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瓶庐──百年追忆常熟翁

苏州日报 20050414 六卷011页

■吴正明

熟虞山西麓勃鸽峰下,有翁同鹜龢被谴归故里后闭门思过“瓶隐庐”,亦称“瓶庐”。整整一百年前,七十五岁高龄的翁氏就在该处寿终正寝。  

    翁同龢,字叔平,又字卢甫,号松禅,晚年又自号瓶生,取隐于瓶、守口如瓶之意,深居简之处曰瓶庐。该地原为翁氏丙舍,建于同治年间,距其父心存于道光二十七年购置之翁氏新阡仅百步之遥,地在虞山西麓谢家浜。

    瓶庐西临尚湖,是一座简朴的京式院落,主屋有上下两屋,一为卧室,二设客厅及仆人住处,另有附屋若干,缀以竹篱、茅亭、池塘假山等景,方志谓“登楼揽翠,开轩西湖.具有山林胜致”(《重修常昭含志·名迹志》),是常熟的一处名迹。

    翁同龢开缺回籍后又交地方有官严加管束,一直深居于山中瓶庐,他曾为此一归隐之处自镌门联曰“原思环堵,泄柳闭门”,以孔门弟子原故事,表示自己住蓬户、穿褐衣、吃蔬菜而安然处之,不改其乐,又以孔门弟子张之子泄柳故事。以示闭门谢客之意。翁氏息交绝游,曾在瓶庐南便门外凿一大井,传为备慈禧加害时自裁之用。该井至今尚在,可见其当年忧愤惊恐之情。

    翁同龢晚年自号“瓶庐居士”,1920年其门生刊行其遗诗曰《瓶庐诗稿》,同年为翁氏九十生辰,在京门生在陶然亭成立“瓶社”,辑印《瓶社诗文集》等,皆与“瓶庐”有关。

    1921年,翁氏门生、南通张謇来常熟祭扫,见瓶庐“楼久扁封,板木朽坏,墙桓多有坼处,”特为斥资修缮。1937年,该处曾遭日寇,但尚存部分劫余。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当地文管部门略加修葺并增筑围墙保护,瓶庐已于198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翁氏丙舍与新阡附近,有一座占地109公顷的“宝岩生态观光园”,是虞山旧景新辟的一处旅游景点。园内高树修篁,叁天蔽日,泉壑池涧,清流不绝,虫鸣鸟啭,生意盎然。占刹名墓,隐现于深涧幽谷;鲜花茂草,漫布于林间曲径。前几年,生态园里突然搭建起一座草屋,题额“瓶庐”,原来是为了拍摄电视连续剧而一时作假。然而,草屋不除,误导游人,见者颇多惘然。其实,真正的瓶庐还应该是前述登楼面湖的翁氏丙舍遗迹。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