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技艺,关键在人——寻访古建筑营造修复师活动的公益性意义

姑苏晚报 20131215 B第02版

■汪长根

■汪长根 周苏宁编者按
  散落在大街小巷的一座座古建筑,是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但近年来,苏州古建筑修复保护行业面临人才队伍年龄老化,传统技艺断档失传,工坊条件简陋,工匠工资低、生活待遇差,缺乏行业规范标准,市场竞争无序,政府扶持力度待加强等问题。
  为更好地保护古建筑、保护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今年5月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遗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和本报联合举办"寻访苏州古建筑修复师"大型公益性新闻行动,发现发掘苏州民间优秀的能工巧匠。整个活动分为寻访、评选、培训及颁奖三个阶段,将于本月下旬暂时告一段落。

  翻开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史,秦皇霸业、汉武强国、唐宗伟业、宋祖江山、永乐盛典、康乾盛世,都如大江东去,一去不返。然而,秦皇之陵、汉武高坟、宋塔元庙、明清宫殿却依然巍巍屹立。各式各样的中华建筑,浓缩了数千年的历史,从城市与建筑的布局、台基的高低、梁柱的多寡、构件的比例、兽吻的种类,甚至彩画、着色的规格,门簪、户对的设置等等,都包含了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内涵。当人们看到蜿蜒巍峨的万里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高崇壮丽的宝塔、精致典雅的园林之时,必然会想到一段历史、一种文化。故此,人们把建筑称之为"石头的史书"、"凝固的乐章"。建筑不愧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

  (一)谁是古建修复主力军

  那些无以伦比的古代建筑,固然令人蔚然起敬,但人们在欣赏领略那些有形的精美外观的同时,极少会关注、甚至根本想不到那些为建筑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能工巧匠们,这也许是我们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的原因之一,也许是长期以来"重士轻工"、对技术不加重视、工匠地位低下、得不到社会普遍尊重的因素之一。纵观中国历史,那种皇帝建陵后残杀工匠似乎已成为一种惯例。甚至进入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科技大发展时期,清廷却把技术类《天工开物》列为禁书。明末清初,一本世界最古造园专著《园冶》,因所谓政治问题,被扼杀在摇篮中!直至清末民初才被有识之士从日本觅回!工匠留给世人无以伦比的手工艺术作品,也留给世人卑贱的地位、凄凄的人生,"匠户"成为贬词,重士轻工成为陋习,在一代一代人心目中种下了轻视手工工匠的种子——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种缺憾?!
  即使在当代人人平等的时代,我们依然没有根除这种自身的"劣根性"!以致当我们突然发现传统工匠后继乏人时,也往往是从抢救、修复、保护和利用古建筑需求出发,一旦大功告成,主事者们功成名就,工匠们又默默无闻,何去何从,几乎就没了下文。
  不难看到,古建筑也好,古城也好,古镇古村落也好,无论是保护修复,还是利用复兴,关键在人,这个"人",当然离不开决策者、规划师、建筑师、企业家,但更少不了工匠。当代社会讲究"执行力",工匠就是确保古建筑保护修复执行力最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高超的工匠,再高水平的决策、规划、设计,都是一句空话!
  年轮转动,星光斗移,现代化飞速发展,全球化带来文化趋同,承载传统文化的历史建筑遭遇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在保护与发展的一轮又一轮的碰撞中,越来越多的人逐步意识到传统的重要,历史建筑的珍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认识、热爱历史传统建筑,从那些斑驳的墙体、空灵的窗棂、飞起的翘角中品赏出越来越浓的韵味,解读出人生、社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种种历史谜底,感悟出昨天追求、今天目标、未来的希望……人们开始懂得"越是传统的越是世界的",历史传统建筑正是一个城市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历史传统建筑,那么这个城市一定是苍白的!于是,如何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如何让它们延年益寿等等问题,想的人多了,讲的人多了,开工的抢救保护修复工程也多了。
  然而,在古建修复工程中谁是主力军?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这个行业人才缺乏后继无人。在兴盛起来的古城、古镇、古村落、古建筑保护与复兴的大潮中,我们看到的似乎也多是人才缺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亦有质量不高之作混迹于世。各种担忧随之而来。那么,人才在哪里?人才从何处来?关于发掘和发现古建人才、让越来越多的古建人才脱颖而出这样的声音呼之欲出。作为长期关注世界遗产研究和保护的我们,也开始努力在思考这个问题。

