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利华: 史海耕耘为东山游子留住乡愁

姑苏日报 20150814 A第20版

■谷雨


  薛利华,男,1938年出生,曾做过供销社营业员、统计员,1975年调入洞庭公社任组织干事、宣传干事,后又任司法干部、食品站站长等职务。1985年4月,他受聘编纂《洞庭东山志》以来,以义务收集整理地方文史资料为己任,历时30年发表了近百篇文章,出版了《洞庭东山志》、《洞庭东山掌故》、《席家湖村志》、《东山人文》等著作。同时,利用编志所积累的丰富资料,他创办了全国乡镇级首家“东山方志名人馆”,被誉为立体的地方志,传承乡贤文化的教科书。尽管早已退休,但他仍然积极参与东山古镇、古村保护性开发和宣传工作,在东山各中小学校、成教中心课堂里,时常可见他给学生们做讲座的身影。在东山的几十年,薛利华奉献了青春,竭尽全力,修一代志书,办了一个名人馆,成为地道的“东山通”。他不仅为东山游子留住乡愁,更成为海内外东山游子接通维系乡情的牵线人。

  丰富基层锻炼,为修志打下坚实基础

  1954年4月,当时仅有16岁的薛利华,通过招工,成为震泽县湖东区渔民供销合作社的职工,当时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卖鱼和记账。“那时还没有塑料袋,居民买鱼,都要自带菜篮,如果未带,卖鱼的职工除了义务杀鱼外,还要帮忙用稻草串鱼了。”薛利华说,别看串鱼这样的小事,它却考验供销社职工的专业技能,比如,穿条鱼、昂刺鱼、黄鳝等鱼时,都要费时费心,还要讲究技巧。作为记账会计的薛利华,做事不仅很认真,而且肯干,他的踏实勤奋,不但让他很快学会串鱼这项基本功,而且也赢得了同事和供销社领导的赞赏。
  1955年,刚工作一年的他,便被单位安排进入震泽县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接受培训,那是他第一次踏入东山敦裕堂的大门,没想到,从此他与敦裕堂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时间过去了整整一甲子,当初风华正茂的小伙,如今已成白发苍苍的老人,然而,敦裕堂如今却成了他每天必去的工作场所。1956年,薛利华因各方面表现优秀而转了干。
  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薛利华又被组织安排到县法院工作,负责民事案件,当时法院人手缺乏,民事方面只有他一个人负责,遇到复杂繁琐的民事纠纷,只有一级一级向下调查,从公社到大队,从大队到生产队……有一次,在东渚,有一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意外,产妇死亡后,家属想不开,一场矛盾一触即发。获悉这一情况后,为了避免事态扩大,薛利华特意在苏州买了几本《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书籍,他又从苏州赶到东渚,召集死者家属开座谈会,并将书分发给死者家属,并反复做家属的思想工作。仅仅两天时间,便做通了产妇家属的思想工作。他的成功办案经历,也因为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而在《人民法院》杂志刊登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那时我们做任何事之前的真实想法。”薛利华说。此后,他又先后在东山日用五金厂、洞庭公社、司法局、东山食品站等单位工作过,虽然工作岗位不断变换,然而,做事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却一直没变。也正是这么多年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为他后来的方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门外汉做起,呕心沥血终得志书出版

