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鉴伯:父亲金声伯给的折扇不舍得用

城市商报 20150426 B04版

■赵炜

采访的那天,阳光正盛,丝丝光缕漫散在门口,殊不知里面住着苏州评话界的大家金声伯。子承父业,金鉴伯也说了大半辈子的评书。一代名家归于幕后,只能从音频视频里再品味他“巧嘴”里说出的“包公”“三侠五义”和“武松”。幸好,那些关于说评书时所用的旧物,金鉴伯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不论是父亲的,还是自己的。
  走进书场里听一场评书,那是和记忆中、收音机里不一样的。

  □商报记者赵炜文实习生陆怡摄

  评书用的道具,醒木折扇都是宝贝

  自己和父亲都说了一辈子的评书,那些留存下来的老道具自然不会少。金鉴伯从房间里细细寻觅出家藏的一些唱评书时所用的旧物,整整齐齐摆在了桌上。金鉴伯子承父业,也同父亲一样为人谦和。他穿上了多年前的旧长褂,说书人的架势就显出来了。灰色的长褂虽然是多年前定做的,但如今看起来丝毫没有褶皱。金鉴伯说,再旧些的衣裳早已都处理了,现在留下的一些也权当是纪念。
  话说说评书道具顶顶重要:醒木、折扇和手帕。而醒木和折扇,在金鉴伯眼中是最有意思的。金鉴伯手中的醒木是友人赠送的,白牛骨制成,约莫有40年的历史了。由于频繁使用,醒木边缘已有些许的磨损。而姜黄色隐约透着光泽,被金鉴伯用出一层厚厚的包浆。年轻人很难想象,这个一块长约一寸,阔约半寸小物在说评书时,能发出“惊天响”的声音来。“这醒木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提醒接下来有重要情节,二是借力烘托出气氛。”边说着,他还教记者如何用醒木。左手的中间三只手指夹住醒木,顺势往桌上一拍,声响回荡在整个屋子里。
  父亲金声伯的醒木更是繁多,听金鉴伯说,父亲有几块名贵的醒木也都是挚友相赠,材质好的有几个从未使用过。
  折扇的使用频率更高。金鉴伯说,在评书中,折扇能让说书人转换成不同的身份:它既能当做枪杆子或是刀,化身英雄人物;它也能徐徐摇曳清风,文人气质显现;若是大扇一挥扇,带着点痞性,就是在演流氓了。自己珍藏的两把扇子是父亲给予的,也都是半个世纪前的旧物了。扇子上的书法是当代著名书法大师费新我的墨宝,在扇子上的画作也是名家所绘。“我现在都是小心翼翼存着,不敢用。”金鉴伯说,折扇的扇骨上也有了包浆,父亲之前也只有上台表演才舍得使用。
  父亲和自己与评书相处了大半生,而爷爷金满生却是研究青铜器的专家,曾在南京博物院任职。金鉴伯顺带拿出了一件爷爷在儿时送给自己的宝贝。“我现在就拿它当书镇了,但东西可来头不小。”那是一件青铜礼器的盖子,是爷爷根据文物和历史资料记载而复刻出来的,为羊首的形状,由铜、锡、锂等材质制作。金鉴伯说,爷爷一生心血投注在青铜器之上,热爱自己的工作。而父亲和自己,定是遗传到了爷爷的这股子精神。
  旧物被摆置在最安逸的角落里,而过往的回忆就封存在一张张相片里。金满生的照片,金鉴伯一家也是无意翻到,才珍藏起来。那是爷爷年轻时,与朋友在虎丘拍的照片。在泛黄的画面里,“虎丘”二字还能依稀辨认。据金鉴伯说,照片里的经幢如今在原址上已无从寻觅,于是,这张照片也算是记录下苏城旧景的见证。
  而父亲的那张照片,保存得相当完善。那是父亲年轻时的模样,浓眉大眼,英气十足。当时,他在江苏省曲艺团演艺协会的评弹团里说书。在台上,他双手比作手枪状,正在评说《双枪老太婆》选段。金鉴伯打趣道,只要是父亲登台,太太小姐们都是一场不落。
  父亲在台下的练习是刻苦的,对自己亦是如此。金鉴伯回忆儿时,父亲总会要亲自面授剧本,他不能用笔记,只能凭记忆把两个小时的片段印刻在脑海里,然后跟父亲复述。他记得自己第一次登台时,愣是冷场了五分钟,直到台下的观众提醒,他才回过神来。
  到现在,金鉴伯在评说上早已是驾轻就熟,自然离不开父亲的指导与教诲。照片中的自己是前年在杭州演出时所拍摄的,当时在开说包公。金鉴伯认为,想要说好一个人物故事,必然要做足功课,研究彻底,就像爷爷和父亲那样。在平日里,他也会出游采风,大多都是与包公有渊源的城市,诸如安徽合肥的大相国寺、河南开封等。“评书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不断精进。”如今,他在社区书场里还坚持为老人们说评书,也会去无锡、上海、宁波等地表演。他不求名利,只为发挥余热。
  当这些旧物、老照片摊放在桌上,眼前仿佛就能幻化出一个评话演员,在台上激情昂扬,或是逗趣轻松地述说着一段段喜闻乐见的故事。
  评书是老苏州人一段不可或缺的记忆。金鉴伯说,虽然听评弹的人和过去不能相提并论,但还开着的一家家书场,证明它还在发光发热。“观前街有光裕书场,石路、大儒巷、中张家巷那里都有。”他不断扳弄着手指,还生怕数不过来。
  于是,想要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喝一杯清茶,静心听一场评弹。有些人在默默坚守着,这份苏州人的情怀。那是用吴语讲的故事,讲入了耳朵里,也讲到了你的心坎里。

  金声伯

  苏州名极一时的评话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苏州评话”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津贴。
  十四岁从艺,拜评话名家杨莲青为师。十五岁名震书坛,多次获省、市、国家级大奖,多次为中央领导和国内外贵宾招待演出广获赞誉。随团多次出访香港、台湾、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八六年应北大、北京、南师、南艺之邀讲授“苏州评话的语言艺术”。
  他几十年如一日。先后对长篇评话“包公”三侠五义“”武松”进行整理加工。做到常说常新、常演不衰。他被称为“书坛巧嘴”誉满海内外,达到了继承、发展、光大苏州评话艺术的效果。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曾做专题报道。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