  (二)小木匠引起广泛关注

  一条新闻引起我们注意。2013年4月9日一篇题为《"成龙古建"苏州修复记》 的专稿,讲述了世界著名影星成龙在安徽、浙江等地收集了大量古建筑,在捐出之前均委托苏州一个名叫"朱华明"的木工负责修复的故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全国广泛关注。
  朱华明何许人也?在苏州,可谓名不见经传。询问古建行业的权威人士,多数人也不知道这位年仅40余岁的"小木匠"。
  于是这条新闻背后的故事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小木匠为成龙修复古建筑"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苏州的古建工匠受到世人认可,二是古建行业后继乏人也许客观存在,但民间一定藏龙卧虎,大有人在。那么,这些人在哪里?他们的现状如何?技术如何?
  略加搜索,不难发现,在苏州,前人留下无数精美绝伦的历史传统建筑,遍布全城和乡镇,闻名遐迩,流芳于世,却少有留下工匠姓名的,更找不到创建之人,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九处古典园林,列入全国文保单位文庙、双塔、无梁殿、玄妙观、雕花楼不下数十处,列入省级、市级的潘宅、丁宅、唐寅庙等不下数百处,列入控制性保护单位的建筑更是遍布古城内外,甚至具有诗意的新古典主义居住建筑(或称仿古建筑),更是成千上万——那精美的木构屋架、木雕门窗、砖雕门楼、泥塑戗角、花街铺地,无不凝聚了历史传统建筑工匠的智慧和辛劳,正是朱华明式的一群默默无闻的能工巧匠,造就了令人赞叹不已的建筑艺术品,使苏州城市风貌极具古典韵味。然而,哪一座建筑留下了营造修复者的名字?没有!若能把这些藏于民间的高手挖掘出来,让他们走向前台,给他们"名份",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岂不是一件对古建保护事业、对社会都极有意义的事情吗?

  (三)发起与协力,把冷门变热

  坐而论道,不如有所行动。一个旨在寻访和发现苏州传统建筑营造修复师的活动紧锣密鼓地启动了。
  亚太世界遗产中心古建保护联盟是这次活动的发起机构。这个致力于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和古建筑保护、研究的NGO公益性社团,汇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和历史传统建筑营造修复方面的专业人才,当他们获知这次活动后都无比激动,举手赞成,他们有一个共识:苏州在古城、古建筑保护上取得很大成绩,在全国走在前列,也应该在历史传统建筑营造修复人才的发现发掘和保护培养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取得实效,使这个活动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为此,他们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商讨和制定活动的原则、规则、标准,以确保活动的公平、公正和质量。
  《姑苏晚报》,一份在华东地区颇有影响的晚报,却有着深深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情结,翻开报纸你就会发现,在轻松阅读中那蕴含着的文化气息滋润心脾,潜移默化读者,不难体会到总编和所有编辑记者的良苦用心。当古建联盟向他们寻求帮助时,不仅一拍即合,而且每周拿出一个整版报道寻访活动和能工巧匠,一办就是三个月!
  这个相对冷门的行业第一次热起来!我们原以为报名参与的工匠会寥寥无几,没想到报纸上一刊登消息,第二天就有工匠打来电话,有的还写来自荐信,报名十分踊跃!一些古建公司,如园林古建、太湖古建、蒯祥古建、穹窿古建、环太湖生态游投资开发等公司更是集体报名,积极推荐他们的大师傅和领军人物。木工、瓦工、假山工、雕刻工、油漆工、花街工、匾额工……一百二十多位能工巧匠各显身手,好不热闹!