  1985年,时任东山食品站站长的薛利华领到了乡里布置的一个新任务,当时,县里和江苏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了一个苏州地方志培训班,乡里领导选来选去,感觉薛利华做事严谨认真,而且知识面丰富,是个乡里“秀才”,于是便让他参加培训。“说实在的,在参加培训班之前,啥叫地方志我都不知道。”薛利华说,培训班结束后,他才对地方志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此后,《洞庭东山志》的编写工作也正式启动。虽然自己完全是个门外汉,但薛利华丝毫没有畏惧,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东山一个村一个村地去跑。由于东山人分散得比较多,到了后来,他寻访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东山,北京、上海、南京、四川等地都留下了他广泛搜集资料的足迹。就这样,他不停地寻师访友,不断地搜集跟东山有关的史料,整整五年时间里,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休息,哪怕是在开刀住院的情况下,床边仍然摆放满了各种史料。
  方志的特殊文体和价值,决定了它必须是客观公正、准确翔实的资料,这是修志工作的灵魂。在薛利华看来,从历史角度来讲,书写历史真实,是方志工作者应该必须做到的一件事;应写的东西没有写出来,对自己或许没有影响,但对社会是不公正的。方志工作者对历史的来龙去脉要清楚,才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而在法院的工作经历,为他培养了客观公正、准确翔实的方志人素质。
  在方志写作过程中,有一次,安徽有一位帮助他做诗词校正工作的老先生提供了这样一条线索:广州有一位东山人严孟繁,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收殓、安葬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百年后的今天,这一善举已流失在茫茫史海中。为了探源索隐,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薛利华前往档案馆、图书馆查阅资料,最后在南京市图书馆特种书籍储藏部所藏的史料中找到了相关资料,确定了这段公案,并录入《洞庭东山志》中。
  经过不懈的努力,1991年8月,洋洋53万字的《洞庭东山志》终于出版了。作为记录东山本地史实的志书,资料搜集丰富,记载内容众多,不仅反映了东山历史悠久、山明水秀、物阜民康,吴中名胜之区的特有风貌,也反映了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志书丰富、翔实的资料,浓郁的地方特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和好评。东山镇政府把它当作经济交往中赠送贵宾的礼物,在外地的东山籍乡贤,更把它当作家乡的一份厚礼。台湾的严家淦先生读了《洞庭东山志》后,也十分激动。志书参加了深圳“中华大庙会”书展和北京全国新方志成果展览,1994年获江苏省地方志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

  史海耕耘永不辍, 只为游子留住乡愁

  在修《洞庭东山志》的过程中,薛利华接触了不少海内外的东山人。他们之中有的功成名就,有的还在奋斗,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他们怀念家乡东山,同时也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不要忘记了他们。有的看完了《洞庭东山志》,知道了家乡的变化,觉得乡情更浓。然而,能够看过这本书的毕竟是少数人,更多的人还不知道家乡的变化。必须开辟窗口,让更多在异乡打拼的东山人了解家乡,留住乡愁。1993年,薛利华在东山启园里办了一个东山历史陈列馆,面积不大,只有90多平方米,他把志书中容纳不下的资料整理出来,展出了100幅照片和130多件复印件,约5万字的文字说明。没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参观者超过了8万人次。薛利华更是收到了100多封来自五湖四海的信件,封封都是眷恋心情,切盼联系。薛利华在受到鼓舞的同时,也在感叹不足,毕竟,受场地限制,展览形式单调,因此,他下决心要办一个方志名人馆。他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得到了众多在外地工作的许多东山籍人士的帮助,大家纷纷把珍藏的资料无私捐献出来。
  1995年12月18日,东山方志名人馆正式对外开放。东山方志名人馆的开馆,被列入1995年中国地方志工作八件大事之一。原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曾对方志名人馆,康熙皇帝巡幸东山陈列室在启园开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旅游景点就是要好好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宏扬乡土文化,才会有生命力。”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兼第一副秘书长高德和副秘书长李祖德于1997年2月27日参观时,李祖德说:东山名人闻天下,“方志记载万世传,这是一部活的地方志。”
  如今,东山方志名人馆经过2004年和2013年的两次扩馆,现有展馆面积五大间,500多平方米,展出有东山古今有影响的各界代表人物380多人,分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东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东山人和侨界、政界、军界、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等11个栏目。
  1998年2月,薛利华正式退休,但他依然笔耕不辍,退而不休。每天,他要么是在史料中遨游,要么是不断地书写文章,退休后的十多年里,他不仅出版了《席家湖村志》和《洞庭东山叶翰甫家庭》,又先后筹建创办了东山方志名人馆和新四军洞庭办事处纪念馆,后又完成了《东山人文》,全书集300余篇作品,百万余字,获2013年吴中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在薛利华看来,众多研磨在史海中的典故、史迹、细节,大量的人物记事、口传笔记,以及30多块碑刻和众多的族谱,都是一个地方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是十分宝贵的无形财富,如果不及时挖掘整理、弘扬保存,日后则有可能流失,非常可惜。因此,虽然自己年近八旬了,不过,他一直觉得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而他,也十分乐意去做。
  本报记者谷雨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