团队10多人创作;
  10多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则一起为项目把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创专家王鹏担任策划顾问,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美术评论专家曾陆红担任美术顾问,视觉艺术专家、丝绸之路学者、摄影家尔冬强担任视觉顾问,国家级丝绸专家钱小萍担任丝绸顾问,江苏凤凰传媒集团黎雪担任出版顾问,苏州丝绸博物馆副馆长王晨担任史料顾问,著名辞赋家高志其担任辞赋顾问,文化学者汪长根担任项目顾问,世界遗产专家周苏宁担任遗产顾问。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考古文物界泰斗谢辰生为项目题了字,国家一级美术师、苏州国画院原院长周矩敏也为画卷题跋。
  苏周刊: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
  朱利荣:从2013年策划之初起,我就开始关注丝路文化和人文历史,2014年初通过查阅书籍、互联网和到博物馆实地参观等办法,搜集、挖掘、整理资料,于2014年底初步完成了《丝绸之路》策划稿。
  今年4月,邱中巍先生开始绘制《丝绸之路》线描版。初稿问世后,项目创作组通过多次讨论,数易几稿,再征求专家和各界人士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初稿内容基本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实际情况,建议从色彩、史料的真实性、人物的美观度等方面进一步下功夫,争取做成精品。
  此后,项目创作组决定进行二次创作,于今年8月中旬至11月中旬,由马路教授团队完成了《丝绸之路》彩绘版。
  苏周刊:创作过程有没有难忘的人或事?
  朱利荣:这个太多了。比如邱中巍先生每天一有空余时间就画,每天都要深夜才休息,画到最后手都僵直了,手上都是老茧。
  马路教授团队用电脑制作时,除了给作品加色,也动了不少脑筋进行编辑、调整,更好塑造秦始皇、唐太宗、玄奘等形象。
  算下来,两个版本前后修改了近三十次,真的很不容易。

  画面内容:十个板块串起5000年丝绸史

  苏周刊:长卷画面以什么为顺序?分几个板块?
  朱利荣:总体上以时间为顺序,一共分10个板块,从右到左依次是项目缘起、商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魏晋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时期。通过串联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反映了从5千多年前栽桑养蚕到当今社会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全过程。
  苏周刊:画面上一共画了多少元素?
  朱利荣:包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大部分,其中有三大名锦(南京云锦、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九大市舶司(泉州、广州等处)、丝绸之路33个沿线遗产地、77个非遗传承人,与丝绸之路有关古代史料40多本,涉及主要历史人物近80名,涉及重大历史事件70多个,共190多处,辐射40多个国家,
  苏周刊:这些内容是如何确定的?
  朱利荣:先是我提出策划方案,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认为,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沿着这条通道,中国传入西方的主要有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西方传入中国的主要有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葡萄、石榴等;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传到西方,西方的数学、医药和天文学传入中国。因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合作的桥梁,在东西方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这些内容都要反映在长卷里。
  苏周刊:其中有没有经专家们力争才放进去的内容?
  朱利荣:有的。比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丝织品,这是1995年10月中日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的,上面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汉隶文字。经研究,这是汉代的织物,上面的“中国”是指黄河中下游的京畿地区及中原,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今天的国家概念;“东方”是中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的天穹位置,“五星出东方”指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颗行星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即“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现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意思是,出现五星共见东方之天象则于“中国”军国大事有利。这一说法当然没有科学根据,但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同时它证明汉民族很早就对这块土地进行治理了,所以有专家竭力建议放进去,最后得到了项目组的认同。
  苏周刊:长卷中有多少是跟苏州有关的?
  丹青:我初步统计了一下,一共有20处,占总量的1成。除上面提到的宋锦、苏绣外,还有工业园区的草鞋山遗址,因为那里发现了6000年前炭化纺织品的残片;有吴江盛泽的先蚕祠;有吴楚争桑故事;有伍子胥像,因为他兴办水师,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还有南宋诗人范成大的“采桑时节暂相逢”诗句;有郑和下西洋的画面,因为苏州太仓是他们的启锚地;有明末清初苏州人孙云球的画像,他是光学家,著有《镜史》,见证了丝绸之路让光学技术从西方传入中国;还有苏州织造府,作品《耶稣像》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的刺绣大师沈寿,见证近代中国蚕丝业兴衰的江苏蚕丝学校,被称作“现代黄道婆”的著名蚕桑专家费达生,国内第一家国家级丝绸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振亚丝织厂、东吴丝织厂,获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银质奖的机织纶毛绒型人造血管,国内第一家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APEC领导人服装面料供应商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的“上久楷”牌宋锦……
  苏周刊:苏州的内容放这么多是否合适?
  丹青:前面已经提到,苏州是著名的丝绸之府,产品为丝绸之路的交易创造了条件。同时,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而且因丝绸之路而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苏州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内容应该得到重点反映,这样可以把苏州元素这个根和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挖掘好,从而立足本土、面向世界。
  苏周刊:就画面而言,这样画或那样画有什么依据吗?
  朱利荣:每一个人物的塑造、每一个情景的再现,都尽可能忠实于历史,一般根据时代背景、人物特点等绘制。邱中巍先生曾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工作过,对丝绸比较了解,当然他不可能像考古专家那样对每个细节都梳理得很细,但他尽量做到大前提不错,而且大小都是按比例来的。同时,通过不断请大家挑刺、修改,画面内容不断完善。
  苏周刊:画面你们是如何精益求精的?
  朱利荣:比如王昭君,当时有人提出服装要素一点,我们认为她是代表汉民族去和亲的,应当穿红色衣服,这样比较喜庆。
  再如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开始想画他拿了弯弓,但后来专家提出,这幅作品是要面向世界的,要传递我们热爱和平的信息。所以现在画卷中的成吉思汗是端坐着的,很平和。
  类似的例子很多,对细微的地方我们也从专业考量,比如纹饰调整了很多,最后越磨越细、越磨越精。很多时候我们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因为我们想,这部作品不仅代表了苏州,还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我们要负好责任。