  (四)解开古老行当的面纱

  传统建筑营造修复师这个渐渐被人淡忘的行当,被我们寻访小组一层一层撩起了神秘的面纱,这个古老的行业在现代社会中再次向人们展示真容。
  采访活动不是简单的问答和记录。对于采访人员来说,是一种虔诚的心态,身上肩负的是厚重的责任。采访组冒着酷暑,走街串巷,走进偏远的村镇,询问他们的经历,察看他们的工坊,鉴赏他们的作品,研究他们的工具和工序,倾听他们简朴而具有工艺特殊涵义的"行话",他们挥洒自如的斧、锯、刨、凿,在与木、石、砖、沙、铁等自然之物的心性交流磨合中,他们特有的智慧、功夫、喜乐、哀愁都倾注在手下的物件中……
  通过寻访,让人欣喜地发现,吴地历来名匠辈出,确是藏龙卧虎之地,民间深藏着一大批历史传统建筑营造修复方面的能工巧匠,他们在这一行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掌握精湛技艺的人完全不是少数人群。确实,他们是孤独的、坚韧的,也正是他们秉持着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孤独和坚韧,专心于一事一技,最终掌握了古建技艺的精华,成为精湛的工匠。他们中间,有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人,有全国、省的技术能手,有在本行业中独领风骚的技术尖子,通过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完成了一件件堪称艺术精品的古建筑作品。例如,有"顾大师"名号的顾建明,一把斧头祖传三代,勤奋苦学入选"明轩"、修缮艺圃主厅博雅堂。有"循规蹈矩"的冯留荣,一丝不苟学艺做人,海内外留下众多精品佳作。有"小木匠"美名的朱明华,因修复成龙捐助新加坡古建筑而一举闻名,在卫道观修缮工程中又再立新功。有"张家泥塑"传承人"小和尚"之称的张喜平,不仅自有一手绝活,还把衣钵传给更多匠人。有"凌家山"美誉的凌新生,胸有丘壑修复水假山"小林屋洞"。有被称为当代苏州叠山第一人的袁荣富,其作品从环秀山庄、虎丘西溪环翠,到波特兰"兰苏园"、温哥华"逸园",屡屡获奖,备受赞誉。有被称为神刀的戈春南,园林碑刻洋洋洒洒,蔚为大观。有从小学艺到技艺传承人的杨根兴,有古建"铁军"之称,名扬大江南北。有一笔一划堆刻文采风流的张福康,其匾额楹联成为古建画龙点睛之笔。有用心铺筑满地锦绣风情的徐福民,为故宫花街修复立下大功。此外还有木匠活榫卯连接零误差的郁文贤、红木雕刻中"年轻老将"韩建贤、古建油漆好手朱风良等都是古建行当中的优秀匠人。通过寻访,我们不仅领略到这些匠人不同寻常的经历和作品,也为苏州众多的古建人才而感到骄傲。
  还让人们欣喜地看到,苏州作为中国传统营造技术的主要发祥地,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厚的论著,而且辈有传人,这是苏州古建筑行业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和未来希望。 众多历史传统建筑营造修复技术人才,大多数都有师承关系,有的是祖传,有的是拜师,他们都通过严格的学徒生活,经过十几年、数十年的艰苦努力,逐步成为行业内的骨干和尖子,独领风骚。同时,他们还十分重视后继相传,有的传给了儿孙辈(如凌鸿之子,韩良顺、韩良源子女,顾建明之子,朱明华之子,薛幅鑫子孙,张富康之子之媳,杨根兴之婿,戈春男之子),有的传给弟兄辈(杨根兴之弟之婿、戈春男之弟),有的传给徒弟(现代社会多为单位安排的传帮带,多数为这种形式)。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苏州古建营造修复行业人才的整体实力和成就。

  (五)意想不到的结果

  通过寻访和评选,一批优秀的传统建筑营造修复师从报名的120余名能工巧匠中脱颖而出,经权威的专家委员会认真评审,10人获得首届优秀奖,20人获得首届入围奖,15人获得特别奖。令人鼓舞的是,此项活动得到苏州市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主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市文物局给予人力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主管技术人才管理的市人社保障局给予人才政策和培训资质上的帮助和支持,将古建营造修复人才纳入市技术人才库,并与古建保护联盟合作举办"苏州古建筑营造修复技术人才培训班",对这些工匠进行理论提升,以逐步改变传统工匠"只会做,不会说"的局限,帮助他们逐步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
  消息不胫而走,传到北京,京城的历史传统建筑营造修复师傅也跃跃欲试,要求参加苏州的活动;一个文化机构还专门来电希望联合举办全国的寻访活动。一些专家学者更大加赞赏,认为这个活动已经超出了本身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让人们更多的思考自己的祖辈、自己的现在、自己的未来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很多老师傅更是激动地说:过去很少有人关注我们,为我们说话,不知道古建筑这一行的辛苦!你们来到工坊,关注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人,让我们心里无比欣慰!无比骄傲!很多读者告诉编辑和记者,这个活动很有意义,过去只知道古建筑艺术的精美,不知道这个背后还有这么多感人的故事,每期都很有可读性,很感人!希望能汇编成册,这是很好的正能量读物,也希望这个活动能够常办常新,通过发掘、宣传、总结、提高,不断促进传统技艺的弘扬和发展。反响之热烈,真正出乎活动主办者意料!

