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了,他还坚守一爿旧书店——江澄波:给城市文化“画眉”的老书翁

城市商报 20160310 A第06版

■蔡春生


 
  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和期望。夜班编辑平时在晚间承担编辑重任,但与社会接触较少,对基层相对缺乏了解。鉴于此,商报推出“夜猫子走基层”栏目,夜猫子”们“在忙碌的夜班工作之后,白天深入一线,体验民生,以他们的视角讲述发生在平凡百姓身上的苏州故事。

  策划:沈玲 
  本期采写:蔡春生
  采访对象:
  江澄波
  90岁,书店经营者
  采访地点:
  姑苏区钮家巷文学山房

  采写背景:
  近来在编辑过程中,笔者见到有自媒体制造了一个话题——苏州杭州双城书店大PK。虽然略带炒作意味,但这次“文绉绉”的较量,也反映出民间爱书人对于城市书店建设的自信与期望。采写本文,正是通过一位九旬书翁、一家百年书店呈现书香苏州的人文魅力。
  当诚品在园区再现门庭若市的书业盛况之时,有位90岁的老书翁,在古城区的钮家巷默默守着一爿百年书铺,铅华洗尽,初心未改。
  老人叫江澄波,1926年生,他精神矍铄,腿脚都健,眼睛耳朵也灵便。虽然几个月不曾联系,但记者在电话里尚未自报门户,他先已辨出口音。他的习惯称呼是“某先生”,言行举止都带着旧时书卷气。
  文学山房创办于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山房在江澄波祖父江杏溪、父亲江静澜打理下,在苏州旧书业界颇负盛名。百年光阴流转,书店曾起起落落,主人曾颠沛流离,但最终,依然在苏州,依然在古城,依然幸存着这一块书业老招牌。有江澄波坐镇,书店便还传承着从前的风骨。
  有时江澄波会说起书店的旧掌故,以及政界、文化界名流如何低调而又文质彬彬前来淘书的往事,风流蕴藉,煞是醉人。即便近些年,书店也不缺知名“书虫”的光顾。藏书巨擘黄裳未辞世前常鸿雁传书,来信交流;如今颇为有名的藏书家韦力也多次专程赶来,采访书店旧痕,并在春节时寄来了他特制的木质贺年片。
  “发潜彰幽君独秀,蜚声卓越在书林。”这是史学家、文献学家谢国桢对江澄波的赞誉。古籍业界,江澄波的名字无人不晓,他当之无愧是个满腹学问的版本学家,却一贯低调谦逊,从不认为自己是“家”,只觉是书店行业的寻常一员。一年365天,文学山房旧书店只在春节期间打烊两天。每天早晨9点,老人步行至书铺,准时开启这间20平方米的小店。店面朝北,冬冷夏热,但老人不在意,常年有书香相伴他已知足。老人身体也好,全无龙钟老态,站着与书友一聊几十分钟仍精神抖擞。
  老人每天在店门前撒几把米粒。若干年前苏州城一场大雪,老人从报纸上看到鸟儿无处觅食,便心生怜悯,每天在门口放米喂鸟。觉察到这个利好,门口粗壮繁茂的广玉兰树间栖息来了众多麻雀。麻雀胆小,觑见下方没人,方才叽叽喳喳落下来啄一阵子,旋即又匆匆飞回树上。即便春节休息的两天,老人都不忘来到店门口放米,生怕鸟儿饿着肚子。如今这已成了书店一景,细节处见情怀。
  文学山房的书,年纪轻的”是“当下的,年纪大的”有明代的。觅“得与苏州地方文化相关的珍稀版本,老人首先考虑留给公家,随后才是转让给个体藏家,他将这视作文学山房的社会责任。倘若不是做些古籍经营和修复业务,单靠新旧二手书,这间小小的书店恐怕仅能应付两千元一月的房租。不过老人并不想做成纯粹的古籍铺子,他喜欢普通市民前来淘书的感觉,“让大家各取所需吧”。
  老人尤为着意经营的是吴文化类书籍,新旧都有,品目丰富,有些二手书是如今各大书店都付之阙如的。常有“书虫”来拜托老人淘寻难觅的书,倘能解决顾客难题,老人会从心底里欢喜。
  这家百年书店的价值日渐得到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2015年它被评为苏州市优秀特色书店,并得到一些资金补助。老人对这笔补助金的使用很是慎重,“要对得起政府的关心,”他考虑再三,最终把钱都用来打造书橱了。“店里几口旧书橱记不清用了多少年哉,搁板也被书压弯了,当初置办时一口橱才20块钱……”
  许是声名在外的缘故,记者在书店两个小时内,不时见到顾客前来看书挑书,男女老少皆有,一个个都是斯文的气质。老人笑着说:“还常有外地游客,特地来书店拍照,要与我合影。”可见,尽管这个行业看似并不景气,但一家百年底蕴的旧书屋自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老人有个经典的比喻,他用两道眉毛来形容书店——书店好比城市的眉毛,眉毛看似并不重要,但缺了它,五官再精彩看着也乏味。
  如此说来,江澄波老人正是一个给城市文化“画眉”的老书翁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