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一度隐居张家港凤凰山——凤凰古桥故事多

姑苏晚报 20130217 B第05版

■曹乾石

对于一个地方来说,不同建筑风格的桥,总是这个地方独特的风景。这些桥梁把宽宽窄窄的河道隔离开的乡村重新连接成一个整体,是乡村版图的骨节和纽带。相比其它地方,张家港市凤凰的桥自有其独具的魅力。因为,凤凰地处江南水乡,境内有各种桥300多座,其中有百年历史的古桥40多座,每座古桥都有一段不平常的历史,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给秀丽的江南凤凰自然风光增添了几分精致。下面讲述的是几条古桥的故事。
  栏杆桥

  栏杆桥坐落在凤凰镇栏杆街道西端,横跨二干河(古黄泗浦)。该桥建于南宋淳祐12年(1241年)名"安庆桥"。其命名原因与当时附近的庆安镇(石闼市)有异曲同工之妙。
  栏杆桥是水道要冲,兵防重地。据《常昭合志》"水利志"载:"宋景佑元年,苏州范仲淹亲至黄泗浦,以疏导其水入扬子江。""兵防志"载:"宋建炎中,于滨江黄泗浦置烽堠九座,设步兵一百名,于均徭内佥充,职掌巡盐捕盗。""明洪武二年,在黄泗浦港之原置巡检,司领弓兵一百名。""清初,(常熟)仅留白茆、黄泗浦两司,巡检各一员,各领步兵二十四名。"清乾隆年间,栏杆桥由当时名噪一时的文人侠士宋伯昂的后人宋孔征改建,并更名"阑干桥",取唐诗"沉香亭北依阑干"之意。清咸丰十年(1860)5月至7月,太平军与江南团练为争夺栏杆桥,连次血战,桥面被毁,只留下东西桥基,后有乡人集资重建。
  民国23年(1934年)栏杆桥因桥门洞狭小和桥面低下,阻碍了黄泗浦繁忙的水运,就由姚家角里的富户姚少华牵头拆除并重建。其资金搞了摊派和募捐,而姚出资较多。姚废除了已有的"阑干"桥名,恢复古称"安庆"桥,并在桥的北侧安上了铁栏杆。新桥共三节,总长约18米,由9块黄红色(金山石)大石板条连接铺成。桥的中节石块的南北边上都凿刻了"重建安庆桥"五个楷书大字。
  但尽管桥上书有"安庆"桥之名,可四乡八里的人们仍叫"栏杆"桥。因为当时的桥大多无栏杆,行走不安全,而此桥有栏杆,人们稀罕它。同时该桥曾有过正式大名"阑干"桥,人们叫习惯了,也就难以改口。曾帮丈夫朱生豪续译"莎剧"名著的才女宋清如,家就在栏杆桥旁,她虽身在异乡,但对栏杆桥一往情深,念念不忘。她所作的《双红豆》词中写道:"倚栏杆,怨栏杆,倚到何日方始欢,梦中相对看。"
  上世纪80年代,拓浚二干河时,栏杆石桥由市桥工队拆除,由原址向南迁近百米,重建一座钢架拱形桥。上世纪90年代建西塘公路时又重建为双悬臂混凝土桥。2002年西塘公路拓宽改为省属道路时桥又重建。现在的栏杆桥是一条长50米,宽12米的漂亮钢骨水泥公路大桥。施公桥