  (六)颇有深意的启示

  这次公益性活动,给我们最大的欣慰是圆满完成了最初的既定目标,而最大的收获则是给了我们几点重要的启示:
  启示之一:形成共识,能工巧匠始终是保护利用的生力军。
  任何高明的决策和设计都需要有人执行,才能得到落实,才算是完美。在当代,如何对历史传统建筑的抢救修复和保护利用,坚持历史原真性,实现传承与创新的结合,能工巧匠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实践也一再证明,凡是成功的古建筑营造修复工程,都必定有能工巧匠挑大梁;反之,就可能成为粗制滥造、不伦不类之作。古建筑作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是向后人传递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精神领地,而作为建造和维护它们的古建技艺则是使这一领地得以延年益寿的法宝。世上任何一座伟大、精美的建筑,工匠都是主角,只有通过他们心与物的交流、手与物的交汇,把他们的智慧融入到建筑的每一个部位和细节之中,才会产生伟大、精美的建筑。没有工匠的智慧和劳动,任何高明的愿景设想设计都是空中阁楼。毫无疑问,我们必须把能工巧匠视为古建筑保护利用的生力军。
  启示之二:创新制度,给传统匠人应有的社会名分和地位。
  能工巧匠是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和"活的标本",工匠地位的高低,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罗马帝国在公元前1世纪,就对建筑设计、建造等进行了规范,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对建造者给予相当的尊重,重大建筑工程都将工匠姓名刻石立碑留世。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使罗马成为当今世界的古迹遗址修复中心。日本古代建筑工匠技术和理论多受中国影响和传承,但逐步发展成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工匠受到社会相当重视和尊重,大师级的工匠视为国宝,即使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当代,也有相应的法规,从政策、制度、财政等多方面给予工匠实际的保护。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传统技术人才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近年来的非遗传承人的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传统工匠。但是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除了少数被评为"非遗"传承人或授予某种荣誉称号外,绝大多数传统工匠的名分、地位还很低,他们的创造性艺术劳动成果并没有收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严重挫伤了从事工匠的热情和信心,也不利于后辈选择工匠职业,愿意一辈子专心古建技术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古建筑营造修复技术与其他手工艺有很大不同,前者是群体技艺劳动,需要汇聚木工、瓦工、石工等多工种"协同作战",才能完成一件古建筑艺术品;而其他手工艺如玉器、刺绣、篆刻等都为"单兵种作战",一个人的精湛技艺就能成就一件完美的作品。古建技艺这种"合作性"、"雇佣工",决定了这个行业人才的特殊性,必须从社会制度上给予工匠更多的关注和扶持,给予比较高的名分地位和经济保障,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只要有一技之长者,都应尊之为师的良好风尚。
  启示之三: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大师级能工巧匠脱颖而出。
  传统工匠是社会生活的产物,社会的需求造就了工匠。因此,有什么样的社会条件,就有什么样的工匠,有多高的生活、生产标准,就有多高的工匠技艺。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条件、社会需求和标准,工匠、特别是高超的工匠都必然消亡,或者只能有极少数人被"养在博物馆"内,成为真正的"活化石"。因此,保护古建筑的决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都须严格把关,才可能创造应有的条件,使工匠脱颖而出,才不至于"保护性"地扼杀能工巧匠。一要确立保护的高标准,按照原真性、完整性的原则,毫不走样,完完整整。二要确保规划的高标准,俗话说,有多高的理念就有多高的行动,规划设计是行动的先导,是否真实完整地保护古建筑,先决条件之一是规划设计。三要狠抓施工的高标准,按照传统的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施工,同时按照"三原"实施监理、监测。通过这些措施,使大量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利用场所,成为能工巧匠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
  启示之四:加强教育,培养更多能工能文的新型高级人才。
  由于中国旧传统的束缚,长期以来,传统工匠文化水平多不高,技术传承主要是靠"身教",徒弟常年跟在师傅后面边看、边干、边学。长此以往,工匠们绝大多数是会干不会说。同时,由于我国教育制度和方式的影响,学校培养的建筑、土木、工程类的学生基本上不懂不会操作。上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人提出要重视古建筑工匠技术的教学,希望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建筑人才上的"文工分离"状况;此后几十年,罗哲文等一代人前赴后继,有识之士不断努力,著书立说,办班设坛,学人工匠共勉。2008年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中心时,有关领导和专家再次提出这一议题,希望通过努力,能使大批能工巧匠成为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学养的高级技术人才。然而,这一愿景距离实现还有漫长而艰苦的路,还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亟须政府大力扶持,亟须学校与企业积极参与,亟须教研与实践紧密结合。这既是最好的保护,也是最好的创新,如果我们现在不努力改变旧的传承模式,几十年后,不但新的教学传承模式建立不起来,优秀的传统建筑技艺将随着能工巧匠的逝去而逐渐消失殆尽,那时,将是传统建筑真正危机到来!那时,我们将后悔莫及矣!
  被动等待,不如主动思考,坐而论道,不如付诸行动。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古建筑如何保护与利用这个大课题,其实是一个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意识、共同行动、共同努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寻访传统建筑营造修复师的公益活动,把这一事业、这群工匠从默默无闻的后台推向前台,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建筑文化记忆,留下优秀高超的传统建筑营造修复技艺。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