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里的廊

苏州日报 20140724 A第13版

■韦 人

韦 人
  廊在我国宫苑、园林等处很常见,它与厅堂、馆轩、楼阁、榭舫、亭等多种多样的建筑类型组成了我国园林独特的风格。别看廊是个“小角色”,在建筑群的组合中,却缺少不了它。但廊和其他建筑有所不同,它是由两排列柱顶着一个轻薄的屋顶构成,形体窄长而又曲折随意。廊的另一形式,在建筑之前或后,分别称之为前廊、后廊,建筑四周有廊称之为回廊。这些廊与建筑中间的空间上面共有一个完整的屋顶,构成整体建筑。这种形式的廊不作细述。

  “响屟廊”的故事在苏州民间广为流传

  有关文献对廊的记载不多,苏州学者魏嘉瓒先生所著《苏州历代园林录》中有关春秋时吴王夫差在灵岩山上所建“馆娃宫”的内容,表明廊有着悠久的历史:“自琴台下,左折而东,直到灵岩塔西侧,曲径约七十多米,传说为‘响屟廊’,遗址。夫差为与西施取乐,别出心裁,造一长廊,挖空地下,以楩梓木铺地,让西施和宫女在上面轻歌曼舞时发出声响。”“响屟廊”之名由此而来。白居易有“娃宫屟廊寻已倾”诗句,可知“响屟廊”在唐代已颓毁无存。这段故事在苏州民间流传较广,还说木板下放置多个缸,人在上面行走时,导致缸内发出嗡嗡声。此外,在一些汉墓壁画、敦煌壁画中都有廊的形象。
  廊的基本功能是连接各个单座建筑,起着交通作用,实质上是一条可以遮阳避雨有屋顶的路,所以口头上常称“走廊”。另一方面,通过廊(还有墙),把各个单座建筑组合分隔成空间层次丰富多变的建筑群。无论在宫殿、庙宇还是民居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手法的运用,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之一。

  苏州园林中廊的运用灵活多样

  苏州园林中廊的运用更为自由、灵活、形态多样。常通过廊的回绕,组成平面形式自由、景色各异的小院,也常利用廊的曲折围合出小巧灵活的袖珍小院,院内修竹数杆,石笋或石峰玉立,构成美丽的画面。人在廊内行走时,欣赏到一幅幅美景,更能激起游兴。苏州园林由于面积较小,山水居中,建筑多沿四周布置,因此通过廊可环行园中,既不受日晒雨淋之苦,又能欣赏到不断变化的景色。各个苏州园林的布局在大小不同的范围内都显示了这个特点。狮子林从门厅入园后,由廊至燕誉堂,一路北行绕园一周后可回至燕誉堂,一路西行也可绕园一周至燕誉堂。除假山中的卧云室、修竹阁和水中的湖心亭外,所有建筑都能游览到。沧浪亭自门厅入园后,循廊南行绕园一周后,可以由门厅东边的走廊回归,反之亦可。除土山上沧浪亭和南面的看山楼外,在各个建筑内都可休憩。网师园除殿春簃庭院内冷泉亭外,所有建筑都与廊连接成通畅的游览路线。
  苏州园林中的廊包含了廊的基本形态。从平面上来看,一般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从与地形、环境结合的角度来看,又可分为平地廊、爬山廊、水廊、桥廊等。从横剖面来看,则有单面空廊、双面空廊、复廊、楼廊。单面空廊是廊的一边为列柱透空,另一边有墙,形成半通透、半封闭的空间效果,有的墙上则有空窗或花窗,既点缀了墙面,又可观赏廊外的景色。双面空廊是两边均为列柱透空,是常用的一种形式。复廊是两个单面空廊共有一堵墙和一个屋顶,既分割了两边的空间,又透过墙上的花窗使两边的景色隐约互相渗透。楼廊是上、下两层的廊,分别连接建筑的上、下层,提供了人们在不同高度观赏景色的条件。

  拙政园波形廊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水廊

  如此众多形式的廊,我们在拙政园中,大都能漫步而过。从园中部见山楼去园西部入口的别有洞天亭,是由三段曲折自然的双面空廊连接,廊两侧林木葱郁,尤以池旁柳树枝叶婆娑,故廊名“柳荫路曲”,形象地点出了廊和环境的特色。自西部倒影楼东行数步入中部后,廊地面逐步升高与见山楼二层连接。廊北柱间通透,可俯视池中游鱼,廊南侧墙上有多个漏窗,行走时可观赏柳荫路曲处的景色。巧妙的是柳荫曲廊与见山楼底层连接处一段廊,又与上面爬山廊的东段构成楼廊。三种形式的廊结合自然,高低起伏,富有变化。园中部小沧浪水院北小飞虹是典型的廊桥,桥平面三开间,两端斜搁池岸上,中段高起,使桥的屋顶形成弧形,微风吹拂,碧波荡漾,桥影若隐若现,水中倒影宛如飞虹。园西部波形廊自“别有洞天”开始与倒影楼连接,廊平面曲折自如,高低起伏有致,中间一处三面凌空突出于水池之中,紧贴水面,宛如漂浮在水面上。为了使廊显得轻快,廊形体较小,廊下部的支撑有的选用湖石作为支点架于水中,还有用石梁从内侧墙上挑出支撑廊的木柱,更显轻灵。此廊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水廊。
  留园中部西、北面的廊也是处理十分巧妙的杰作。北面的廊是典型的曲廊,它起于东北角远翠阁,向西蜿蜒曲折,与院墙形成数个小院,布置了不同的花木和形态各异的湖石,在粉墙的衬托下,犹如一幅幅水墨画,清新、素雅。廊至西北角后转向南,跨过一座小廊桥后,即为以西部土山上闻木樨香亭为主的爬山廊,廊由亭向南又下行转向东,转折处小院景色是“对景”的佳作。爬山廊西侧院墙脊为云墙,随着墙的高低变化而起伏,生动自然。
  沧浪亭北临水复廊是苏州园林中最长的复廊,也是处理最成功的复廊。廊东起“观鱼处”亭,西达“面水轩”,共27间,长约50米,依随水池驳岸自然曲折,廊中间墙上的花窗将园内山林景色和园外池水互相渗透,更使园中只有一小池水的不足得到完美的处理。临水复廊的形式,打破了苏州园林外墙的封闭形态,通过复廊,展现园内景色,手法大胆、巧妙。
  怡园因建造较晚,复廊效仿于沧浪亭复廊,廊南临南雪亭,北连锁绿轩,分割了东部以庭院为主和西部以山水为主的不同特色的空间,廊中各个花窗都较精致,使廊增色不少。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