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忆父亲亚明

姑苏晚报 20040225 一卷8页

■叶兰

按照东山当地风俗,清明、冬至、大年夜,父亲忌日我都要回“近水山庄”祭奠父亲,每次烧好一桌菜端到大厅供台,都会令我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忆起父亲在世时的许多生活点滴。

    那时,我到城里常会给父亲买些生活用品。在画室作画的父亲一拿到衣服就试穿,穿好后再走一段路到里面一间去照镜子,然后左看右看,开心得就像小孩子。一次,我给他挑了件像运动装的羽绒衣,父亲欢喜地换上后,居然顽皮地将手指放到嘴边吹口哨当起教练来了,训练我们几个听口令,立正,稍息呢。有一年秋季,我亲手织了件毛线背心给父亲,他穿了很高兴,并直夸我织的毛衣暖和贴身,从此每个冬天父亲都会穿上它。其实,那背心并不见得出众,而是慈父注意到了女儿那份浓浓的孝心,衣因孝而愈暖!父亲特别喜欢穿中装,还拿了从泰国带回的中装样式给我做样板,于是我特意请来专做老式中装的裁缝给父亲量身定做了三套,其中有一色的,有大格子毛呢的,后来都成了父亲会客见友穿衣的首选。

    山庄整修前几年,父亲没请阿姨,家务事由我做,有时父亲自己也做,来的学生也会帮着做。后来山庄翻修得差不多了,我帮父亲陆续请了几个阿姨,均因为山庄太大,动物太多,阿姨们嫌累都没能做长久,直到一九九五年,五十三岁的袁和珍阿姨进山庄后才一直工作至今。

    袁阿姨是个农村妇女。稍识几个字,可惜丈夫早逝,小辈又不孝,便到外面帮佣。来山庄后,阿姨将大小事情都打点得周到妥当,大家很喜欢她,连那些动物都格外亲近她,因为她每日悉心地照料着它们。由于经常接待天南地北的客人,且父亲待人又平和,每次到外吃饭都会带上阿姨,加上她又十分好学,一段时间后,居然烧得一手好菜,令大家赞口不绝。父亲也一而再,再而三主动地给她涨工资,尤其是知道她家里儿子儿媳不孝后,就跟阿姨说:不必难过,今后山庄就是你的家,山庄会给你养老送终。从些袁阿姨定心而知足地在山庄里每日忙碌着。直到父亲临终时,他还一再叮嘱我和大哥叶宁要照顾好袁阿姨,让阿姨晚年能有个温馨的“家”。

    在父亲身边生活了多年,即便是我做错事,他也从不发火训斥,只是稍加提示,启发我自己去琢磨其中的道理。在山庄,随父亲学画,同时学做人:对长辈的孝道,对小辈的爱护,对周围人的仁慈宽厚……他的豁达大气对我后来的作画、为人处世都起了关键的引导作用。每想至此,总会令我觉得在父亲身边度过的日子越发弥足珍贵,我接受了父亲的两样遗产:物质的和精神的。我觉得物质遗产在其次,而宝贵的是父亲留下的那份沉沉的精神遗产,是我这辈子所享用不尽的……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