  今后打算:开发利用更好弘扬丝路文化

  苏周刊:丹青老师,对《丝绸之路》长卷的价值,您怎么看?
  丹青:我觉得,它最大的价值是展示了中华文明最核心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历来崇尚“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为贵”的理念,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人文精神凝聚社会各层面。这幅作品就是展示中国走文明对话与和谐发展之路的。
  其次是时代价值。《丝绸之路》画卷创作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理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证明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没有中断,而且还在继续奉献下去,可以帮助人们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三是历史文化价值。画面经过严格的史书考证和专家论证,不但演绎了5000年丝绸文化,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提供了有效路径,还是全世界文化交流的见证。
  四是艺术价值。《丝绸之路》人物创作设计上保证了视觉美感,画卷修改成型后又符合人们的浅读习惯,所以可满足各层面读者的需求。由于《丝绸之路》长卷题材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听说还将用世界级非遗宋锦技艺织造,所以可做到世界遗产与非遗的完美结合,具有独特性、艺术性。
  此外,长卷还可促进商贸交易、旅游合作、文化交流、民间往来,构建利益共同体,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可以引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理念的人相融交织、理解支持,促进异质文明的对话与交往……
  总之,《丝绸之路》画卷力图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多视角、多维度立体空间的传播,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青春,真正做到静态保护、活态利用、动态发展。画卷传播了丝路文化,弘扬了丝路精神,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可持续发展工程。
  苏周刊:围绕《丝绸之路》长卷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朱利荣:《丝绸之路》彩绘版长卷将按照国际艺术授权运营规则,对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播放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等权利进行多视角空间传播领域的开发运作。
  苏周刊:具体怎么做?
  丹青:丝绸之路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蕴含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至今我们可以继续利用。它的传播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
  有鉴于此,建议结合社会需求和产业化要求,根据《丝绸之路》长卷开发各类艺术衍生品,如各类礼品、商务用品、影视作品、动画片,出版画册、挂图、电子出版物、连环画和相关书籍等;还可以做巡回展览、展馆多媒体展示,雕塑、油画、国画、漆画、书法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等;长卷除用宋锦织造外,还可通过多种非遗传统织造技艺表现;在新媒体时代下,长卷还可推出多维互动感官体验、微信公众号实时展示、公共文艺活动自媒体传播、文化沙龙、文创开发等多种传播方式。
  朱利荣:丹青老师的建议非常好。目前我们已向有关部门申请版权保护,同时还将进一步邀请专家论证,做成画册出版,今后还将推出更多的举措。我相信,在多视角空间传播下,古代丝绸之路凝聚而成的丝路文明史,必将在交流、融合、合作、创新和共赢的利益诉求中携手发展共进。

  人物简介
  丹青,学者,散文家,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研究员。1955年生于北京,发表散文、随笔、小说、诗歌、论文7百余万字。1992年追随中国著名古建筑保护与研究专家罗哲文,学习文化遗产与名城保护,2012年被中国考古文物界泰斗谢辰生收为弟子。曾任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秘书长,现任中国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遗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副主席等职,2008年被评为首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人物。
  朱利荣,1964年生,吴江区人,苏州市科普促进中心主任,第二、三届苏州市科普促进协会秘书长,农工党苏州市经科委主任,中国生产力学会策划专家委员,中国生产力学会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基金会外联部主任,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长城站文化建设负责人,“谢孝思星”“苏州园林星”“和合星”等小行星命名活动策划组织者,被授予苏州市“首席科普专家”称号,参与10多项国家、省、市级科普项目并获得荣誉,策划组织出版科普图书10余本,发表论文20余篇。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