  原张家港市西张乡五联村(今属张家港市凤凰镇金谷村)的史家宅基,是个有30多户农家的村庄。它南倚凤凰山,东靠长寿河,青山碧水,景色秀丽。在史家宅基东侧,有一座古石桥,半圆形的洞门,大青石的桥板,石桥上长藤缭绕,古树盘延,显得古朴壮观,这就是有名的施公桥。
  说起施公桥,当地的人们至今还传诵着一段施耐庵的佳话。施公桥原名叫史家桥,因史姓集资建造而得名。元末明初,施耐庵避难江南,转游四方,曾一度落脚隐居在凤凰山上的永庆寺内。永庆寺在凤凰山南麓半山腰间,占地三十余亩,庙内青松林立,古柏参天,是个十分幽雅静僻之处。施耐庵居住于此,读书诵经,赋诗作文,倒也逍遥自在。
  话说离凤凰山半里之遥的史家桥畔,有个曲家茶室,三间茅房,十几张茶桌,十里八乡的农民都喜欢到店里品茗喝茶,高谈阔论。施耐庵也是常客,他每天跋步下山,跨过史家桥,到曲家茶室喝茶,风雨无阻。日子久了,和许多农民茶客交上了朋友。施耐庵和善可亲,博学多才,大家都称他为施公。他经常帮助农民办些事情。远近乡邻,哪家造房起屋,哪家娶媳嫁女,都要请施公写个对联,拟个庚帖,施耐庵都乐意接受,并分文不收。有时,农民请施公到家闲坐,谈论家常,饮上几盅。施公也以礼相还,赠些诗词书法,盖上朱红方印,作为回礼。每当夏季南方烈日炎炎,暑气灼人,施公就拿着鱼竿,盘膝坐在史家桥河边的绿柳荫下,悠悠垂钓,夜晚,凉风习习,繁星闪烁,施公就手捏葵扇,和农民一起坐在桥上乘凉,面对河中点点渔火,娓娓讲述《水浒》中许多动人曲折的故事,汇聚的人们常常听得津津有味,不愿归家。
  后来,施耐庵又转悠别处。他走后,当地人们十分怀念,便把史家桥改为施公桥。明嘉靖三十年(1552年),史家宅基遭倭寇掠劫,大火烧了一天一夜,宅毁人亡,史家桥也遭毁坏。遭劫5年后,由武进的张、谢二姓迁入史家桥,重建村庄,耕耘田地,繁衍生息,并在塘上重建一座木桥,方便行人。但桥处于舟楫要道,经常被行船撞断桥脚。清嘉庆二年(1798年),有里人谢尔恭经办重建为石拱桥,桥长30多米,中间用15米长的三块石条铺设桥面,两边石桥墩上还雕有龙凤走兽,花草虫鱼等花纹,桥面南北侧刻上"金隆桥"三字,蔚为壮观。但桥虽改名,人们还习惯叫施公桥。
  2000年,修建沿江高速公路时,石桥被拆除。至今人们还是叫施公桥。

  凤凰大桥

  凤凰大桥位于凤凰镇西徐市集镇内,横跨张家港塘。桥身桁架梁式结构,全长539米,主桥长142米,宽9米。桥面荷载汽车20吨,桥下可通航400吨以下船舶。该桥北接镇区,南经凤南路接王(庄)压(路机)公路,是沟通凤凰陆境南北的主要通道。
  凤凰大桥始建于明永乐3年(1405年),是一座木桥。明弘治年间(1488年)改建为单孔石桥,名为文星桥。桥名起因与西徐市人,南京工部右侍郎徐恪有关联。徐恪(1432-1516年),字公肃,西徐市八房巷人,明成化进士,官至河南左、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等,性格刚正,不畏权贵,当地人赞誉为"文曲星"。乡民为出了这样一位名人而自豪,所以桥取此名。清咸丰10年(1854年),太平军李秀成部下叛乱,西徐市发生战乱,双方军队为争夺文星桥几经血战,桥毁于战火。清光绪年间(1875年),由乡绅出资并募捐,在原地重建单孔弧形石桥,沿旧称,俗称星桥。民国时军警曾在此设卡,用木禁关桥洞,敲诈勒索,捐税后方可许行。抗战期间,日军也常在桥上设立关卡,盘查过往行人,百姓称之谓"过桥似过鬼门关"。
  1968年冬,拓浚张家港塘时,文星桥被拆。于1969年7月在原址西原凤凰卫生院门口建长50米,宽4.5米有肋砖拱桥,名"反帝桥"。因此桥结构简单,只能行驶小型手扶拖拉机,不通载重汽车,于1985年修筑凤南公路时拆除"反帝桥",在原"文星桥"桥址西建桁架拱桥,始称凤凰大桥。2001年9月,配合镇区改造,凤凰大桥又作了改建,修筑了引桥及一些配套设施,使桥更美观,成为凤凰一景。

