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如果有天堂,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

苏州日报 20151023 B第01版

■黄洁


  今年10月17日,常熟图书馆迎来了百年华诞。
  “莫笑耕夫多识字,梁时便有读书台。”“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靠读书。”常熟历来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自北宋至清末,特别是明清以来常熟就是中国的私家藏书中心地,涌现出了数以百计的藏书家和闻名遐迩的藏书楼,如明末赵氏脉望馆,清初钱氏绛云楼、毛氏汲古阁,清中期张氏爱日精庐、陈氏稽瑞楼,清末瞿氏铁琴铜剑楼等,在全国都是赫赫有名的。
  常熟人虽好藏书,但并不保守,乐与人分享。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1915年,常熟市图书馆建立了起来。百年来,常熟图书馆继承了常熟悠久的藏书文化,秉承了爱书、护书、藏书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图书馆人以维护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即使在抗战时期和“文革”这样的环境下,珍贵古籍几度受到冲击,遭遇危险,但历劫不灭,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今天,常熟图书馆以藏有20余万册质量较高的古籍著称,并列全国县级图书馆之首,馆藏古籍中,有283种、2748册古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5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78部古籍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有不少是海内孤本。这不仅是当年私人藏书家的慷慨捐赠,更是一百年来图书馆人辛苦护持的结果。近年来常熟图书馆获得“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
  同时,常熟图书馆加强对古籍善本的修复、保护、研究工作。2014年,经过10年的努力,常熟图书馆将馆藏的600万字的反映清末民初以常熟为中心的江南区域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清史工程”《徐兆玮日记》整理出版。成立虞山文化研究所,成功举办“书香古里”阅读节暨海峡两岸铁琴铜剑楼藏书文化论坛,先后编辑出版了《历代名人咏常熟》《常熟藏书印鉴录》《馆藏古籍善本图录》《铁琴铜剑楼题咏》等文献。成立常熟市古籍保护中心,指导全市古籍保护工作,编印《常熟古籍保护简报》。今年在常熟图书馆百年馆庆之际,还编撰了《常熟藏书史》,深入挖掘百年辉煌背后的精神遗产。同时,推进古籍数字化,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建成了《徐兆玮日记》特色数据库、常熟老照片数据库、常熟地方文献数据库,以及金曾豪文学数据库等。
  随着人们知识消费方式的变化,常熟图书馆和其它图书馆一样面临着难题: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形式是总分馆制,在市、镇、村(社区)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已经建立完善的情况下,图书馆下一步该怎么走?如何破解?常熟图书馆开始了“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图书馆+组织”“图书馆+场所”的新型分馆形式,“图书馆+教育”的联盟合作模式,应运而生。这样的探索还在进行和深化中。
  今后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会如何?未来的图书馆又将是什么样?近日,我们专访了常熟图书馆馆长李向东先生。“公共图书馆应体现社会公平和文化包容,为民众平等获取信息、参与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说,我们图书馆人就必须不断改变和超越自己,通过凝练特色、彰显个性,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李馆长如是说。

  现代公共图书馆
  与藏书楼有共性

  苏周刊:常熟明清以来就是中国的私家藏书中心地,藏书楼众多,其中,铁琴铜剑楼、绛云楼、汲古阁、脉望馆等藏书楼闻名遐迩。在您看来,现代图书馆与古代的藏书楼相比有什么不同,核心是什么?
  李向东:现代公共图书馆与藏书楼有共性,都注重文献资源建设、“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一脉相承。不同之处在于服务理念、对象、功能定位。中国古代藏书楼由于受到小农意识、宗法制度、科技落后、图书数量少及没有足够的读者群等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封闭性。“书藏”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并非绝对地封闭保守,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像常熟的藏书家多数是开放者藏书,藏书致用、流通古籍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他们通过编印家藏书目来传播藏书信息,或以刻书为己任来广传秘籍,或提供借用以共享私藏。如钱谦益在绛云楼失火后,把烧剩下的书全部赠送给别人,脉望馆赵氏父子通过精校刊刻、编目撰跋、提供阅抄等途径交流私藏。所以,古代的藏书楼也具备了近现代图书馆收藏图书与提供书籍供人使用的知识信息收集与传递的基本功能和核心属性。而私家藏书文化传统,特别是藏书精神、开放思想至今为公共图书馆所继承和发扬。应该看到,不管是古代的藏书楼、近现代的图书馆,还是以后的数字图书馆,都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它们都受当时特定社会条件的制约。
  现代公共图书馆注重以人为本,不仅是文献资源中心,还是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文明素养,以及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社区。所以我经常说,公共图书馆要向两方面吸收营养,办出特色:一是弘扬古代藏书楼精神,注重文献资源建设,提高采编质量,以资源吸引读者。二是借鉴西方公共服务理念,发挥阵地功能,以活动凝聚读者,以人性服务使图书馆成为市民第三空间。
  苏周刊:近几年,图书馆在阅读人数、人群、借阅书的种类等方面是否有所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变化又说明了什么?意味着什么?
  李向东:图书馆正面临一个好时代。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建设日新月异,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浦东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一些巨舰型馆引领城市公共图书馆建设,且服务创新不断。以城市阅读节为代表的各类阅读活动丰富多彩,总分馆体系覆盖市、镇、村。阅读推广组织、阅读推广人带动了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以效能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促进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功能升级。从社会层面上来说,阅读越来越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选择,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逐步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一些关键数据可以看出变化:到馆人数、外借阅次、人均藏书、人均借阅率逐年上升,虽然阅读的群体中少儿、老年仍占绝大多数,但中青年的占比快速提升,借阅的种类也正以武打言情类占绝大多数向多元阅读发展,说明市民阅读的兴趣、层次、品位逐步提升优化。

