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平:陆慕蟋蟀盆的新传人

苏州日报 20040603 一卷51页

■吴军

他以近百道工序精制一件作品,及时抢救了差点沉沦匿迹的“陆慕名片”;他创制的陆慕蟋蟀盆一年夺了五个大奖,并走上央视的荧屏,使得收藏家们不惜以万元高价收购――― 

    5月20日,在相城区大型慈善义演活动中,蟋蟀盆制作高手袁中平制作的《羲之戏鹅》铜鼓式蟋蟀盆被拍卖到三万元人民币。袁中平将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区残疾人基金会。 

    要做陆慕蟋蟀盆的新传人 

    今年36岁的袁中平,给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说话慢条斯理,轻声细语。然一谈起他的陆慕蟋蟀盆,却双目炯炯,如数家珍。 

    苏州陆慕蟋蟀盆的名气,名扬海内外,但有关陆慕蟋蟀盆的史料记载,却少得可怜。其实,早在南宋末年,陆慕产的蟋蟀盆便已走进了皇家深宫,相传时为丞相的贾似道喜斗蟋蟀,所有精致的蟋蟀盆,便是陆慕余窑村特制的。当时苏州有民谣传唱:“赚绩(蟋蟀)叫,宣德皇帝要。”陆慕蟋蟀盆,那时可谓声名大噪。其次,据叶佩兰发表在《紫禁城》1981年第2期上的《皇帝和蟋蟀》一文说,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仍珍藏着明清宫中蟋蟀罐多种,其中就有自明宣德年以来陆慕出产的各式蟋蟀盆。 

    近代社会名流如梅兰芳、穆藕和、徐兰沅等皆是蟋蟀的爱好者,据说至今他们家中还保存着当时陆慕李秀芳、王云樵等高手为大户人家定购烧制的蟋蟀盆。 

    袁中平要做陆慕蟋蟀盆的新传人,此念是他24岁那年萌生的。袁中平出生在陆慕镇御窑村一个制作蟋蟀盆的世家,其太祖父袁泓石当年也是一个制盆高手,他从制作销售蟋蟀盆起家,后来竟发展到家有良田百余亩,差点使袁中平的祖父戴上地主的帽子。袁中平的先祖袁恒顺、祖母袁阿招、父亲袁生达、叔父袁志良,也都是当地制盆的高手。其祖母向他传授了祖传秘诀,其中,要数叔父对他的帮助最大了。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其叔父就冒着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暗地里偷偷地制作蟋蟀盆,并远销上海、广东等地。 

    袁中平初中毕业后,就干脆接过祖母与叔父未竟的事业,专事制作蟋蟀盆。起先,他没日没夜地批量生产,根本没有什么精品意识。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他得知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至今仍珍藏着他的家乡产于明清两朝年间的蟋蟀盆后,他的一颗平凡的心,就此不再平静了。 

    他暗下决心:要做制作陆慕蟋蟀盆的真正传人。 

    近百道工序成就一只蟋蟀盆 

    袁中平作了一个演示:取来一只蟋蟀盆,倒入半盆清水,三五分钟过去,盆外已被水濡湿。他说,陆慕蟋蟀盆之所以名扬天下,就是因为密封性好,但又透气吸水,制作瓦盆的澄泥是关键。澄泥取自村里某地地表七米之下,秋冬季取土,堆放室外,经过腊月冰冻,使土质变松。待来春二三月,掺入两种其他泥土后,把土搅拌成水浆状,再用200目的过滤器逐一过滤,去粗存精。200目是什么概念?过滤泥浆的绷筛,其细密,就像一片半透明的磨砂玻璃,拔一根头发丝试穿,只够钻过一点点发尖。袁中平说,500公斤澄泥,过滤到最后,只有25公斤可以用。 