  船底桥

  船底桥位于凤凰镇高庄村的龙驹塘上,过桥往南便是常熟市大义镇压路机村巷里。该桥的桥型奇特,与众不同,两边高、中间低,桥坡向下,酷似船底,故称船底桥。桥名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来历。
  相传明朝时,今常熟市大义镇新胜村的戴家庄和新义村的缪巷分别出过两位朝廷高官,官至御史。两人同朝为官,又是同乡,理应和睦相处,相互照应,相互帮衬。但两位均染上了相互妒忌、相互倾轧、勾心斗角的官场通病,素来不和。后均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回乡后,两位御史大兴土木,装饰门庭。特别是戴御史为炫耀自己,计划打造一条官船。缪御史得悉后,十分不悦。但又不好出面制止,终日耿耿于怀。一日,缪御史想出一条妙计,一面放出风声说:"我缪某一生在外,从未为当地百姓谋过什么福利,现在回乡后,要为百姓做点好事了,我要在缪巷河口造一座桥,使当地百姓进出方便,"一面却暗地里派人探听戴御史所打官船尺寸。缪巷和戴家庄相邻,水路同靠一条塘进出,与外河相通。而缪巷在戴家庄的外边,戴家庄的船只进出必须经过缪巷。也就是说,如戴御史官船造好后进出必须在缪巷河口经过。缪御史决定在缪巷河口建造一座石桥。而砌造桥墩时,故意将桥洞的宽度比戴御史的官船宽度少几寸。桥造好后,取名余塘桥,使两岸百姓往来便利许多,百姓众口称赞。差不多在同时,戴御史的官船也大功告成,建造的十分精美,下水仪式十分隆重,观者甚多。当官船向外行驶至缪巷河口余塘桥时,发现船身比桥洞宽几寸,根本无法通过。坐在船上的戴御史顿时醒悟,这是缪御史使的手脚,不由心中怒火万分,但也无可奈何,只得使劲喊了一声"回"。戴御史垂头丧气打道回府,官船只好停在家门口的河里,经常望船心叹。时间长了,戴御史觉得照此下去,船会白白烂掉,一无用处,何不我也趁此做桩好事。就令人拆掉船楼,将船拉到沿塘的村边,横搁在河道上,便成了一座桥。因该桥原为船底,所以大家都称之为船底桥。
  后桥底腐烂后,人们又在此建造了一座石桥,桥长16米,宽2.5米,而桥形仍似船底,两头高、中间低,这一带的人们也称船底桥。民国29年(1940年),建筑苏十王公路(204国道)时,也在河上建了一座桥,肋拱结构,桥长120米,宽4米,跟船底桥相距约800米,也称船底桥。
  两位告老还乡的御史相互争斗,一时倒使河上建了两座桥,便利当地百姓。两位御史斗法造桥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让塘桥

  让塘桥民间又叫尚塘桥。相传是为纪念周朝名相姜尚而得名。公元前650年,姜尚避纣居东海,乘一叶扁舟,从胥湖至虞山隐居,途经让塘,被河两岸的田园风光所迷恋,留居数日,后人把让塘称为尚塘。
  让塘桥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河阳山南的让塘河中段,南北坐向向南经马路村,至港口大航桥204国道,向北经小庄路通西徐市镇区,是古代河阳西部至琴川的必经之路。此桥建于明洪武年间(1369年),原桥为三孔石拱桥,青石作台阶,花岗石铺面,设计独特三孔桥洞似三轮圆月。为使舟楫方便,中间一孔高大宏伟,距水面4米左右,洞径15米,可行大船。其它二孔稍小些,直径在10米左右,行驶小船。桥长60多米,桥南端原建有石亭一个,内有石桌石凳,专供路人休息。
  让塘桥融山、水、桥为一体,成为当时乡邑一景。每逢八月中秋节,附近乡人都要到桥端石亭对桥赏月,皎洁明月映照水面,泛着粼粼银色,石桥三孔圆洞熠熠生辉,桥洞中映出一个个圆月,被人们赞为"三洞印月"。
  明嘉靖34年(1556年)农历5月,倭寇入侵河阳镇,江西参政钱泮回乡守孝,得知这一消息,十分愤怒,与常熟知县王鈇商量,决定在让塘桥畔埋下伏兵,抗击倭贼,第一天,杀敌30余名。第二天,倭寇七、八人引诱钱泮追击,在让塘桥的芦荡里埋下伏兵,钱泮、王鈇中计误入重围,杀敌十余名,后陷入泥潭,双双殉国。后诗人杨无恙写诗一首咏其桥其事。诗曰:"王钱战迹漫无痕,御外惟留窃望墩。五月火榴袍似血,至今红染凤山村。"
  解放后,让塘桥曾二拆二建。1968年拓浚张家塘时,三孔石桥被拆除,在原址重建长63米,宽3.2米有肋砖拱桥,称"反修桥"。2001年8月,重建桁板梁结构的水泥桥,桥长60米,宽2.1米,改用旧名让塘桥。

