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印象·现场作文耦园大比拼

姑苏晚报 20131117 A第03版

■邵群

本报记者 邵群 摄影 王建中
  走进拙政园,一幅江南水墨画在眼前徐徐铺展。闭上眼、吸口气, 人仿佛已穿越到古代,在假山中嬉戏,在小河里捕鱼、在长廊里吟诗; 跨进耦园宅门,绕过一进进厅堂,蓦然回首,耳边仿佛传来佳偶清丽的 琴声;绿萝攀上记忆的墙,清晨的阳光倾洒,雕花镂空的窗。
  昨天,参加“小开心·大发现”活动的30名小开心再度快乐出发, 来到拙政园、耦园,陶醉在了深秋的园林景色里……“小开心·大发 现”,开开心心发现学问和趣味。带着在亭台楼阁、假山池沼间找到的 灵感,他们进行了一场“园林印象·现场作文”大比拼,充满灵气和童真 的语句让人拍手叫绝!

  发现一个“神奇的园林”里面的池塘和亭子会“变魔法”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这是叶圣陶写的《苏州园林》课文的句子,在初二语文书里。15岁的刘诗依读初三,昨天带着这篇复印的课文参加活动的。她对记者说,课文里说,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自己就是想实地找一找答案。在分隔东、中花园的复廊,也有了答案——粉墙两侧各一条长廊,东为曲廊、西为直廊,不相对称。透过漏窗,另一面园中的景色隐约可见,似隔非隔,有步移景异之妙。
  穿越“别有洞天”——一个进深超过1.2米的砖细圆洞门,就从拙政园的中花园进入了西花园。驻足细看,一方神奇的池塘像变魔法似的,竟将远处的一座宝塔“揽入塘中”!“这座宝塔就是北寺塔,塔尖倒映池中,波光塔影,美如图画。这是苏州园林中典型的‘借景’手法。”一番讲解让小开心恍然大悟。
  会“变魔法”的还有西花园的扇亭、笠亭。扇亭俗称“与谁同坐轩”,其门窗、台凳、匾额皆为扇形。从轩内透窗望去,笠亭正在框中。小开心们站在水廊南端,向西眺望,惊奇地发现,轩的扇状屋面与轩后笠亭的锥形屋面相吻合,巧妙地构成一把倒置的大折扇!

  “铠甲”护身的紫藤和“纱网”遮面的古井

  在西花园倒影楼南,小开心们发现了一株“穿铠甲”的紫藤,“为什么要给它穿上大号的衣服啊”?这株紫藤已近百岁,主根直径20厘米,一个根上分出两个分枝,一南一北,虬曲延展如游龙。讲解员告诉小开心,由于造型奇特,加上所处环境幽雅,常常引来游客在此留影。靠着、摸着、拉着树枝的都有,甚至有游客坐在上面好似荡秋千。“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给园内古树名木的保护带来了困难。为它穿上‘铠甲’是为了保护其免受外来损伤。”
  远香堂东南有一口名叫“玉泉”的古井,井圈上是桶绳摩擦留下的凹痕。往井里一看,井口罩着一张锈铁丝网,上面还留着几枚硬币和纸屑。讲解员一番解释让小开心们恍然大悟,“古井为啥戴上面纱呢?”原来,是为了防止游客往井里扔各种垃圾。”

  园子里的“三条板凳”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地位

  从平江路上的一处码头坐船,约十分钟后,小开心们在耦园大门前上岸。入门即轿厅,是旧时宾客落轿的地方,也是轿夫休息的地方。“东、西两条长长的红板凳,是轿夫坐的,也叫懒人凳,小朋友们是贵宾,可不能坐。”诙谐的讲解,让小开心们开心不已。
  穿过门厅和第二进庭院,小开心们走进“茶厅”,这里是主人迎宾送客、止轿备茶的地方。讲解员说,先由管家出来接待,第一、二、三杯茶分别叫“迎客茶”、“逐客茶”、“送客茶”。如果三杯茶过后,主人还没有出来迎接,客人就可以知趣地离开了。讲解员说,“茶厅的座位,也叫冷板凳,没有扶手,旧时扶手代表身份和地位。”
  第三进“载酒堂”,是主人接待高官贵宾的地方,里面摆着带扶手、镶贵重大理石的太师椅。讲解员告诉小开心们,比主人身份高的父母、高官上堂高座,官位稍低的靠边靠墙坐。

  半小时现场PK 小开心们诗情大发才思泉涌

  根据活动安排,11时刚过,小开心们便坐到位于耦园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一间大会议室里,开始“园林印象·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比拼了。
  笔和纸发到手不一会,小开心们便已拟好五花八门的作文题,什么“有趣的园林”、“发现园林”、“园林日记”、“游园林”、“水色江南”等等。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读二年级的杜雨恬、读三年级的喻睿阳两个小开心面前,各摆着一沓厚厚的纸,上面全是介绍苏州园林的文字。他们告诉记者,“那是爸爸妈妈替自己准备的,他们希望自己能拿奖。可自己实地游玩下来,有很多自己的印象和感受,根本就用不着这些网上的资料……”
  经过半小时的紧张比拼,小开心们纷纷交上各自的答卷,长的两页、短的一页,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旧体诗、现代诗等。8岁的莫妍是本期活动年龄最小的小开心,她的习作《拙政园》写得充满诗情画意,其中一半文字是用拼音标注的。读三年级的高梓语写道“苏州园林像一首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如果你来苏州玩,一定要去古典园林”;读初三的胡雨洁写道“一池枯荷映碧水,满园丹桂已半凋”……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