  “图书馆+”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市民的“大书房”

  苏周刊:阅读推广是非常重要,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使更多的读者愿意来图书馆,使图书馆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李向东:图书馆本质是人的图书馆,以书为载体,以人为核心。人气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效能的最重要标志。阅读推广的路径有二:一方面,阅读推广需要资源,馆藏书籍、数据库、装备设施、活动阵地;另一方面,需要载体平台。通过市民课堂、公益展览、各类培训讲座……使图书馆的内涵、项目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更重要的是阅读推广活动以及阅读推广组织、阅读推广人的出现,赋予公共阅读新的契机与活力。
  苏周刊:其实阅读推广还有很多方面,除了吸引人进图书馆还有哪些方面?您提出的“图书馆+”模式是否也属于推广之一?
  李向东:还有家庭阅读、社会阅读、学校阅读的指导、推广。从形态内容来说,数字阅读、经典阅读、家庭共读……可以说,阅读推广的空间,形式很多。“图书馆+”模式是阅读推广的重要一环,是完善阅读体系,建设书香城市的探索,也是实现以效能为中心的办馆模式的尝试。
  苏周刊:那您提出的“图书馆+”模式,是出于什么考虑?这种模式的成效、影响是什么?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否有了突破性的变化?
  李向东:当前图书馆市镇村总分馆体系完善,但不可否认,部分基层流通点、农家书屋存在形式大于内涵、开放不正常、门可罗雀等服务效能方面的突出问题。“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是一种探索,一种深化。为书找人,为人找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融合其他业态,寻找有人的地方、有阅读人群的地方,拓展传统图书馆阅读方式,也为其他业态注入了阅读文化元素,并依托市民卡,实现联网检索,异地通借通还、图书流动服务,方便了市民阅读,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市民的“大书房”。在图书馆+组织、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场所(茶室、公园、咖啡馆、书院……)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图书馆+科技”,运用数字技术,丰富内涵,方便读者,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的阅读新天地。

  知识消费方式的转变, 使图书馆发生重大变化

  苏周刊:随着知识消费方式的变化,以前追求的是拥有,而现在追求的是使用。这种变化会让我们的阅读和提供阅读条件、场所、平台的传统的图书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李向东:图书馆已经或者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别于中国公共图书馆近百年来缓慢变化的节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图书馆的变化会很快、很大。不变的是实体图书馆将长期存在,效能将逐步提升,社区文化功能将全面拓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一、空间再造。实体空间将颠覆传统的借还模式,适应多元阅读功能要求,动静结合,虚拟空间将以数字化为基础,资源整合,检索方便,服务人性,实现信息量的巨大化、阅读方式的智能化、获得渠道的便捷化。二是科技革命。24小时自助借还,手机图书馆、智能触摸读报机等为代表的智能服务将取代传统人工服务,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推进,数字化将使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数字公共资源实现共享。三是馆际联网、共享。真正实现天下图书馆是一家。当然,数字化的进程还有一个过程。
  苏周刊:图书馆纳入信息联盟后,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是否也需要与时俱进?如何与时俱进?
  李向东:图书馆要符合现代公共服务的新要求,要实现几个到位:服务理念的转变到位,真正以人为本;评价标准到位,效能为中心的办馆模式;组织管理方式提升到位,科学化、规范化促均等化、标准化,无论对管理者、馆员,还是治理结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馆员能力素质都带来革命性的挑战。我常说一个基本标准:又红又专又能。如果一个读者到图书馆,发自内心地把馆员称为老师,而不是阿姨,我想,这是一种朴素的标准。