  富民桥

  富民桥又叫清水塘桥,位于凤凰镇清水村东部,距村委会一公里,跨曲塘泾(又名河金塘),南北走向,是古代河阳到金村主要河道上唯一的一座石拱桥。
  富民桥始建于明代弘治初年(1488年),有富户李明杨与夏陈氏出资合建。李明杨有兄弟俩人,分别居住曲塘泾之南北,平常以渡船来往,十分不便,于是合计商议动员近邻夏陈氏合伙建桥。清康熙43年(1704年),此桥重修,进行了加固,用坚固的花岗岩托起又一圈内环洞,明代的青石桥枕没有移动,又在上面复盖了一层花岗岩桥枕。重修的富民桥,桥长20米,宽2.5米,为单孔石拱桥,桥孔距水面高约3米,跨度4米,石板铺设桥面,桥顶中央有2米长,1米宽的石板,供行人在桥顶眺望。桥端南边的护坡石条顶端有40厘米的石孔,桥面上有云纹石雕一块,桥西侧有桷树一棵,藤蔓绿荫覆盖,虬枝横生,把桥面顶起。据传建桥时石匠在此种植摇钱树,后被识宝之人把半个石孔偷偷凿去,树便慢慢枯死,桥孔便留下一个凹坑。石板中央两边刻有"富民桥"三字。
  富民桥畔是旧时乡人河阳山歌对唱比赛的场所。每逢对歌日子,桥畔两岸人山人海,山歌嘹亮,一唱一和。古人有诗曰:"富民桥畔摆歌场,桥上唱歌桥下应。"成为当时一景。
  富民桥距今已有524年的历史。现桥下清水河塘已淤塞,河已断航。可富民石桥仍坚固屹立,石桥基本完好无损。1998年10月,被张家港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河阳桥

  河阳桥位于小山村(现属凤凰镇双塘村)东北,东西向横跨三丈浦塘,因地处古河阳镇而得名。
  河阳桥初建于宋皇祐二年(1050年),是座石孔拱桥。明万历18年(1591年)进行重修,桥面增铺了少量青石块,雍正13年(1736年)又重修,有兵部尚书蒋廷锡捐款,桥上增铺了花岗石条石级。桥长23米,宽3.5米,桥中间建桥亭一个,坐在桥亭中可观日出日落。桥上留有石刻两块,一块为明万历18年重修河阳桥记,一块为清雍正13年重修河阳桥记,文中有"是桥建于宋皇祐时,至明嘉靖、崇祯,营造者甚众"的字样。
  明嘉靖年间,为防倭寇侵扰,桥上桥下设铁木栅,过往船只需查检放行。桥东有一古庙,叫留神庙。庙前有银杏六棵,其中二棵有四人合抱粗。桥北30米处,是山东塘和三让浦的交汇处,山东塘流出的一股清流,三让浦流出的浊流在此汇合,形成黄清二色的鸳鸯水。站在桥上,向北可望见这一奇观。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与塘桥一带民团发生激战,摧毁了河阳桥,把桥墩和石板桥面掀掉。太平军失败后,由乡人集资整修,用8米长的巨木九根架在两面桥墩上,上铺木板,工匠站在脚手架上作业,历时半年修整完工,桥长20米,宽3米,花岗石桥面。1966年石桥倒塌。1967年重建成水泥拱形桥,桥长25米,砖砌栏杆,仍叫河阳桥。

  ■曹乾石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