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镛:苏州书画鉴定第一人

苏州日报 20041118 二卷42页

■倪晓英、王雅蓉

■本报记者 倪晓英 王雅蓉

    今年91岁高龄的钱老先生,与文物打了一辈子交道,在他的手里,曾经经手过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为国家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苏州的一条小巷深处,生活着一位睿智老人,他就是苏州博物馆原资深书画鉴赏专家钱镛。今年91岁高龄的钱老先生,与文物打了一辈子交道,在他的手里,曾经经手过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为国家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学经济的钱镛被吴湖帆领上了书画鉴赏的道路 

    钱镛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攻读经济学。那时,他结识了一群爱好书画的朋友,使他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钱老的父亲钱以湘是个资本家,但钱老称他父亲为贫穷的资本家。钱以湘曾是钱庄的小伙计,因为为人处世勤奋踏实,并且很有经济头脑,所以当时苏州的一些商人,就出资让他办实业。钱以湘是江阴人,很想为家乡作点自己的贡献,就说服投资商到江阴办厂,为家乡办起了丝厂、纱厂、自来水厂,直到现在,江阴还有以钱以湘命名的宝塔,还有他的生平传记。父亲的为人与对家乡的热爱,深深影响了钱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钱镛从日本回到了上海。 

    与画家吴湖帆的相识,是钱镛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吴湖帆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同时也是集绘画、鉴赏、收藏于一身的显赫人物。钱镛的妻子徐玥是吴湖帆的外甥女,吴湖帆看钱镛人品端正,就把自己的外甥女介绍给了他,促成了一段美好的姻缘。钱老说吴湖帆的鉴赏功夫堪称独到,一般藏家请他判别真赝,他都能在过目之际立下断语判定真伪,而且生性大度豪爽,旁人问他鉴赏之道,他也毫不保留坦言告之。同时,吴湖帆常常从小处着眼,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正是因为自身的这种“观小察微”的鉴赏风格,成就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同样做到“小处着眼”,笔笔精到。这也影响了钱老以后对鉴赏工作的态度。 

    上个世纪50年代,苏州文管会(苏州博物馆的前身)成立,正好需要一个鉴定书画的人,他经过当时文管会的副主任、画家余彤甫的介绍,到苏州安家落户,从事文物鉴定的工作,这样一待不知不觉就过了半个多世纪。 

    回想两笔得意之作钱老笑得像个孩子

    从事文物鉴定这个工作以后,钱老就没有买过一件文物了,他说这是纪律,既然接受了国家交给自己的任务,就要对国家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 

    在钱老手中鉴定过的文物难以计数,其中也不乏一些珍贵的藏品,但对钱老来说最高兴的莫过于为苏州博物馆保住了两件珍贵的文物。首先是一幅无款的唐伯虎的画,那个时候苏州的一个大家族庞家分家产,把一部分的文物捐给了省博物馆。省文化厅指定钱老去接收、护送,钱老按照清单将文物送到了南京。回苏后,钱老又去了庞家,他想为苏州市文管会也征集一些藏品,他询问庞家家人:“好的书画你们都捐给了省博,还有没有你们认为不值钱的,给我挑挑看。”于是庞家就把清理出来的100多件破损或者无名气的书画交给了他。钱老一一仔细过目,看到一幅无款的画时,钱老眼前一亮,他认定这幅画应是唐寅(唐伯虎)所作,虽然无款,但笔法出自唐寅无疑,果然,其他鉴定名家看到后也认定是唐寅真迹,这幅画是现今苏州博物馆收藏的惟一的没有争议的唐寅画。 

    另外一件物品就是一个犀牛角的杯子。那是“文革”期间,一群红卫兵在砂皮巷抄家。因为有人举报,说砂皮巷里有一家人家的亭子间一直锁着没有开启过,不知里面有些什么“四旧”。一群红卫兵就去砸开了门,进去后发现里面果真有不少物品,书画、书、旗袍,什么都有,红卫兵点了把火。烧到天亮了,忽然有人说:“我们这样烧对不对,要不要给文管会打个电话,让他们派人来看一看。”钱老接到电话后,和一个同事一起骑车前来,到现场一看烧得一塌糊涂,就问:“烧成这样了,还有什么可看?”其中一个红卫兵指着一样东西说,有人关照这样东西要派用处,不要动。钱老一看,是一只犀牛角的杯子,有十多斤重,价值连城。钱老赶紧找了一件旧衣服,将杯子一包交给同事,让他先带回文管会。过了一会儿,果然有人来讨杯子,说要送给周恩来总理。钱老给她打了收条,表示由文管会暂为保管。经过说服,对方同意将杯子捐献给文管会,现已成了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古董不会开口说话看得多才能看得准 

    钱老对文物鉴定这份工作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即使是退休以后,也没有远离文物鉴定的工作,有一段时间省博物馆叫他帮助鉴定一批文物,那次他鉴定了1000多件物品。他也参加了中央一、二级文物鉴定活动。即使现在,只要苏州博物馆有事找他,他总是尽其所能。 

    钱老说:“对于文物这种东西,可以说真是真,也可以说假是假,因为古董不会开口说话。”鉴定文物的水平高低取决于知识积累的丰厚程度,不仅要有艺术修养,也要了解作品产生年代的历史背景。只有看得多,才能够慢慢地积累经验,就像看人一样,老朋友天天见面,听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如果从未谋面,怎么能够认识呢?鉴定时,可以通过对画中的一些细节判断这幅画可能所在的朝代,比如人物的服饰,画中所展现的一些习俗,颜色等等,都是鉴赏中最基本的一些要素。同时除去常用的根据笔墨、纸缣、落款、印钤识别外,还要注重画面中的细小处:如坡地点苔、树枝缀叶、山涧细流等,这些即使是高明的作伪者也常常会粗心大意、流于草率的细小处。 

    钱老虽然已退休赋闲多年,还时常有人慕名而来请他鉴定书画。他也经常遇到十分为难的问题,比如说有熟人拿东西来让他鉴定,有时候钱老一眼看出是赝品,但却不能一语道破,因为很多的人都是不惜血本,遇到这样的情况,钱老就要根据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用一种委婉的方法告诉他。不过钱老说现在对文物的价值的判定和过去也有了不同:以前的文物,只是看是不是真品,赝品一般认为不值一钱,但现在却不是这样了,即使是赝品,也可以看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如果它具有历史价值(仿造的年代),本身又具有艺术观赏性(仿造者的功力),它就具有收藏的价值。中央电视台二套周六的《鉴宝》节目,是钱老必看的,电视台请来的一些年高的鉴定专家和钱老还是朋友。他说:“古董这东西,往往是最晚进门,最早出门的。只有经济条件好了,才有雅兴收藏古董;而经济困顿时,转让古董又成为解救燃眉之急的一招。”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古董收藏又成热门,钱老告诫人们:收藏古董,要抱一颗平常心,切不可过分追逐功利,否则,容易吃亏上当。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