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者寒山:人与自然和谐的家园

姑苏晚报 20140625 A第06版

■高戬

本报记者高戬
  寒山的名气,早已消散在历史云烟中。如今它默默无闻,以致很多苏州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提起“寒山”或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寒山寺,事实上此山与彼寺并无关联。
  即便在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当下,寒山依然鲜有人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苏州西部群山中的“隐者”。赋予寒山“隐者”气质的,是一个名叫赵宧光的明朝人,他大半生以这片山林为家。
  天平山之北,支硎山之南——不管你来或不来,寒山就在那里。触摸赵宧光留下的那些摩崖石刻,或许能和这位400年前的隐士来一场穿越时空的神交。

  荒山无名,以水名之

  2006年3月18日,高新区文联的“探寻·发现”团队在法螺寺内一块被完全被野竹掩盖的石头上发现了赵宧光手书的“寒山”二字,这是他们首次找到关于寒山命名的直接物证。
  赵宧光,字凡夫,太仓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宋太宗赵炅第八子元俨后代,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在太仓留下一脉,繁衍生息渐成望族。赵宧光之父赵廷梧,是个名落孙山的饱学之士,曾遍访吴郡城西诸山。赵廷梧对这片没有名字的荒山格外钟情,产生了死后葬身于此的想法,于是,他暂且将其命名为“谢家青山”——谢者,辞别也,“谢家”就是告别家园。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春,赵廷梧去世,临终遗言:非“谢家青山”不葬。赵廷梧的遗言在家族内引起极大争议。长子和次子以及赵氏族人都认为,按照礼教宗法,父亲必须安葬在太仓的祖茔;惟有三子赵宧光认为,遵从父亲的遗愿才是最大的孝道。
  赵宧光不顾兄长和族人的反对,倾其家产在“谢家青山”买下了200亩山林,为父亲和尚在人世的母亲营造了合葬墓。万历二十三年,赵宧光的母亲去世,他打算将父母的灵柩葬入“谢家青山”,再次遭到兄长们的极力反对。此后数年中,赵宧光再三向兄长恳求,并承诺“凡所筑造,自备工食,凡所粮差,自行管理,与兄无涉,亦与兄后世子子孙孙永无干涉”。赵宧光的诚心感动了两位兄长,父母双亲终于在“谢家青山”入土为安。
  赵宧光带着妻子陆卿子、儿子赵灵均进山为父母守坟,在山间搭建了简陋的土屋栖身。
  支硎山上有一泉眼名曰“寒泉”,一脉流入“谢家青山”,据此,赵宧光将此山正式命名为“寒山”。

  山不在高,有文则灵

  那一年,正值壮年的赵宧光决定把寒山当做自己永远的家园赵廷梧的墓穴倚靠着一堵巨大的山崖,赵宧光将其命名为“元崖”,并在崖顶题刻巨幅摩崖“无边云”,以表先人之志;元崖的西北侧有一山峰,石壁上布满石英结晶体,阳光照耀之下如雪似玉,赵宧光将其命名为“玉雪岑”;玉雪岑下有一深潭,山泉溢出将花岗岩石壁染成红色,赵宧光遂以“丹井”名之;寒山东侧有一危岩耸立的奇峰,仿佛插在山上的一株芙蓉,赵宧光将其命名为“芙蓉峰”;在寒山空谷里有一泉眼,因其发源地是周围最高的,赵宧光称之为“云根泉”……
  赵宧光将他为山水取的名字,均刻在了山石上,留存至今。此外,他还为寒山写下了大量的诗文:“一峰高嵂屼,散雪作瑶岑。疑是司花女,时时此一临”(《玉雪岑》);“浮云驻危栈,游客觅瑶浆。旁有仙人井,疑传李伯阳”(《丹井》);“一朵青芙蓉,簪簪上凌空。山灵畏花落,瓣瓣藓泥封”(《菡萏峰》)……
  “赵宧光的摩崖石刻,为自然的山水注入了文化之魂。如果没有赵宧光,寒山就是一座荒山、‘死山’,是赵宧光让这座不起眼的小山,变成了历史上的名山。”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副部长苏久华说。

  积极隐逸,自得其乐

  从进入寒山,直到辞世,赵宧光“三十年不入市”,死后,他也埋骨寒山,与山林永远融合。
  “赵宧光是一位隐士,但他和历史上绝大多数的隐士不同,他给后世留下了‘积极的隐逸文化’。”《赵宧光传》作者、高新区文联前主席徐卓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赵宧光继承了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的精神。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古代文人,绝大多数是有着“兼济天下”抱负渴望出将入相的,遁入山林者,或因政治黑暗,或因自身时运不济。纵观历史上的隐士,几乎都有这样的精神史,其中蕴含着很强烈的被动色彩。譬如陶渊明,“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表达了他曾经积极“入世”的态度,为了实现抱负,他在官场上沉浮13年,最终绝望,开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生涯。
  “但赵宧光不是这样的,他自觉地选择了归隐山林。”徐卓人介绍,赵宧光的父亲成为隐者,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有些无奈的意味,他是在屡试不第功名难就的情况下才纵情山水的;而赵宧光本来就是一个青年才俊,仪表出众,而且名气很大,族人均以其为荣,认为他能鹏程万里光耀门庭,“但赵宧光在尚未踏入仕途之时就退出了,他选择归隐,不是被动的转型,而是自觉主动的。所以,我们认为赵宧光是中国积极隐逸文化的奠基人,这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
  赵宧光写过一首小诗“南山不种豆,东陵不种瓜。引泉作何事,一任没蒹葭”。徐卓人是这样解读的:“南山不种豆”,是对陶渊明“种豆南山下”的否定,表明赵宧光绝非“为隐而隐”;“引泉作何事,一任没蒹葭”,表明赵宧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态度——山里本来就没有芦苇,为什么非要种芦苇呢?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华人德教授表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提倡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赵宧光的生活在这方面对我们有很积极的启示。”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