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脊柱外科传奇(杨惠林)

姑苏晚报 20050414 四卷024页

■宁华、柔刚、崔俊

3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杨惠林这位儒雅的苏州医生站到了领奖台上――― 

    人物档案 

    1960年3月出生于吴江震泽的杨惠林,是苏大附一院骨科主任、大外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为脊柱外科。1994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华骨科学会常务委员、全国脊柱外科学组委员及微创外科学组委员、江苏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创伤学组组长、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世界华裔骨科学会理事,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国际委员,《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华创伤杂志》、《脊柱外科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7本杂志的编委、常务编委。被江苏省选拔为“135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重点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 

    飒爽挺拔的身姿需要脊柱的支撑,灵活矫健的身影更离不开脊柱的自由舒展。在苏大附一院骨科,有一批终日和脊柱打交道的白衣战士,为了让患者挺直脊梁,他们在脊柱外科领域屡克难关,为众多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也书写了脊柱外科的新传奇―――2005年3月28日,该课题组两代专家历经16年完成的“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了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喜讯传至姑苏时,记者赶往苏大附一院骨科,采访了领奖归来的项目第一主持人―――该院骨科主任杨惠林教授。 

    贤师引路摘硕果 

    “我只不过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些工作,这个项目主要是唐老师等老一辈专家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杨惠林以这句话开始了交谈。他所说的唐老师,就是中国脊柱外科领头人之一,中华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骨科界赫赫有名的唐天驷教授。 

    在杨惠林走向医学殿堂的道路上,唐教授是他最重要的领路人。杨惠林从这位老主任身上学到了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对科研的高瞻远瞩,对病人的尽心尽职。唐教授的高超医术更是让杨惠林敬佩不已,在一次疑难杂症的会诊中,一位辗转多家医院仍未确诊的病人刚走到面前,唐教授就对一旁的杨惠林说出了患者病症的大致所在,因为经验丰富的老主任已从患者步态中看出了问题。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对杨惠林日后的成功产生了重要影响。 

    跟随唐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时,杨惠林对自己的要求从来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位,而是把研究工作瞄准了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项目。 

    知道一点邓朴方的人还记得,当“文革”结束后,这位被迫害致残的小平同志长子远赴加拿大接受脊柱内固定手术―――哈斯棒技术的治疗,这种手术方式直到90年代国内还只有少数专家进行过改进,而且效果并不理想。上世纪80年代,唐天驷教授从国情出发,从临床实际出发,在国内最早开展了三维可调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系列研究,并率先将这一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被誉为我国脊柱外科一大里程碑。看着勤奋好学又颇有天分的杨惠林,唐教授决定把他带入这一重要领域,让他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创造辉煌。 

    此后,杨惠林一头扎进去研究,面对一个个不锈钢内固定支架陷入沉思。琢磨着螺钉从椎弓根的哪个位置进去更科学?推敲着进钉的角度多大才最安全?一堆堆枯燥的数据在他眼里仿佛是闪烁智慧之光的珍宝,一具具令人望而生畏的骨骼标本成了他的“玩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春去秋来数度更替中,杨惠林完成了学业,他的硕士论文在全国首届中青年骨科优秀论文评优赛中获奖,并被1992年第一期《中华骨科杂志》冠编者按发表,被专家称赞“可与博士论文媲美”。而他的博士论文在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十届中青年(骨科)论文评优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并被《健康报》以显著位置报道。 

    在唐天驷指导下,他们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将椎弓根技术成功地应用于颈椎骨折,研制了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该技术已成为一种颈椎固定中最为坚强的、安全有效的、国内首创的新方法。课题组自行研制和开发并逐步改进了用于胸腰椎骨折和腰椎滑脱的一系列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如PSSF、APF、SF、MF等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他们还创造性地将椎弓根螺钉技术与椎板钩巧妙结合,成功研制了钩螺钉系统治疗年轻脊椎滑脱症,是国际上目前唯一的既有良好复位又有满意固定作用的单脊椎复位固定方法。 

    断肢再植创奇迹   1983年春天,被分配到苏医附一院骨科仅两年的杨惠林因为有着很强的动手能力,被派往青岛海军401医院学习断指再植技术。他顾不上欣赏海滨城市的旖旎风光,如饥似渴地埋头于大大小小的血管和神经的缝接吻合。长着一双有力大手的杨惠林却要像苏州绣娘一样“飞针走线”,而且是在残缺不全的断指上,一开始还真让他怯了阵,但“退却”二字从来不会出现在他的人生字典上,他专心学习,刻苦训练,当他结束一年进修时,手术技能已相当娴熟,足以完成高难的再植手术。 

