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念陈本源

苏州日报 20040903 一卷4页

■范培松、金学智

数不清的日日夜夜,熬不尽的焚膏继,晷,持续奋战5年之久的《插图本苏州文学史》终于面世了,编委们的脸上终于泛起了成功圆满的喜悦。

    但是,当我们翻到书中编委的名单时,一种缺憾的沉痛,又啃噬我们的心。我们最亲密的挚友、《插图本苏州文学史》编委之一的陈本源先生却不能和我们享受这一欢乐,他悄悄地走了。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云彩。

    陈本源,大概国内学术界知之者不多,但在吴文化研究领域里,却很有名声。他是苏州教育学院中文系系主任,无论是人品、师德、学养、文心,都为师生所敬重。在筹建编委班子时,我们力邀他加盟,在工作忙碌、课务繁重的情况下,他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来了。他的高高的身材,挺拔的鼻子,书生味十足,洁净得几乎一尘不染。在当今人欲横流的世界里,竟有这样一位痴迷学术研究的真君子,他似平是从桃花源里来,不食人间烟火,身上没有半点世故昧、铜臭味。他负责编撰的宋、元部分,其中范仲淹、苏舜庆、范成大、郑思肖……都是苏州的精英,吴地的骄傲。这一系列的篇章,他或合作撰写,或独立完成,还有历代的“名篇佳作、情满姑苏”,都倾注了他的无限的深情。

    编撰一百五十余万字的书稿,是一项历时漫长而只艰苦的工程。反复的论证,细致的推敲,不厌其烦的修改,简直是一场磨难。”面对这场磨难,他始终微笑着。他留给我们的;是永恒的微笑。他负责的一编。提早几个月率先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大约半年以后,全书最后一篇文章,还想请他撰写,他依然微笑地接受了。殊不知,此时的他已身患绝症,而一向身体很好的他,竟一点也不知道。

    不久,听说他已住院全面检查,时在002年12月下旬,我们立即前往探望,他乐观地对我们说,查了,没什么,回家过元旦,把最后一篇稿子写好,力争早日出书。他依然微笑着送我们离开病房。  

    事隔两天,我们再次再去探望时,他似感觉到了什么,他从病床枕边取外出一篇未完稿说:“这  我可能无法完成了。”这位君子在病中念念不忘的是苏州文学史’。竟把稿子带到了医院,真是解不开的浓浓苏州情结。我们抖抖地接过他手中的稿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依然强忍住泪水,祝福他早日康复。  

    事情来得太突然了。过了几天,电话里传来了惊天霹雳: “陈老师走了…”我们惊愕得不知所措,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住院才17天的他,竟一下子悄然而逝,撇下了朝夕相处的家人,撇下了日夜与共的编委,也撇下了钟爱的苏州文学史……连会诊的医生也说不清他患的是什么病,怎不令亲朋好友,惊愕莫名,痛惜万分!我们仰天长叹,本源兄,我们有约在先,一定有始有终把苏州文学史编好,你怎么忍心撇下我们就走了呢?你走了,留下了难忘的岁月,留下了永远的微笑,留下了清纯的记忆,也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缺憾。惟可告慰本源兄的是,苏州文学史终于出版了。在研究署名,我们没有在你的名字上打黑框,在吴文化的领域里,你仍和我们在一起。你和苏州文学史永存,你和这部书的读者同在……。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