  “图书馆+互联网”下,古籍的整理研究、学术的探讨依然重要

  苏周刊:现在有一个叫互联网+图书馆,这个在您看来怎么来理解?是一个虚拟的纯数字化的图书馆吗?还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复合型的图书馆?这样的图书馆还会吸引人实地进馆来阅读吗?那图书馆还需要那么多的空间、场地吗?
  李向东:“互联网+图书馆”,我觉得对图书馆来说,应该叫做“图书馆+互联网”,它赋予图书馆新的生命力。有实体的,有数字化的,有现代的,有传统的,有未来的,有古代的,是一个社区,一个多元阅读的空间。图书馆永远会吸引读者到馆,随着书香城市建设、全民阅读的推进、社会的进步将会吸引更多人到图书馆,这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与必然。
  未来的图书馆需不需要那么多场地、空间,我想答案也是肯定的。因为社区的功能,就是获取知识、交流情感、提升素养。人是不能完全依靠网络、虚拟空间的,所以图书馆是人的交流中心,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与公园、学校、商场一样,无论智能化发展进程如何。
  苏周刊:那今后图书馆工作的重点是否会转移到数据的转化,一些学术研究工作是否还要继续?
  李向东:学术研究是图书馆实力与魅力所在。运用数字技术、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极大提高古籍保护质量。但数字化不是古籍保护的全部。要从非遗的高度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古籍活起来,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所以还是要一如既往地注重古籍整理、研究,传承文脉,古为今用。图书馆的任务依然艰巨,使命依然重大。另外还要开发创新,对接创意文化和文化产品的研发。挖掘文化内涵,体现艺术水准,弘扬名城文化。当然,学术研究不仅在古籍方面,公共文化、公共服务、信息化、地方文献等方面课题很多。这方面,常熟图书馆不停在做着工作。

  当代公共图书馆
  是文化的社区

  苏周刊:您有这样一个观点:图书馆有文化娱乐功能,书籍能让人娱乐、休闲。这怎么理解?
  李向东: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增长知识、提高素养。阅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节假日到图书馆看看书、静静心,放飞灵魂,感受文化魅力,是一种休闲。但我要强调另一面,当代的公共图书馆,是文化的社区,图书馆的功能要逐步拓展。读书、看报、查资料是图书馆提供的基本服务,听听讲座、看看展览、享受无线网络服务,同样体现图书馆的功能,甚至到图书馆文化创意设计,少儿绘本体验,书法、绘画、舞蹈、钢琴,同样是图书馆的功能。抑或感受深厚的城市文化积淀。在古银杏树下展示摄影艺术,在咖啡厅品茗休闲,体验茶艺文化,甚至炎炎烈日,寻觅清凉感受,都可以成为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所以说,图书馆服务无限,当然阅读是优先鼓励的功能。
  苏周刊:所以有人说,现代图书馆是人的图书馆而不是书的图书馆,图书馆要成为知识、信息交流的空间。
  李向东:是的。人、书、馆或者说人、资源、设施平台,是构成一个馆的基本元素,而体现图书馆价值的标准不是馆的面积大小、书的多少,而是人的阅读水平,知识的获取程度,文明素养的提升,所以说,图书馆是人的馆。图书馆鼓励多元阅读,提供多种方式的知识获取路径,倡导经典阅读,深阅读,当然,与阅读相关的配套休闲服务也是服务范畴,是一个大阅读的概念。
  苏周刊:国外的图书馆在新的变化下,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李向东:比较中外图书馆的发展现状,近年我国公共馆的硬件设施,馆舍发展十分迅猛;服务创新的点也精彩纷呈,特别是古籍资源的拥有量,传统文化的底蕴是一些国外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但在服务的效能,体系的科学完善方面,服务方式的人性化,活动策划组织精深程度方面,还存在不少距离。特别是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的总体水平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在公共服务方面,有很多我们要向西方学习:例如图书馆的分布、大小,科学分析人群的阅读需求,辐射半径,图书的采编、流通的科学性,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等。真正实现有效服务、有效创新,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是服务读者、服务阅读,读者是主人。
  苏周刊:今后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会是什么样的?您理想中的未来的图书馆又将是什么样的?
  李向东: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图书馆的品位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特质。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我想将会是理念现代化、装备高科技、服务人性化、个性化。如果说心目中的图书馆,我想还是引用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人物简介

  李向东,常熟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党委委员,常熟图书馆馆长、书记,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苏州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常熟市政协特邀委员,常熟市书协理事,苏州市青年书协理事,常熟市青年书协名誉主席。编著有国家清史工程项目《徐兆玮日记》《常熟藏书史》《常熟图书馆志》《常熟图书馆史》等。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