    当时在401医院进行世界首例十指断离、九指再植手术时,骨科主任放心地让杨惠林担当起几个手指再植手术的主刀。杨惠林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手术的成功使该院医生们受到了军委嘉奖,海军医院为表彰杨惠林的出色表现,特发公函到苏州,建议地方政府给予嘉奖。 

    回到苏州后,他的断肢再植手术为无数病人保全了肢体,提高了生命质量。1996年5月上旬,一位因在工作中操作不慎被砸断了右手的盐城患者被急送到附一院。当时,连接着患者的手和手臂的,仅是两根筋和一块不到两公分宽的皮,断肢时间已长达17小时,几乎没有再活的希望。面对冰凉失血的手掌,蜷曲僵硬的手指,错落不平的伤口断面,看着患者年轻的面孔,杨惠林当即决定做再植手术。从上午到下午,杨惠林在显微镜下弯着腰,弓着背,像绣花一样一丝不苟地手术了六个多小时,终于使这只早已被宣判了“死刑”的手“死而复生”了。 

    心系患者敢为先 

    在手术治疗骶骨肿瘤领域,杨惠林在唐天驷的指导下,独辟蹊径自创了靶血管栓塞后切除肿瘤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骶骨肿瘤手术出血量大、易复发的问题,该技术开展以来无一例因手术而死亡,取得了国内同行的一致好评,他也应邀到上海、浙江、河南、新疆、宁夏等省市自治区去讲学和会诊。 

    有一次,一位患骶骨肿瘤的浙江女患者在全国各地辗转了17家大医院均没有医生敢为她动手术。由于肿瘤巨大,进食后无法排出,这位病人已近一个月不能吃东西了,不到30岁的人已在死亡边缘徘徊。当患者家属心灰意冷时,当地医院的医生向他们推荐了杨惠林。“在北京、上海都治不了的病,在苏州能治好吗?”带着疑问,他们来到了苏大附一院骨科。杨惠林以他的高超技术给他们以最满意的回答,再一次证明了苏州医生的实力。 

    随着我国汽车消费的增长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车祸和高空坠落导致的脊柱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常规的内固定技术虽然安全可靠,但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怎样才能让患者在尽可能减少创伤的同时迅速恢复健康呢?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杨惠林决定引进美国的微创技术―――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椎体后凸成型术。该技术是经皮肤穿刺将球囊样装置放进压缩变形的椎体,当球囊扩张时,被压缩的椎体就得到有效的高度恢复。再把调制成糊状的“骨水泥”填入空腔内,“骨水泥”凝固后,椎体的硬度就得到恢复,达到了即刻康复的目的。2001年,杨惠林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学习,师从原北美脊柱外科学会执行主席、国际脊柱外科著名专家HansenA.Y uan 教授和国际著名关节外科专家DavidC.Ayers教授,学习椎体后凸成型术。杨惠林被同去美国学习的韩国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医师当作老师,当两位美国教授了解了杨惠林的功底后,也赞叹说:“杨,你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学成归来后,杨惠林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多项新技术,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2004年9月,由于其突出贡献,他被授予了“江苏省留学回归人员先进个人”称号。 

    誓为良师育英才 

    这些年来,无论有多忙,他从未马虎了事敷衍过一堂课。有一次,在急诊室值了一整夜的班,处理了几起急诊后,已是晨曦微露。第二天,本该休息的他不忍拒绝远道辗转而来的患者,又接连做了三个手术,一直到下午三点半才脱下手术服。令人感动的是,就在这样连轴转的情况下,他仍然是“才离手术台,又登讲课台”。尽管神情略显疲惫,但讲课依然井井有条,手术示范还是那么细致规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连续三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并荣获“霍英东基金会”全国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奖。 

    20多年来,他完成手术达15000例,且手术成功率极高;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13部。在卫生部和中华骨科学会举办的三届全国中青年骨科优秀论文评优大奖赛中,他次次都获奖;其中1998年“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骶骨肿瘤的研究”荣获一等奖,并被世界华裔骨科学会推选为中国大陆代表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甘苦得失,寸心自知。但当记者让他讲述一段特别辛苦的经历时,他却久久接不上话来。而杨惠林的爱人则不无心疼地埋怨他,“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入睡的!”是的,只有习惯了拼搏的人才会对辛苦视而不见,甚至甘之若饴。 

    杨惠林,在书写脊柱外科传奇的时候,也写下了自己的人生传奇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