    过滤完毕后,再倒入水缸中自然沉淀。因为过滤所得的澄泥极细微,像云似雾又如烟,非得让它自然沉淀上一个月。等到一缸泥浆变成半缸泥、半缸水的时候,再排去浮水取出土。用行话说,取出的泥土叫生土。要让生土变成熟土,还得用脚踏,而且必须是赤脚踏,哪怕外面天寒地冻还结着冰,也得赤着脚,不然,感觉不到泥土的软硬。几十斤生泥,一踩踏就是整半天,要踏得泥土像上了胶似的粘韧。生泥变成熟泥后,就可制坯了。制坯须细心,一只瓦盆成型不成型,关键在此。这就需要制作者有很好的眼力,因为坯子里绝对不可以有一丁半点的气泡。如果有,则须要用针一点一点地挑去。有时候,一只坯子上有二三百个小气泡,那么,就得耐心地、一丝不苟地挑掉,直到内壁光滑如镜为止。眼力不济,可用放大镜替代。在袁中平的工作台上,有一只像钟表修理匠夹在眼眶上用的放大镜。 

    “夹子”拓好后,就是粘底、阴干、刮盆、修造型.......然后抛光。抛光器材用特种钢制成,用它在坯子内外一遍一遍地打磨,直到内外光可鉴人、平滑如镜为止,但仍是一只毛坯。要使整只蟋蟀盆四平八稳、丝纹密封,这就要用精密的仪器。袁中平的工作台上,放着五六把大小不一的游标尺、千分尺与内径尺。 

    然后“上花”。一只蟋蟀盆,外表再光滑,如没有花纹镶嵌,就不好看。“上花”还包括盖印章,光印章就得盖四五个,而且大有讲究。一件坯子完成后,并不能马上进炉子焙烧,要先阴干,才能入窑焙烧。否则,入火便爆裂。焙烧工艺颇有讲究,非行家里手,不足以掌握火候。再后是装饰。古人的字画能使蟋蟀盆更为古朴凝重,透出一种古风犹存的书卷韵味;今人的字画,能使蟋蟀盆清新脱俗,洋溢出时代的气息与一种综合的艺术美感。袁中平偏受古人的字画作品,虽然有书画基础,袁中平还专门拜师学艺,掌握了石雕与石刻的基本技巧。 

    屈指数一下,制作一件蟋蟀盆精品,确实要百把道工序呢。 

    一年获了五个大奖 

    据估算,仅陆慕南窑一村,制作蟋蟀盆的专业户就达30多家。听说做得好的人家一年有好几万元收入。 

    “现在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固然有它的市场,那只是暂时的。因为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提高,喜爱玩虫的与收藏的人们肯定不会满足于现状,我目前虽说少赚一些,但我天天在积累,天天在创新,也许我留下来的东西,会比我的生命还要长,将来的价值,一只可顶人家几百只。更重要的是,陆慕蟋蟀盆的名声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保住了,发扬光大了。” 

    说着,袁中平领我去参观他即将揭幕的“袁中平蟋蟀盆艺术馆”。 

    “袁中平蟋蟀盆艺术馆”就辟在他家前院,40多平方的展厅里,摆放着200多只造型各异、精工细作的蟋蟀盆。标了价的,最便宜的也在五六百元左右。 

    “有人买吗?”我问。 

    “有,经常有上海、南京、广东等地的客人慕名而来,但我并不都卖,那些没标价的,是不卖的,开价再高,我也不卖。” 

    于是,我注目于那些没标价的。 

    我无法用言语来描摩这些作品之精美,总之,我顷刻置身于一种古朴清新、如书似画的艺术氛围中。这些作品有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评选中荣获“山花杯”民间工艺优秀奖的《百子蟋蟀盆》;有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的《麒麟唤玉龙》;有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中国工艺美术银奖的《胜战记》;有入选江苏省首届中华民间艺术节综艺展,并获优秀作品选的《百子小直口》;有在苏州市首届民间艺术节获金奖的《清风古韵》。仅2001年,袁中平制作的蟋蟀盆就获了5个大奖。 

    2003年,袁中平被吸收为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会员,其作品分别获得省、市两级举办的民间工艺作品与江枫洲民间艺术节一、二等奖。同年7月,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手艺苏州”大型系列片中,以20分钟的专题采访,向观众们介绍了袁中平与他的陆慕蟋蟀盆。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